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以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stroma polysaccharides,CMSP)的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ICR小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CMSP试验组(750、1 500、3 000、6 000、12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CMSP试验组(150、300、600 mg/kg)。结果表明,在14 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灌胃剂量超过10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体重增加、摄食量、血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尿常规、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CMSP实际为无毒物,且对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为600 mg/(kg·d)。  相似文献   
82.
华春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101-102
2002.9-2006.4对在江苏省云台山地采集的1000余号蝶类标本进行鉴定,初步确定云台山地蝶类7科54属76种.其中凤蝶科5属11种,绢蝶科1属1种,粉蝶科5属6种,眼蝶类7属12种,蛱蝶类15属18种,灰蝶类10属15种,弄蝶科11属13种.江苏省新纪录种12种.  相似文献   
83.
采用碱提酸沉法从红小豆中提取蛋白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pH值、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红小豆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依次为:pH值>温度>料液比>水解时间;碱法提取红小豆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9.5、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 g∶35 mL,酸沉红小豆蛋白的最佳pH值为4.2。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外源赤霉素(GA3)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浓度(0、100、300、500、700mmol/L)的NaCl结合10μg/ml GA3处理,研究了外源GA3对盐胁迫下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外源GA3提高了盐胁迫条件下盐角草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在外源GA3处理下,盐角草的根系活力、幼苗根茎长及耐盐性都高于单盐处理。[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外源GA3能缓解盐胁迫对盐角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5.
扶庆权  张李阳  华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8-22330
[目的]研究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芦蒿茎中的蛋白,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3。)正交试验,研究pH、温度、水解时间和料液比对芦蒿茎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依次为pH〉料液比〉温度〉水解时间,碱法提取芦蒿茎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9.0、提取温度50oC、水解时间105min、料液比1:35(g/m1);在此条件下,芦蒿茎蛋白的提取率为75.59%。[结论]优选出了芦蒿茎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芦蒿的提取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白三叶遗传转化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无菌种子吸胀15 h后,制备子叶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配比激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同时测定白三叶子叶对卡那霉素(Kam)、头孢霉素(Cef)和羧苄青霉素(Carb)的敏感性,探索出适合子叶生长成苗的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结果表明,用于白三叶子叶遗传转化的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8 g/L琼脂+0.1 mg/L NAA+0.5 mg/L6-BA+20 mg/L Kam+250 mg/L Carb。抗性植株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15 g/L蔗糖+8 g/L琼脂+0.2 mg/L NAA。通过本实验成功确立了白三叶遗传转化体系,为下一步转基因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研究旨在优化超声波辅助液体双相渗透法(ULDPM)同步提取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ULDPM同步提取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相液料比11 mL/g、下相液料比15 mL/g、超声功率69 W、超声温度49°C、超声时间55 min。在上述条件下,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得率分别为142.00μg/g和26.12 mg/g。浓度为2.0 g/L时,黄贞菌质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还原力分别为87.3%、80.3%、0.9;黄贞菌质多糖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以及还原力分别为49.5%、43.3%以及1.2。研究表明,ULDPM可同步提取黄贞菌质总黄酮和多糖,且回归模型具有极显著性,可应用于预测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的得率,且黄贞菌质总黄酮与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