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5篇
基础科学   31篇
  25篇
综合类   237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51.
为探究不同等级道路运输的振动对哈密瓜品质的影响机理,以避免哈密瓜在运输过程中受不同等级道路运输振动的影响而导致其贮藏期间品质下降,试验通过建立半挂车在公路上运输的模拟振动台,比较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以及三级公路的模拟运输振动对哈密瓜活性氧代谢和膜脂氧化的影响。试验模拟了半挂车在4种公路上运输15 h的运输振动环境,比较经不同道路振动处理与未经振动处理的哈密瓜在室温(23℃)贮藏期间(28 d)呼吸速率,硬度,相对电导率,脂氧合酶活性(1ipoxygenase,LO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成分(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室温贮藏28 d时,不同等级道路振动后的哈密瓜的呼吸速率显著高于未处理对照组(P0.05),显然运输振动加快果实软化,加速细胞膜脂氧化,促进了LOX的活性,加快自由基反应进程,使ROS的含量不断增加,产生更多的MDA,损伤细胞膜,从而使相对电导率上升。其中,三级公路及二级公路较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模拟运输振动对哈密瓜品质的影响更为显著(P0.05),而三级公路模拟运输振动处理哈密瓜的ROS含量较其他等级公路的更为显著(P0.05)。说明哈密瓜的品质受运输振动影响的大小为:三级公路二级公路一级公路高速公路,研究结果为寻找降低运输振动对哈密瓜品质影响方法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52.
酪氨酸酶转运对黑色素生成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毛色的形成依赖于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数量及分布比例,酪氨酸酶类(TYR/TYRP1)的转运及其活性是黑色素合成的关键。衔接蛋白(AP-1/3)和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合成复合物(BLOC-1,2,3)将TYR/TYRP1从早期核内体转运至黑素小体,若TYR/TYRP1无法转运至黑素小体中,黑色素合成则会受到抑制。ATP7A将铜离子转移到TYR/TYRP1,从而激活TYR/TYRP1活性,ATP7A的减少同样会使黑色素细胞中黑色素合成量减少。关注这些复合物在转运TYR/TYRP1的作用及影响其活性的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析黑色素合成机理,以此为基础探索哺乳动物毛色的淡化机制,以期为阐明人类黑色素合成障碍的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3.
虽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国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现象,资源环境审计问题也随之成为了当前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当前这种情势下,十九大也重点说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问题。在保证让群众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要注重我国环境问题,确保经济与环境共同进步。因此,政府审计机关成为了治理国家的重要对象,要制定出一个完善的政策,更好地治理国家。本文主要研究黑龙江省政府资源环境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54.
苯肽胺酸对辣椒内源激素及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苯肽胺酸对作物内源激素和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对其在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辣椒为供试作物,芸苔素内酯为对照药剂,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等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苯肽胺酸处理 (133.3、200.0、266.7 mg/L) 对辣椒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于辣椒蕾期、花期和果期喷施苯肽胺酸后,其叶片中生长素 (IAA) 和玉米素 (ZT) 含量分别提高了4.15%~28.54%和23.41%~163.10%,脱落酸 (ABA) 含量降低了5.47%~28.97%,而对赤霉素 (GA3) 含量无明显影响;苯肽胺酸处理的辣椒叶片中IAA/ZT比值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IAA/ABA、ZT/ABA、GA3/ABA的比值在各测定期均升高;对照药剂芸苔素内酯处理对辣椒叶片内源激素的含量和比例也有较明显的影响,但与苯肽胺酸处理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苯肽胺酸处理能明显改善辣椒果实品质,与空白对照相比,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和干重 (每100 g鲜果) 最高可分别增加14.75%、49.67%和26.09%,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辣椒素含量分别提高69.75%~99.62%、29.17%~94.32%、15.86%~55.35%和1.82%~31.69%;苯肽胺酸处理具有明显增产效果,总产量比空白对照增加了20.66%~37.19%;芸苔素内酯处理也能改善果实品质和提高产量,尤其是增产效果明显,较空白对照增加了38.02%,但改善果实品质的整体效果弱于苯肽胺酸。研究表明,苯肽胺酸能够影响辣椒叶片的内源激素含量和比例,并可提高辣椒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但与芸苔素内酯对辣椒的作用机理和效果不同,其田间推荐剂量为有效成分质量浓度133.3~200.0 mg/L。  相似文献   
555.
【目的】明确引起花椰菜苗期枯萎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方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测定及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该病害为丝核菌属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苗期立枯病;立枯丝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光照条件为L/D=16h/8h;室内药剂筛选发现50%乙蒜素水剂、63%恶霉蛋白水剂和特效灭萎灵粉剂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分别达到了100%、88.44%和75.98%;其EC_(50)值分别为233.87,0.965 9,1 348.96μg/mL.【结论】63%恶霉蛋白水剂是防治花椰菜苗期立枯病的有效低毒的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556.
钙通透性阳离子通道蛋白(OSCA)在植物调节高渗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OSCA基因家族在茶树响应干旱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基于茶树全基因组数据对OSCA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分析CsOSCAs基因和蛋白结构以及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并对CsOSCAs在茶树不同组织、不同抗旱性品种间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茶树基因组包含12个OSCA基因家族成员,分别命名为CsOSCA1~CsOSCA12;CsOSCAs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长度为667~831 bp,蛋白分子量在76 630.55~93 563.99 kDa之间,等电点在6.15~9.33之间,含有9~12个跨膜结构域,均含有特征保守结构域DUF221,根据系统进化关系可以分为4个亚族;10个CsOSCAs基因定位于茶树7条染色体上,2个CsOSCAs基因定位于未锚定染色体的contig上;CsOSCAs基因编码的蛋白二级结构含有32%~38%的跨膜结构和60%~68%的α-螺旋;CsOSCAs基因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CsOSCA2、CsOSCA3、CsOSCA11、CsOSCA12基因在干旱敏感的品种CN98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557.
以油梨品系 “RN-5”为实验材料,克隆出叶绿素a/b结合蛋白同源基因,命名为PaCAB1,其开放阅读框为777 bp,编码25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表明,PaCAB1独自聚类成为一组,与其它21种物种CAB同源性相对较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在油梨果肉发育过程中,PaCAB1的表达量逐渐地缓慢降低,到S-III时期降到最低点,其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558.
针对养殖业蛋白质资源面临世界范围的紧缺危机,又因水貂的消化生理结构、消化酶分泌的种类与量的限制,而导致的水貂蛋白质饲料资源面临枯竭,可替代资源很少等原因,进而对水貂蛋白质饲料资源的探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559.
综述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总结了鹿科动物MHC基因的结构、多态性以及与经济性状、抗病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60.
为研究近自然恢复模式下不同的立地条件混播模式对播种植物增长率的影响,通过观测各种植被基部面积增长率、冠层面积增长率、地径增长率和株高增长率等生长量指标,对比研究植物生长量增长率在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草坡立地下播种植物生长量的增长率优于裸地,乔灌混播对比乔灌草混播差异不显著,但优于乔木种子单播;主要出苗树种的生长量增长率在乔灌混播下更具有优势。在近自然植被恢复中,良好的立地条件能获得较高植物增长率,乔灌混播模式对植物增长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