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4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针对马铃薯炭疽病在冀东地区发生越来越普遍,制约产业发展的现状,对冀东地区马铃薯炭疽病进行了调研,发现马铃薯炭疽病在唐山市的玉田县、丰润区、丰南区以及秦皇岛市的昌黎县发病普遍且较重,发病率在15%左右;并摸清了冀东地区马铃薯炭疽病的发病时间一般始于5月中下旬(马铃薯现蕾后),6月中旬前后达到发病高峰;据此,制定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如实行5年以上轮作、合理施肥、生物药剂防治等,有效预防和控制冀东地区马铃薯炭疽病的发生、蔓延。  相似文献   
22.
采用20%麸皮水预先浸泡方便筷4 h,然后煮沸30 min,粘付少许麸皮后灭菌;由麦粒母种接种、培养完全后再接种杏鲍菇菌袋。杏鲍菇菌袋一端系口,另一端采用空心棒封口,接种时拔掉空心棒、塞入方便筷菌种,在封堵接种口即可。此方法既经济实用,又减少中间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生产出的杏鲍菇菌棒菌龄一致性强、出菇整齐。  相似文献   
23.
邓玮  银燕  石立新  段英  吴志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578-17583
通过对2008年4月21日河北省正定1次飞机探测气溶胶垂直分布和云微物理结构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探测的气溶胶数浓度为10^2~10^3个/cm^3,平均直径为0.19~0.70μm;云滴数浓度为10^0~10^2/cm^3,云滴平均直径为4~15μm。边界层是气溶胶和云凝结核(CCN)最密集处,云区为1176~2465m,云底云滴数浓度低,蒸发释放核膜态粒子使得气溶胶进入云层后数浓度减少幅度较小,另云滴对CCN有消耗作用。气溶胶平均谱基本为双峰型,高层云区云滴增加促使气溶胶由核膜态向积聚模态、粗模态转变。云滴谱较复杂,具有单峰型和双峰型,云顸平均谱最宽。  相似文献   
24.
棉柴代替棉籽皮栽培平菇和白灵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平菇和白灵菇培养料的成本,以平菇品种双抗黑平8、白灵菇品种ACCC50869为试材,选用棉籽皮为主的培养料为对照,用一定比例的棉柴替代棉籽皮设置了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棉柴比例对发菌速度和鲜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菇培养中,处理Ⅱ(棉紫替代比例为30.70%)的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238.31 g/袋),经济效益较高(产投比为1.578),为最佳培养料配方;白灵菇培养中,以处理Ⅱ(棉柴替代比例为25.83%)的菌丝生长较快,产量最高(231.35 g/袋),经济效益较高(产投比为4.62),为最佳培养料配方。在平菇和白灵菇培养料中当棉柴与棉籽皮比例均为2∶1时,培养效果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产量较高,并可有效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25.
以双孢蘑菇菌株AS2796为试材,选用双孢蘑菇床式栽培模式为对照,以双孢蘑菇筐式栽培模式为处理,研究了2种栽培模式对双胞蘑菇发菌速度、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筐式栽培模式较床式栽培模式发菌速度快0.7 d,产量增加0.7 kg/m2,利润减少11.3元/m2。但是栽培筐可重复循环利用,从长远经济效益考虑,筐式栽培模式更利于降低成本,适于发展循环经济。双孢蘑菇筐式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6.
利用唐山地区杏鲍菇生产中常用的营养料配方及高产栽培技术,将中国农业科学院提供的4个杏鲍菇菌株1216、1217、1218和1206,从栽培袋发菌情况、鲜菇产量、子实体主要农艺性状3个方面,与当地主栽杏鲍菇品种杏鲍菇8号(CK)进行了品种比较,以筛选出适宜唐山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杏鲍菇优良菌株。结果表明:菌株1218菌丝生长和原基分化最快,子实体产量最高且商品性状最好,较CK增产5.26%;菌株1206次之,较CK增产3.01%。2个菌株均可以在唐山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27.
近几年辣椒病毒病发生严重,复合感染现象普遍,种植抗病毒品种是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有效方法。2014年在有利于病毒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自然感病,对唐山市近几年有一定种植面积的10个生产常用品种和5个引进新品种,从病毒病病情指数、病果率和产量3个方面进行了品种综合评价,以筛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栽培品种。结果显示,制干辣椒优良品种为天鹰椒,其病毒病抗性中等,病情指数22.22,产量3 840.90 kg/hm~2;干鲜两用辣椒优良品种为珍红,其高抗病毒病,病情指数1.77,产量28 393.95 kg/hm~2;鲜用辣椒优良品种为37-74,其抗病毒病,病情指数19.32,产量39 774.45 kg/hm~2。为了更有效地抑制病毒病的为害,针对病毒病传播的各个环节形成了6个方面的综合防治技术,并在3个地点进行了大田示范,结果显示,天鹰椒示范田平均防治效果为73.17%,较对照区平均增产35.45%;37-74示范田平均防治效果为77.81%,较对照区平均增产36.26%。应用筛选出的抗(耐)病品种,结合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抑制辣椒病毒病的为害与蔓延,为辣椒高产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8.
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进行了利用紫穗槐替代部分硬杂木屑栽培香菇的效果试验。以香菇808为试材,选用全硬杂木屑为主的常规培养料为对照,用紫穗槐屑替代部分硬杂木屑设置了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处理,研究了不同紫穗槐比例对香菇发菌速度和鲜菇产量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宜香菇栽培的培养料配方。结果表明:利用紫穗槐作为木屑代料栽培香菇时,培养料的最佳配方为紫穗槐58%、硬杂木屑30%、麸皮10%、石膏1%、生石灰1%。利用该配方栽培香菇,菌丝生长速度适中,产量与全硬杂木屑配方培养料栽培持平,达到885.4 g/袋。  相似文献   
29.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品种盐丰47为材料,研究了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40%毒死蜱乳油、40%丙溴磷乳油和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4种杀虫剂不同浓度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供试杀虫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对水稻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0d,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9、12和15g/hm^2,40%毒死蜱乳油470和520g/hm^2,40%丙溴磷乳油480和500g/hm^2的防效均〉80%;8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650g/hm^2的防效达76.8%。但是4种药剂中只有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毒性较低,更有利于可持续性无公害农业的发展,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生产中缺少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有效化学药剂问题,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对供试马铃薯黑痣病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菌株的室内毒力,并选择活性较好的5种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0%咪鲜胺铜盐SC、20%吡噻菌胺SC、42.8%氟菌·肟菌脂SC、25 g·L-1咯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