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白刺属(Nitraria L.)植物是古地中海第三纪孑遗植物,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及其SDM工具箱预测了过去到未来不同时期下白刺属6个物种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迁移路线,以期为该属植物的保护及资源利用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白刺属植物当代在我国的高适生区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32%,主要集中在宁夏北部、内蒙古南部和新疆西部地区。与过去相比,白刺属植物的潜在高适生区在当代减少了1.68%。与当代相比,白刺属植物高适生区预测面积在2070年(RCP4.5)气候情景下减少了0.13%,在2070年(RCP8.5)气候情景下增加了1.61%,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地区;白刺属植物在我国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是最冷月最低温(bio6);最冷季度的平均降水量(bio19)和年均温(bio1)是影响白刺属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白刺属植物在末次间冰期(LIG)、末次冰盛期(LGM)、当代及2070年(RCP4.5和RCP8.5)均有向青海等高海拔地区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3.
当耕地土壤出现青、红、白霜是土壤障碍对地面颜色最直观的反映,出现这三种情况是土壤中磷钾和微量元素元素大量积累。一般大棚作物种植3~5年后开始出现土壤障碍现象,主要表现为土壤酸化盐碱化(南部酸化、北部盐碱化)。土壤盐碱超标初期是土壤表层出现泛“白霜”,“白”是地表面积累了一层盐霜;进一步盐碱化加重时土壤变“绿”色,即土壤出现铜青绿色斑纹斑点,绿色是长绿苔,绿苔是一种藻类。在土壤盐碱超标高温高湿下绿苔长势茂盛;土壤盐碱严重时土壤表面出现“紫球藻”棕褐色“红’’土现象,紫球藻这是一种盐碱的指示植物。它的出现说明土壤里的盐分已经很高,盐份含量已经达到土壤安全临界线了。  相似文献   
24.
微型拖拉机(简称为微拖),是一种深受农民喜爱的小型农业机械。近10年来,微拖在桂林地区发展很快。但如何统一规范管理,这是必需着手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就此,我们到恭城、灌阳、全州、兴安、灵川、阳塑等6个县进行了深入的调杏研究。现将我们调查的情况和意见,综述如下:1微拖的发展前景微拖有手把式和方向盘式两种,还有单轮驱动和双轮驱动之分。微拖体积小、结构紧密、操作简单安全、维修方便、转向灵活,特别适用于田小分散、路窄弯多的斤陵地K,除耕耙田和运输作业外,还能抽水、脱粒、打米、喷洒农药等多种功能。一台做损的传…  相似文献   
25.
牛乳头状瘤是以慢性增生为特征的病毒性疾病,也称疣(Wart)。迄今为止,至少有5种病毒可引起本病,其中3种病毒可使乳房和乳头发病,发病率高的可达30%左右。为了了解乳头状瘤目前在北京黑白花乳牛群的发病情况,我们于1997年7月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陵寝所在地,世称“天下第一陵”。桥山古柏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古柏群,总面积5800亩.生长着82000余棵古柏,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占五分之一。古柏参天,山环水抱,其状宛如巨龙.腾空而起,盘空而游.历经几千年沧桑,至今根深叶茂.郁郁葱葱.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不断发展壮大.雄立东方,亿万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具有五千年的黄帝手植柏,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7.
28.
再论奶牛皱胃变位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发展及奶产量的不断提高 ,皱胃变位 ( displacement of the abomasum)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也不断增多 ,逐步引起了国内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在国内 ,继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奶牛比较集中、产量比较高的大城市报道之后 ,东北、内蒙、山东等地也相继对奶牛皱胃变位进行了报道。报道与发病的增多 ,一方面是由于奶牛饲养量和地区的扩大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诊断与治疗技术有所提高。但目前我国兽医工作者对本病重视和认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仅就北京市而言 ,虽然每年都举办各种类型的奶牛疾病培训班 ,重点讲授皱胃变位的诊断…  相似文献   
29.
氮素施用方式对春小麦花后叶片衰老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进一步了解氮肥运筹对春小麦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春小麦宁春4号为材料,将151.5kg/ha的追氮量分别采取三叶期与孕穗期的不同追氮比例(分别为7:3、5:5、3:7),研究春小麦开花后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氮肥后移量的增加,开花后旗叶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持续期、净光合速率、旗叶气孔导度、POD活性都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单株成穗数表现为7:3处理的最高,但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降低,不利于最终产量的形成;5:5和3:7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大,但3:7处理的产量性状均优于其他处理。由此可见,适当加大生育中后期追氮比例可明显延缓春小麦叶片的衰老进程,有利于增加籽粒灌浆期光舍产物的形成和积累并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30.
试验旨在探究覆膜方式对陕北风沙草滩区土壤理化性质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当地主推玉米品种中榆968,设置膜上栽培、膜际栽培和无膜栽培3个处理,分析覆膜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20、21~40 cm土层,膜际栽培土壤含水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在41~60 cm土层,膜上栽培和膜际栽培土壤含水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处理的土壤pH值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土层的土壤pH值排序均为无膜栽培>膜际栽培>膜上栽培;其中0~20 cm土层膜上栽培土壤pH值低于无膜栽培(P<0.05)。在0~20 cm土层,膜际栽培与膜上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41~60 cm土层膜际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膜上栽培和无膜栽培(P<0.05)。膜际栽培玉米的株高、鲜穗重、穗粒数和产量高于其他处理(P<0.05),茎粗和百粒重高于无膜栽培(P<0.05)。膜际栽培的玉米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为8.22%和4.58%,均高于无膜栽培(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