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为了探索野生黑果枸杞组织培养与再生体系建立的适宜环境条件,以采自青海省格尔木地区野生黑果枸杞浆果的种子为供试外植体材料,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激素与浓度的培养基组,以诱导黑果枸杞组织分化与再生植株的建立。结果表明:(1)黑果枸杞浆果的种子经由8%的次氯酸钠浸种7 min,无菌水泡洗2次,再用浓度为75%的消毒酒精浸种2 min,无菌水泡洗2~3次后浸种后,接种在M3(6-BA 0.0 mg/L+2,4-D 0.0 mg/L+MS)培养基中出苗率为85%。(2)无菌苗茎和叶剪短至3~5 cm后,经过杀菌消毒处理后接种到Y4(6-BA 0.3 mg/L+IAA 5.0 mg/L+MS)最适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出愈率为86.7%。(3)愈伤组织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宜培养基为C3(6-BA 0.3 mg/L+NAA 0.05 mg/L+MS),不定芽分化率为80%;不定芽剪段后继续在C3上进行壮苗扩繁培养,成活率为92%。(4)壮苗扩繁后组培苗最适宜生根培养基为G3(NAA 0.2 mg/L+IBA 0.2 mg/L+1/2MS),植株生根率为41.6%。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野生黑果枸杞组织苗的工厂化繁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草地类型植被碳密度及其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了解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密度及其分配,对于估算不同草地类型中的植被碳储存能力、判定碳汇、合理开发草地资源以及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野外调查测定和室内分析,对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草地生态系统的6种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银穗草草原、林缘杂类草草甸、河谷草甸和蒙古冰草草原)的碳密度及其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6种草地类型植被地上部分碳密度为89.61~240.20g/m2,地下部分碳密度为965.74~1520.00g/m2,植被总碳密度为1148.21~1616.99g/m2。在碳密度分配中,植被活体层、凋落物层和地下部分分别占总量的4.59%~12.81%、0.91%~6.56%和83.94%~94.43%,地下部分碳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0~10cm明显高于其他几层,平均占总量的56.86%。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对科尔沁羊草割草场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不同时间及水肥耦合用量对科尔沁羊草(Leymus chinensis)割草场植物群落特征、草地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月30日和6月15日时,加水量15 mm加尿素150 kg/hm~2(15N)的水肥耦合组合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其中,地上生物量是对照的2倍多;水肥耦合降低了物种多样性指数,5月15日的15N处理使得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在科尔沁沙质羊草割草场进行草地改良,最佳的实施时间应该在5月30日以后,15N可作为优先水肥耦合组合来推荐。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干旱已被证实会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土壤与植被特征,但极端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因生态系统类型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承载着牧区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对降水格局变化高度敏感,因此,研究草原土壤与植被特征对极端干旱的响应,对认知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预防和降低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湿度、温度、养分、矿化、微生物,以及植被群落特征、植被物候、功能性状对极端干旱响应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应对极端干旱气候的选择与适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