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7篇 |
3篇 | |
综合类 | 92篇 |
农作物 | 7篇 |
园艺 | 21篇 |
出版年
2011年 | 1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1.
将琯溪蜜柚和度尾蜜柚2个品种的雌蕊,分别短截成柱头、花柱和子房3个部位的组织块,移植到培养基上培养,播上本品种或异品种的花粉,通过荧光显微技术,观察雌蕊的不同部位对交配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品种或异品种的花粉虽然在3个部位组织块上均能正常萌发,但在本品种子房组织块上出现了强烈不亲和反应;琯溪蜜柚在胚囊中观察到因胼胝质积累而出现的强烈荧光。推测子房是2个品种自交不亲和的主要抑制部位,胚囊也是琯溪蜜柚不亲和的关键抑制部位。 相似文献
82.
83.
柳橙是甜橙的一个变异类型,有明柳橙和暗柳橙两个主要品系。明柳橙的果面具沟纹,表面粗糙;暗柳橙则不具沟纹,果面光滑。 通过解剖学和遗传学研究表明,明柳橙系起源于普通甜橙,是L-Ⅲ发生突变的嵌合体,暗柳橙则是明柳橙的回复变异类型。试验还表明,明柳橙的外观和食用品质均逊于暗柳橙,在生产上应以发展暗柳橙为主,一般不宜推广明柳橙。 相似文献
84.
根癌农杆菌介导荔枝遗传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带有内含子的GUS基因(uidA)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荔枝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在AGL-1、LBA4404和EHA105三种菌株中,EHA105对荔枝胚性愈伤组织的侵染力最强;采用2d的共培养时间既有较高的瞬时表达率,又避免了农杆菌的过度生长;0.5×10~8个细胞/mL的菌液密度为最佳侵染浓度;继代培养15d的胚性愈伤组织处于最旺盛分裂的时期,是转化的合适受体;愈伤组织转化前干燥处理对uidA瞬时表达率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优化的农杆菌侵染条件获得了稳定表达uidA基因的荔枝抗性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85.
福建柑桔若干特殊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柑桔若干特殊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研究陈振光,吕柳新,赖钟雄,俞长河,黎琴,张真,谢锡瑜,何碧珠(福建农业大学福州350002)福建是我国柑桔主要产区之一,有丰富的柑桔种质资源。除了传统的优良品种,如碰柑、福桔、蕉柑等外,还有不少特殊的种质,如改良橙... 相似文献
86.
87.
不同授粉方式下‘度尾蜜柚’亲和性及其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种授粉处理, 对‘度尾蜜柚’自交不亲和性及产生的若干生物学效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 在正常自交的情况下, ‘度尾蜜柚’存在不亲和性, 大部分果实无籽, 随着果实的成熟, 果形指数逐步降低, 中心柱空心, 果顶皮层厚度逐渐变薄, 裂瓣大量产生, 同时一部分果实顶部裂开, 霉菌侵染果肉, 失去食用价值; 蕾期自交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不亲和性, 产生少量的种子, 能有效防止果实横向和纵向不均衡生长, 促进果实中心柱较好地保持实心状态, 果顶皮层增厚, 从而显著降低了裂果和裂瓣; 用‘琯溪蜜柚’花粉异交授粉, 果实种子数显著增多, 果形指数变化较小, 中心柱实心, 少有裂果和裂瓣发生, 但食用品质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88.
垂直板小型分析型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荔枝嫩叶和成熟叶为材料,第1向以小型垂直板(作胶净面积82 mm×82 mm)电泳体系进行等电聚焦,采用1.0mm厚的凝胶,通过对聚焦时间进行改进,建立了快速的小型分析型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应用该体系获得了稳定、清晰的双向电泳图谱.经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显示,在荔枝嫩叶和成熟叶片中清晰可辨的蛋白质斑点数有200多个.并对该体系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9.
Pichia pastoris表达β-葡萄糖苷酶基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Pichiapastoris(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拟南芥β-葡萄糖苷酶基因(AT5g44640),获得了有活性的目的蛋白.研究了影响β-葡萄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因素.结果表明,表达载体整合拷贝数、不同P.pastoris菌株、甲醇体积分数、诱导培养时间和诱导培养起始的D(600nm)等对β-葡萄糖苷酶的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转化番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 Ag)基因与 Ca MV3 5 s启动子及 nos终止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 p1 3 0 1 HBs,直接法转入根癌农杆菌 EHA1 0 5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以该菌株介导叶盘法转化番茄 ,得到抗潮霉素的再生植株 .抗性苗总 DNA经 PCR、Southern斑点杂交证实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 ,EILSA检测证明在番茄中正确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蛋白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