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猪圆环病毒II型ORF4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抗体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构建猪圆环病毒II型(PCV2) ORF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ORF4抗体。用PCR方法扩增PCV2 ORF4基因,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或pEGFP-C1,成功构建出重组质粒pCDNA-ORF4、pEGFP-ORF4。重组质粒pEGFP-ORF4转染PK15细胞后,pEGFP-ORF4蛋白在细胞中明显表达,荧光信号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内。重组质粒pCDNA-ORF4接种BALB/c小鼠后,接种小鼠血清能与PCV2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4次接种后抗体效价均达到1:26以上,表明诱导产生了PCV2 ORF4抗体。研究结果表明,构建了2种PCV2 ORF4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了PCV2 ORF4抗体,为PCV2 ORF4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对猪群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集肥育猪的血清和扁桃体,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PRV-gE蛋白抗体,用常规PCR方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与扁桃体中的PRV-gE基因,比较分析猪群PRV野毒感染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血清与扁桃体中的PRV-gE基因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PCR方法,gE基因在扁桃体中的检出率高于血清,而gE蛋白抗体检出率高于gE基因检出率.[结论]PRV-gE蛋白抗体检测敏感性高于gE基因检测,荧光定量PCR对gE基因的检测敏感性高于常规PCR,gE基因在扁桃体中的检测敏感性高于血清,为猪群PRV野毒感染快速检测方法的选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3.
猪GM-CSF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中猪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RT—PCR技术从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296bpcDNA片段,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中。经测序鉴定后,构建出含猪GM—CSFcDNA部分片段的重组质粒。通过重组质粒的Real—timePCR方法,建立了猪GM-CSFcDNA的Real—timePCR标准曲线及其直线回归方程。该方法重复性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用于猪GM—CSFmRNA水平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74.
为了制备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开放阅读框3(ORF3)蛋白的抗体,并为ORF3功能研究奠定基础,用PCR方法扩增PCV2 ORF3基因,对其PCR产物用EcoR I与Xho I进行酶切,并对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进行同样酶切,连接2种目的酶切产物后转化E.coli DH5?感受态,菌落PCR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成功构建出重组质粒pCDNA3.1-PCV2 ORF3。将该重组质粒接种BALB/c小鼠,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小鼠血清PCV2 ORF3抗体的特异性及其效价。IFA结果证实经PCV2 ORF3重组质粒接种所制备的小鼠血清是PCV2 ORF3的特异性抗体,小鼠血清PCV2 ORF3抗体效价在经过4次接种后均达到1:25以上,表明,成功制备了具有较高效价的PCV2 ORF3抗体。研究结果提示,可以通过质粒DNA免疫方法来快速、简便地制备PCV2 ORF3抗体,为PCV2 ORF3抗体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5.
对分离到的一株疑似犬种布鲁氏菌进行生物特性和基因型鉴定,并用宿主实验动物(比格犬)测定了最小感染量和脾含菌量。通过形态与染色特性、培养特性、血清学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及Multi-PCR、16S rRNA测序,表明该分离株为犬种布鲁氏菌,其对比格犬的最小感染剂量为105?CFU/ mL,对应的脾含菌量为4×105-3×106?CFU/g。  相似文献   
76.
选取国内商业PCV2疫苗A和B,在一个大型猪场进行小型田间试验.将36头母猪随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母猪所产仔猪在14日龄分别接种疫苗A(A组)、 疫苗B(B组)、 生理盐水(C组,对照).采集免疫后不同时间的仔猪血清,检测PCV2抗体,比较各组的发病率、 死亡率与增重.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组与对照组的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都低、 且无差异;但接种PCV2疫苗的两组都显著(P<0.05)提高了增重,并改善了血清中PCV2抗体变化趋势.另外,A组的临床数据稍优于B组.检测结果表明,仔猪免疫PCV2疫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未免疫组,PCV2疫苗A的临床免疫效果稍好于疫苗B,为试验猪场今后进行PCV2疫苗免疫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7.
摘要:【目的】从天津地区分离和克隆出1株PCV1,并进行基因组序列分析。【方法】参照GenBank上猪圆环病毒1型(PCV1)全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引物,用PCR技术从天津一猪场的临床发病猪病变组织中扩增和克隆获得1株PCV1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全基因组序列结果显示,该株PCV1基因组全长1759 bp,与国内外其他各株PCV1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8.2%以上。主要开放阅读框(ORF)序列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国内外其他PCV1毒株间的ORF1与ORF2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5%~99.8%和92.7%~99.9%。【结论】虽然各个PCV1分离株之间的全基因组与主要ORF的核苷酸同源性均很高,但还是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猪圆环病毒3型是近年来发现的又一种致病性猪圆环病毒,已在不少地区存在。为了了解猪圆环病毒3型在一些地区的流行情况,用PCR方法检测了湖南省与京津冀地区523头断奶仔猪血清样品中的病毒核酸。结果显示,猪圆环病毒3型核酸的猪场阳性率为68.75%,个体阳性率为31.74%,整体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病毒核酸阳性率超过20%的猪场达到50%,超过70%的猪场占18.75%,为0%的猪场占31.25%。调查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3型感染在我国一些地区广泛存在,但在不同猪场的感染率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79.
天津白母猪性发育过程中生殖激素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 6头天津白母猪从出生至 7月龄之间血清中 4种生殖激素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出生时血清促黄体素 (LH)和雌二醇 (E2 )浓度很高 ,之后迅速下降 (P<0 .0 5 )并保持较低水平 ,促卵泡素 (FSH)在短时期内有一定上升 ;2 .5~ 3月龄之间血清 L H、FSH和 E2 浓度均相对较高 ,随后都下降并稳定在较低水平上 ;6月龄以后 ,L H、FSH、E2 浓度都出现上升 ,其中 6.2 5月龄时的 E2 浓度显著高于 6月龄且个体差异很大 ;5~6.5月龄之间的血清孕酮 (P4 )浓度低于 1μg.L-1,6.75月龄时的 P4 浓度显著升高 (P<0 .0 5 )且个体差异很大。根据生殖激素水平变化可推断出天津白母猪大致在 6.2 5~ 6.75月龄之间达到初情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旨在建立金银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批次的金银花样品检测。【方法】色谱条件:YMC-Pack ODS-A C18(150 mm×4.6 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6%乙酸(0~30 min, 92%~72%)和乙腈(0~30 min, 8%~28%),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流速1.0 mL/min;色谱柱温度25℃。方法学考察合格后,检测14批金银花样品,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建立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金银花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14批金银花样品的相似度在0.971~1.000之间,共标定出11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其中的8个,分别为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和木犀草苷。14批金银花共有峰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平均值为96.31%,RSD为0.47%。聚类分析将14批金银花样品分为4个,但主成分分析后缩减为3个,其中主成分1包括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和2个未知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