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51.
52.
一种应用PCR缓冲液快速制备水稻DNA模板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介绍一种应用PCR缓冲液快速制备水稻DNA模板的方法。操作方法如下:取少量水稻叶片,用剪刀剪碎后移至200μL离心管或96孔PCR板中,在每个样品中加入50μL 0.5倍的PCR扩增缓冲液,置于PCR基因扩增仪上在95℃条件下煮12 min,取出,无需离心,所得提取液直接作为DNA模板用于PCR扩增。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制备的水稻DNA模板在PCR扩增中稳定、准确,其效果与用常规SDS法提取的相当,且这种DNA模板可在短期内保存而不影响扩增效率。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快速简便等优点,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不同施氮方式对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8个基、蘖肥施N比例及数量对毕粳37号叶长1比叶重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与抽穗期倒4叶叶长的平方呈线性关系,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P=0.7530;其次是倒3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通过比叶重的平方对穗实粒数的间接作用,通径系数0.5904;决定九为0.9623,倒2叶叶长与比叶重互作对粒重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为0.5311,决定系数为0.7570;剑叶、倒2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线性关系,倒3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的平方呈线性关系,倒4叶叶长与基肥施N比例呈开口向上的2次抛物线关系,比叶重与基肥施N比例呈二次抛物线关系。增加施N量,叶长不同程度增加,而比叶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4.
55.
毕粳45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骨干优势亲本配组、毕节三亚交替选择、同步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10-2011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该品种平均亩产484.6 kg,比对照增产5.34%,2012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43 kg,比对照增产4.86%。该品种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三级优质食用粳米标准。2013年7月该品种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审稻2013010)。 相似文献
56.
为探索贵州生态条件下粳稻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相关性,为贵州粳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对2008—2013年贵州省审定的9个粳稻品种的产量与相关性状的表型特征、相关性和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州粳稻品种产量与生育期(r =0.1804)、有效穗数(r =0.8436)、结实率(r=0.3565)呈正相关,与株高(r=-0.609)、穗总粒数(r=-0.3784)、千粒重(r=-0.1261)呈负相关,其中,与有效穗数正向相关达极显著。2)贵州粳稻品种产量超过550 kg/667m2的结构特征:生育期160~165 d,株高90~95 cm,有效穗24万~25万/667m2,穗总粒数140~150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6 g左右。结论:贵州粳稻育种在性状选择上应主攻多穗,适度提高粒重和穗粒数,株高和生育期适中,保证足够有效穗数和较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