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目的:以血、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为检测指标,联合动态血压监测(ABPM),探讨其对预测高血压有早期肾损害的意义。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测其血、尿β_2-MG及尿M-Alb。结果:血β_2-MG及尿M-Alb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水平及压力负荷显著相关(P0.01),尿β_2-MG只与DBP的水平及负荷相关(P0.05);肾脏早期损害组的SBP、DBP水平及压力负荷明显高于无肾脏早期损害组(P0.05)。结论:血、尿β_2-MG、尿M-Alb联合ABPM对预测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明溪丝栗栲优势群落的结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设置天然次生林(TCK)、轻度干扰林分(TCR)、强度干扰林分(TCQ)3种处理,通过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径级结构、主要树种的重要值、种群年龄结构与类型、丝栗栲的混交度与角尺度等,探讨了福建省明溪县天然丝栗栲优势群落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TCK处理林分表现出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呈现进展演替趋势,为成熟种群类型;优势树种丝栗栲的混交度均值为0.61,林木为强度混交,角尺度均值为0.528,林木呈团状分布,林木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后备资源优势明显。随着干扰强度增大,TCR、TCQ处理优势树种丝栗栲的混交度、角尺度降低,林木为中度混交,呈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后备资源优势受到削弱,群落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将威胁常绿阔叶林的生长进程,甚至导致群落出现逆行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发展山区农业经济的问题,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生态农业系统工程,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山区经济.按照“多层利用型”、“综合利用型”及“循环利用型”三种生态农业单元进行建设与研究.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保持水土为基础,以发展林果业、城郊型畜牧业为重点,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和现代科学技术,走种、养、加的路子,实现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与转换,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环境与营养对星杂579商品代公鸡育雏期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季节营养因子对蛋用商品代星杂579公雏育雏期的生产性能及某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在冬、春、夏三个季节内完成,分别选用700、630和600只试验鸡。试验期从3日龄至30日龄。试验鸡被随机分为3组。组Ⅰ日粮按我国蛋用鸡0~6周龄饲养标准配制;组Ⅱ日粮按商品代星杂579母鸡0~6周龄饲养标准配制;组Ⅲ日粮按我国肉用仔鸡0~4周龄饲养标准配制。试验结果为:1.各季节均以组Ⅱ的鸡生长最快,其中冬季组Ⅲ比组Ⅰ生长快(P<0.05),夏季则相反;2.育雏期各周次的增重(△W)与对应的日平均采食量(FI)呈极显著的线性函数关系,△W=2.55FI-4.03,r=0.96;3;料肉比与增重间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P>0.05);4.夏季的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地高于春季和冬季(P<0.01),冬春两季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根据林分蓄积量公式M=GHF1.3和二元立木材积公式V=αD^bH^c推导出角规测树蓄积量公式。结果表明,选取角规绕测点林分平均胸径D、平均树高H及角规断面积G代入上式,即可利用含幂(γ^x)键的电子计算器,便捷、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林分蓄积量。  相似文献   
16.
近期长江源区湖泊扩张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长江源区1976—2010年5期遥感影像,解译面积大于1 km2以上的92个湖泊面积。结果表明:1976—1992年,长江源区大部分湖泊呈萎缩状态,扣除多尔改错扩张外,中小湖泊面积萎缩了3%;1992—2001年,湖泊面积由801.6 km2增加到844.5 km2;2007年和2010年,湖泊持续扩张,面积分别达到866.8 km2和927.5km2,2010年的湖泊面积较1976年增加了15.7%;2007—2010年湖泊扩张强度最大。同时,分析了研究区1959—2010年的气候水文变化,结果显示:年平均气温52 a呈显著上升趋势,年蒸发量在1959—1980年呈下降趋势,以后趋于稳定,年降水量、年径流量在1998—1999年间出现了突变上升。湖泊面积对气候、水文的响应关系表明,近期的湖泊扩张主要由降水引起。与青海湖、黄河源等地相比,长江源区气候、水文、湖泊面积发生转折的时间要提前7 a左右。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代表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有大数据对师生关系的消解与重构,网络话语偏离引发师生对话分歧,网络历史虚无主义和对经典叙事的"污名化",以及育人功能面临被弱化的危险。文章梳理了高校以"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实践;并进一步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主动把握新形势新特点,准确剖析新形态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建立常态化的网络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急性肾衰竭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产后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26.09%)、产后大出血4例(17.39%)、胎盘早剥3例(13.04%)、溶血尿毒症综合征3例(13.04%)、败血症2例(8.70%)、妊娠急性脂肪肝2例(8.70%)、特发性产后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8.70%)、HELLP综合征1例(4.35%)。经治疗,23例患者中病情好转14例,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3例,抢救无效死亡6例。结论:产后急性肾衰竭发病有其特殊性,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去除诱因,及时终止妊娠,尽早血液净化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机制非常复杂,存在多种共同机制或加重因素,局部浸润的炎症细胞和活化的肾脏固有细胞(如系膜细胞、内皮细胞、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等)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细胞因子网络,通过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促进肾脏固有细胞等的增殖、活化、转分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最终导致肾脏终末期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为研发对瓜类枯萎病有防治作用的微生物菌剂,以4种枯萎病菌(黄瓜2种、西瓜1种、甜瓜1种)为供试病原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结合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从蚯蚓堆肥中筛选到1株对4种病原菌均有显著抑制效果的拮抗细菌WQ-6。鉴定发现,WQ-6为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培养条件,获得了菌株WQ-6最适的发酵工艺(葡萄糖30 g ? L-1,蛋白胨30 g ? L-1,硫酸镁1 g ? L-1,甘油1 g ? L-1,磷酸氢二钾1.5 g ? L-1,温度32.2 ℃,装液量19.2%,转速236.2 r ? min-1,pH 6.0,接种量4%,培养时间24 h),使得WQ-6发酵液对枯萎病菌的抑菌直径和抑菌率较优化前分别增加了3.52 ~ 10.45 mm和2.28% ~ 32.16%。黄瓜、西瓜和甜瓜种子发芽和盆栽试验表明,菌株WQ-6使接种枯萎病菌的种子发病率降低了32% ~ 68%,发芽率提高了100% ~ 259.6%,植株病情指数下降了20% ~ 34%。此外,菌株WQ-6发酵液复配蚯蚓堆肥浸提液后,与WQ-6发酵液相比,种子的根长、茎长和活力指数显著提高,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提高了6.78% ~ 36.44%。上述结果表明菌株WQ-6对瓜类枯萎病菌有广谱性防效,并具有良好的促根壮秧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