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鹿泉区农产品综合质检站成立于2008年12月,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11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6人。于2010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总投资600余万元用于质检站的硬件建设。现有速测设备室等22个功能室,实验室面积652.57平方米,具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超纯水机等相关检测仪器、设备125台(套)。2013  相似文献   
22.
通过双环氧丁烷(diepoxybutane)诱变籼稻品种IR64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红褐色斑点叶突变体spl21(spotted-leaf 21)。大田条件下,突变体播种后约2周叶片上开始出现红褐色斑点,随后部分斑点融合,从叶尖开始发黄枯萎,并沿叶片两侧边缘向下扩散,严重时叶片大部分或整体枯死。突变体spl21与野生型IR64相比,其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均显著降低。组织化学分析表明,叶片斑点处及周围有H2O2沉积。突变还导致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降低,叶片光合能力明显下降;此外,突变体中CAT、SOD、APX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OD活性则极显著升高。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法最终将该基因定位于第12染色体长臂下端介于In Del-8和RM28746之间约87 kb的区段内,暂名spl21(t),本研究为该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魏彦林  施勇烽  吴建利 《核农学报》2011,25(6):1169-1178
水稻叶色突变是一种肉眼明显可见的性状变异,变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叶绿体缺失、结构异常、叶绿素含量和比例发生改变。叶色变异主要由核基因控制,也可由叶绿体基因或核质互作控制。叶色变异对研究光合作用机制、叶色调控机理、叶片发育调控以及稻作生产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水稻核基因控制的叶色突变的类型及来源、遗...  相似文献   
24.
 用SSR标记对个体间表型一致的籼稻IR64(由育种家提供的种子,简称S0)品种内的残余遗传变异的来源以及变异的遗传模式进行了研究。发现第2染色体短臂上存在残余变异,该变异区间包含5个SSR座位,大小约为30 cM。进一步研究显示,变异存在于1989年种质库保存的IR64种子中,而变异的根源为IR64的原始亲本(母本IR5657 33 2为1990年的库存,父本为1979年的库存)。S0中存在的变异均能在亲本中检测到。另外,对S0连续套袋自交后代分析表明残余变异以孟德尔方式稳定遗传。验证了在自花授粉作物中,推广品种内的残余变异源于亲本,对种子纯度鉴定、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种质资源的保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
四个丹东杂草稻的形态与微卫星标记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采用19对籼粳特异性水稻微卫星标记,分析比较了4份丹东杂草稻(WS、WL、BS和BL)与标准籼粳对照品种之间的差异.同时应用程式指数法根据稃毛、酚反应、穗轴第1节间长度、抽穗时壳色、叶毛和谷粒长宽比等6项指标对杂草稻的籼粳属性进行分析.分子标记分析及形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WL属粳型,另外三份杂草稻属于偏粳型.另外,发现丹东杂草稻和粳稻测验种的亲缘关系比东乡野生稻更近,表明杂草稻属于粳偏栽培型.由此推测丹东杂草稻可能是由古老栽培稻演变而来.试验结果对进一步了解研究杂草稻特性并在育种中利用其有利基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008年8月中旬,石家庄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专家和鹿泉市水产管理处工作人员,到鹿泉市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利用三天的时间,开展水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检测质量,改进了工作方法。采取现场抽样、集中检测的方法,将人员合理划分为现场取样、技术检测、资料整理三个小组,各小组分工合作,流水作业。克服了露天作业天气闷热、道路泥泞带来的种种困难,中午不休息,加班加点,认真做好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27.
水稻抗穗瘟基因的分子定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试验以中156和谷梅2号为亲本建立F8重组自交系群体,应用稻瘟病菌株92-183对群体的叶瘟和穗瘟抗性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叶瘟和穗瘟抗性遗传控制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应用DNA标记将一个兼抗叶瘟和穗瘟的基因定位于水稻第6染色体,其抗性等位基因来源于谷梅2号。而且,该基因在病区表现出较强的效应。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对水稻转绿和穗顶端退化等突变体的研究,可以鉴定更多与叶绿体发育和穗发育相关的基因。方法 在常规种植条件下比较突变体vpa1virescent and panicle abortion 1)表型及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利用分离群体分析和图位克隆法进行相关基因定位。结果 突变体vpa1表现苗期白化,并逐渐转绿恢复成正常叶色,抽穗后可明显观查到穗顶端退化表型。vpa1的主要农艺性状除了结实率以外,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等均较野生型显著下降。遗传分析表明白化转绿和穗顶端退化表型受独立的两个隐性基因控制。控制白化转绿叶性状的Osv16定位于第3染色体RM3441和RM3029之间约125kb物理区间内,区间内未见白化转绿性状相关基因的报道。控制穗顶端退化性状的Ospaa10定位于第1染色体RM11157和RM5972之间,区间内物理距离约190kb,区间内未见穗顶端退化相关基因的报道。结论 Osv16Ospaa10两个基因的突变导致vpa1的叶色和穗型同时出现变异,为白化转绿基因Osv16和穗顶端退化基因Ospaa10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水稻对不同小种稻瘟菌抗性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同一水稻品种接种不同小种稻瘟菌,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水稻 稻瘟菌非亲和/亲和互作消减cDNA 文库。 经差异筛选、序列分析及RT PCR验证,共获得25个独立的差异表达cDNA克隆。根据与它们同源基因的功能推测,这些cDNA克隆可能参与了对病原菌的防卫反应、转录和蛋白合成与修饰等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过程。通过RT PCR检测了差异表达基因在非亲和/亲和互作早期的表达谱,所有被检测基因在非亲和/亲和互作零点的表达水平均相同,而在接种后的其他时间点,它们的表达在互作反应中或被诱导或被抑制,说明这些表达的变化仅仅与接种的不同小种有关,肯定了所分离到的基因及其表达变化的可靠性。受不同小种病原菌侵染后,由于一些参与防卫反应的基因被诱导或被抑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可能导致水稻小种特异的抗性。  相似文献   
30.
我国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杂交粳稻育种的历史和现状 三系杂交粳稻育种研究,国际上最早始于1958年日本的科学家胜尾清。1966年日本Shinjyo和Omura育成Chinsurah BoroⅡ(简称BT型)细胞质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实现了粳稻三系配套,为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他国家如美国也开展了研究,但迄今为止国外还未见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我国于1965年开始对杂交粳稻进行研究。首先做这项工作的是云南农业大学(即原昆明农林学院)的李铮友先生,于1969年育成粳稻滇一型红帽缨不育系,后来相继在各地转育成一批滇一型不育系如丰锦A、滇农1号A,D56A和76—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