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天津市化肥投入对粮食增产的效益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化肥投入与粮食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分析了化肥效益下降的原因,认为要全面提高化肥的综合效益,必须调整化肥投入结构;增加化肥投入的科技含量,提高化肥利用率;重视有机肥投入,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调控化肥区域投入量,提高化肥投入的边际效益;研究开发推广应用化肥新品种;寻求多种现代生产要素投入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棚盆栽试验,研究了自制的7种包膜复合肥料对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条件下,包膜肥处理使芹菜的产量提高了1.1%~41.6%,CRF-1在施肥量减少33.3%的情况下产量只减少了1.7%.从芹菜的品质来看,各包膜复合肥处理使芹菜叶中亚硝酸盐含量降低了14.8%~42%,茎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了9.5%~39.2%和8.1%~43.2%;同时除CRF-6外,其他处理使芹菜叶、茎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了1%~44.6%和5.9%~15.7%,说明包膜复合肥能够提高芹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 磷去除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恒温振荡试验,研究了酸、碱、盐改性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高岭土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速率均较快,在2 h内均能达到吸附平衡.由Freundlieh等温吸附方程模拟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吸附能力大小为Al处理>Ca处理>碱处理>Mg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Mg处理>Ca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南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方程得出各处理高岭土对氮的理论饱和吸附量顺序为Mg处理>Ca处理>碱处理>Al处理>原土>酸处理;对磷的则为Al处理>Ca处理>Mg处理>酸处理>原土>碱处理.各处理高岭土去除氮的适宜pH值为5.5~8.5,去除磷的适宜pH值为4~8.5.  相似文献   
14.
现代持续农业平衡施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肥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重要举措 ,是农业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有机肥是维持和促进土壤养分平衡 ,培肥土壤的重要环节。根据现代农业和持续农业的要求 ,应强调化肥与有机肥并重和化肥合理配施 ,以满足供肥需求 ,调节土壤养分平衡 ,使用地养地相结合 ,达到高产、优质、节本增效的目的。因此 ,平衡施肥是现代农业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果园土壤质量现状及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河北省1 200个果园土壤质量的现状及变化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处于低等与缺乏水平的样本比例占71%;土壤磷积累较多,46%的样本果园处于丰富水平,丰富水平磷的含量是果园土壤磷环境临界值(50 mg/kg)的2.2~7.7倍,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土壤钾相对不足,处于低等及缺乏的样本占58%以上;果园的土壤微量元素铁、铜含量丰富,锌、硼含量中等,锰、钼含量处于低水平,土壤有效铜含量超过丰富水平的样本占70%~90%,处于丰富水平样本的含量是丰富水平标准(1 mg/kg)的2~5倍,各种果园土壤铜最高含量是毒害临界值(15 mg/kg)的1~2倍;近20%被调查果园的土壤表现出酸化现象.调查结果表明,果园有机养分投入不足,氮磷肥的过量施用,钾肥投入相对不足,含铜杀菌剂的过量、频繁使用等是造成河北省果园土壤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果园土壤培肥、氮磷面源污染、铜过量积累以及酸化问题是今后果园土壤质量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几种作物中脂肪酸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孙长霞  卢树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22-5323
[目的]为食用油品质的改良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作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对松籽、核桃仁、棉籽、葵花籽、花生、芝麻、黄豆和亚麻籽等8种市售作物进行粗脂肪含量测定,再将作物中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葵花籽、芝麻、黄豆、花生、棉籽、核桃仁、松籽和亚麻籽中粗脂肪含量分别达到53.16%、56.10%、23.77%、49.81%、30.06%、72.88%、60.37%和42.1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占其脂肪酸总量的87.29%、83.25%、84.35%、83.90%、72.71%、92.04%、71.17%、89.03%。[结论]各作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均较高,因而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就天津开发区几种草坪草的养护管理从修剪、灌水,施肥、除杂草,病虫害防治,通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草坪草修剪要遵循1/3原则,施肥比例N:P2O5:K2O=1:0.8:0.6,草坪病虫害要预防与治理相结合,充分说明了科学养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大都市城乡交错带我农业发展潜力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旅游客源优势、城乡交错带旅游资源优势、城市人心理需求等方面。着重分析了我国大都市城乡交错带观光农业的潜力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设施农田氮素利用,减轻土壤氮素积累,本研究利用饲用甜高粱为供试作物,将腐植酸和生物炭作为供试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腐植酸和生物炭按照不同比例配合施用对饲用甜高粱氮素吸收与土壤氮变化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生物炭、腐植酸、腐植酸+生物炭、腐植酸+1/2生物炭、1/2腐植酸+生物炭等6个处理。结果表明:腐植酸和生物炭不同配比各处理中,1/2腐植酸+生物炭处理地上部吸氮量占植株总吸氮量最大,说明此处理可以使氮素向地上部比例增加,对于饲用甜高粱氮素吸收效果较好;腐植酸+生物炭处理可以降低土壤氮素含量,有利于土壤氮素转化。因此,腐植酸和生物炭按照适宜比例进行配合施用对提高氮素利用率、促进土壤氮素转化、降低土壤氮素积累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氮磷肥料利用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水源地周边农田养分施用状况,通过设计不同氮磷肥施用处理,分析研究夏玉米氮、磷不同施肥水平的肥料利用率情况。结果表明,玉米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降低。随着氮磷施用水平的增加,其利用率呈现下降趋势。试验条件下,氮磷利用率平均分别14.78%,22.46%,总体利用率较低。从施肥效益看,处理6玉米纯收益和施肥增效最高,其施肥比例水平为最佳。本研究为提高水源地周边肥料利用和降低环境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