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70篇
综合类   7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71.
改性活性炭对木糖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磷酸法活性炭(PAC)对木糖液进行脱色,研究表明,活性炭对木糖液中的氮类物质、酚类化合物及铁等有良好的去除能力,经活性炭脱色后木糖液颜色变浅,其透光率由28.5%提高到66.4%。活性炭经氨水改性后(PAC-NH3.H2O),其表面化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未改性的PAC试样相比,试样PAC-NH3.H2O的碱性官能团浓度由0.313 5 mmol.g-1增加到0.534 9 mmol.g-1,表面的吸附活性位增多,对木糖液中氮类物质和酚类化合物的吸附量增加。木糖液经PAC-NH3.H2O脱色后,其透光率由28.5%提高到71.4%,与未改性PAC试样相比,透光率提高了5%,其吸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是一种可行的活性炭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72.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和锌锰对旱地冬小麦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冬小麦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硫酸锌、硫酸锰,或灌浆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均能取得较好效果。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能提高千粒重,覆膜N120处理、N240处理小麦分别较其相同氮水平下常规对照提高3.4g和4.3g;提高幅度分别为7.9%和10.4%;但喷施KH2PO4不影响籽粒蛋白质含量。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施锌、锰,具有显著增产效果,较清水对照增产18.4%。  相似文献   
73.
不同番茄品种镁吸收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番茄品种对镁吸收的差异,为缺镁地区番茄镁高效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北方日光温室主栽的3个番茄品种中杂9号、改良毛粉、金棚朝冠为研究对象,将培育苗分别于15℃和30℃下,在镁浓度为0、0.6、1.2、1.8、2.4、3.0 mmol/L的营养液中吸收 24 h,通过养分吸收动力学方法确定吸收参数来比较不同番茄品种间的差异。同时将相同的3个番茄品种在不加镁 (0 mmol/L) 和中等镁 (1 mmol/L) 浓度条件下水培45 d,比较镁吸收量、镁流入速率及番茄对镁吸收利用的差异。 【结果】 养分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15℃时番茄对镁的吸收速率高于30℃,两个温度条件下,3个番茄品种对镁的吸收速率均表现为改良毛粉 > 金棚朝冠 > 中杂9号。3个品种最大吸收速率 (I max) 和亲和力系数 (Km) 均有显著差异,Imax和Km值均为改良毛粉 > 金棚朝冠 > 中杂9号。培养45 d的结果表明,在缺镁和中等镁浓度条件下,3个番茄品种镁吸收量、镁流入速率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改良毛粉镁吸收量显著低于金棚朝冠和中杂9号,金棚朝冠和中杂9号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结论】 温度影响番茄对镁的吸收,但并未改变品种间的差异。低镁条件下,金棚朝冠和中杂9号对镁具有较大吸收潜力,改良毛粉的吸收潜力显著低于前两者。   相似文献   
74.
叶面喷施镁肥对缺镁番茄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近年来北方日光温室中栽培番茄缺镁普遍发生和日益严重的问题,研究了叶面喷施MgSO_4、Mg(NO3)2及不同施用量对秋冬茬缺镁番茄K、Ca、Mg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以期为番茄缺镁的矫正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随番茄生育进程各处理番茄叶片Mg和K含量呈下降趋势,Ca含量先下降后基本稳定,其中,Mg和Ca以第1穗果膨大期到第2穗果膨大期下降幅度最大,降幅分别为17.8%和39.1%。(2)喷施Mg肥显著提高叶片中Mg的浓度及携出量,喷施含镁0.4%的MgSO_4·7H_2O溶液叶片镁含量及携出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55和1.78倍,而对根、茎和果实中Mg的浓度及携出量无明显影响;从产量上看,喷施含镁0.2%和0.4%MgSO_4·7H_2O及0.2%Mg(NO3)2·6H_2O溶液与不喷施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8.0%、8.9%和5.3%,但差异不显著。(3)土壤交换性K/Mg均大于适宜值,K、Mg养分比例严重失调,而石灰性土壤养分失调后叶面补施Mg肥,Mg从叶片向其他部位的转运有限,必须降低钾肥施用量,使养分平衡供应。  相似文献   
75.
夏季休闲是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常见的蓄纳雨水、恢复地力的措施。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一季小麦收获后,旱地土壤剖面累积的硝态氮量不断增加,休闲期间降雨量高,残留硝态氮的去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利用~(15)N标记法研究小麦收获后残留肥料氮在黄土高原旱地(陕西长武)夏季休闲期间的去向,即小麦收获后在微区土壤表层(0~15 cm)施入~(15)N标记的硝态氮肥(30 kg hm~(-2)(以纯氮计),约相当于当地小麦一季作物收获后土壤残留肥料氮量),休闲结束后,采集0~200 cm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全氮、硝态氮含量及其~(15)N丰度。结果表明,小麦收获(即休闲开始)时0~200 c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在205~268 kg hm-2之间(平均244 kg hm~(-2)),累积量较高。夏季休闲期间降水量为157 mm,属欠水年,但休闲结束后,~(15)N标记肥料氮向下迁移已达80 cm土层,下移深度在45~65cm之间,说明,旱地休闲期间硝态氮的淋溶作用不可忽视。夏季休闲结束后,加入的~(15)N标记肥料氮平均损失率为28%,损失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6.
西安地区日光温室土壤养分与盐分累积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西安市灞桥区新合镇的三个村的24个日光温室,对0~100cm剖面土壤及相邻的农田土壤养分、pH和电导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日光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表层(0~20cm)平均为22.5g/kg,比农田高出9.0g/kg;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出现明显的累积,表层平均分别为261mg/kg和412mg/kg,比露地增加569%和194%;0~40cm剖面土壤pH与露地比较有变酸趋势,平均降低0.17个pH单位。24个日光温室0~100cm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虽有差异,但其平均值均较露地显著增加,增加量为23.1~89.7mg/kg;铵态氮与露地差异很小,说明施肥对目光温室土壤中铵态氮影响较小。目光温室土壤表层积盐明显,其电导率平均值高出露地1倍。但大部分尚未达到阻碍作物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77.
为定量年生长周期内猕猴桃树体各器官养分含量及养分携出量,确定猕猴桃果园年养分需求量和合理施肥量,在猕猴桃年生长周期内采集秦美、哑特和华优3个品种猕猴桃树体各器官样品,测定养分含量,计算养分携出量。同时在参照研究区成龄果园树体养分贮藏量的基础上,通过果园养分吸收量推算猕猴桃果园合理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产量、单果质量、单叶质量及叶个数、枝条修剪量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各器官氮(N)、磷(P)、钾(K)养分含量亦无显著差异。猕猴桃果园每生长1 kg叶片吸收的养分量为N 2.81 g、P 0.31 g、K 2.13 g;每收获1 kg鲜果移出的养分量为N 1.40 g、P 0.47 g、K 2.23 g;每修剪1 kg枝条移出的养分量为N 3.70 g、P 0.47 g、K 2.94 g。年生长周期内果园因叶片吸收、果实收获、枝条修剪和树体贮藏的总养分量为N 162kg·hm~(-2)·a~(-1)、P 36 kg·hm~(-2)·a~(-1)、K 146 kg·hm~(-2)·a~(-1),其中来自肥料的养分为N 38.0 kg·hm~(-2)·a~(-1)、P 5.4 kg·hm~(-2)·a~(-1)、K 20.0 kg·hm~(-2)·a~(-1)。研究表明,不同品种成龄猕猴桃果园的推荐施肥量均为N 380 kg·hm~(-2)·a~(-1)、P 77 kg·hm~(-2)·a~(-1)、K 87 kg·hm~(-2)·a~(-1),N∶P_2O_5∶K_2O为1∶0.5∶0.3。  相似文献   
78.
葡萄的钾营养与钾肥施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分析近年来国内外钾肥研究资料,对钾肥在葡萄上的合理施用量,施用时期,钾肥种类以及钾与氮、磷合理配施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并结合当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葡萄施钾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9.
以在陕西关中地区连续7年的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定位试验为对象,采用养分投入量与作物养分携出表观平衡法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下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平衡状况及其与土壤养分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秸秆覆盖的模式(即覆草模式和垄沟模式)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亏缺状况均较常规模式及控水模式低,说明秸秆还田在平衡土壤养分状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施氮量为每季N 120 kg/hm2时,土壤氮素基本达平衡状况;而施氮量达N 240 kg/hm2时,土壤氮素盈余量显著增加,平均达1471 kg/hm2。不同处理土壤氮平衡值与土壤 02 m剖面累积的硝态氮以及土壤磷、钾的总平衡值与土壤有效磷及速效钾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氮平衡值每增加100 kg/hm2,02 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增加约 38.3 kg/hm2;土壤磷、钾的平衡值每降低 100 kg/hm2,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约 3.5 mg/kg和1.0 mg/kg,说明农田养分平衡盈亏决定了土壤养分的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80.
水肥调控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不同水肥调控对番茄产量与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的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采用调整N,P,K比例并减少其用量的配方施肥处理可保持番茄产量,而且可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态氮和有机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同时也显著降低了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在土壤中的过量累积,降低了土壤盐分累积。与常规灌溉处理相比,在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产量与品质及土壤养分累积等指标均未产生不良影响。说明在当前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采取节水节肥措施具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