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银杏内生真菌T4抑菌活性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组织法分别从银杏组织器官(根、茎、叶)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真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其中16株内生真菌对供试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内生真菌T4活性尤为突出。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结果表明,T4菌株发酵液对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苹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有较强抑制作用,特别是对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 mandshurica)的抑制作用达到92.31%。T4菌株生物学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32℃,其生长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通过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内生真菌T4属于镰孢属(Fusarium sp.)。  相似文献   
32.
33.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健康的雪松松针中分离纯化得到11株内生真菌。通过平板对峙和抑菌圈法将11株内生真菌分别对10株供试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内生真菌至少对1株供试病原菌存在抑菌活性。内生真菌发酵液抑菌试验结果显示N03菌株对苹果腐烂菌(Cytospora mandshurica)抑制率达到80.56%,N06菌株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抑制率达到80.74%。N03菌株不同天数的发酵液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与内生真菌的生物量相关。  相似文献   
34.
35.
在粤北杉木采伐迹地种植红锥、火力楠、南酸枣、枫香、山杜英、荷木等6个乡土阔叶树种,通过杉木萌芽更新形成杉阔混交林,5年后对其林分生长和水源涵养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造林5年后林分郁闭度达到0.9,杉木与阔叶树均生长良好,以南酸枣和枫香的生长表现最佳;6种杉阔混交林的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蓄水特性以及土壤渗透特性远优于杉木萌芽纯林,其中阔叶树种以南酸枣效果最佳,其次是枫香、红锥.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适宜的肥料运筹模式,以常规早稻品种‘浙辐203’为材料,在实地机插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3种肥料运筹模式(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高产推荐施肥和控释复合肥施肥)对双季早稻产量构成、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重和茎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施肥模式的平均实际产量达8201.7 kg/hm~2,且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和控释复合肥施肥模式在每穴有效穗数、公顷有效穗数、理论产量上均显著大于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模式,在千粒重上均显著小于当地农民常规习惯施肥模式。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可改善双季早稻机插的群体结构,在获得适宜穗数的基础上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并减缓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的下降速率,促进生育中、后期主要器官内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提高水稻群体的光合速率,增加群体生物学总量而达到增产。高产推荐施肥模式可作为江淮地区机插双季早稻获得高产的适宜施肥技术模式,对控释复合肥施肥模式进行工艺改进,也可有望成为该地区机插双季早稻高产的一种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37.
为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本文分析了清水县果园低温冻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双季早稻“3414”测土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适合庐江县的水稻施肥配方。[方法]通过对早稻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研究,探索双季水稻高产栽培的N、P、K肥料效应函数模型,选择最佳的水稻施肥配方。[结果]早稻产量与N、P、K施用量有明显关系,得到的最佳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59 kg/hm2、五氧化二磷81 kg/hm2、氧化钾174 kg/hm2。估算出最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02.50 kg/hm2、磷肥施用量为90.00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35.00 kg/hm2,对比不施肥料的田块,产量增长74.43%,增长显著。[结论]研究结果为庐江县双季早稻的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9.
40.
为筛选适宜庐江县及相近区域的机插单季晚粳稻品种,用井关播种流水线播种和井关插秧机栽插10个常规单季晚粳稻新品种(系),重点研究同一机插条件下各品种在产量构成、生育期、茎蘖动态、抗稻瘟病、抗稻曲病等差异。结果表明,丙12-14、镇稻18、丙14-02这3个品种较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区域作单季晚粳稻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