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3种珍贵用材树种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方案优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珍贵用材树种由于其木材品质出众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并且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珍贵用材的需求与日俱增.我国珍贵用材树种天然资源严重匮乏,主要依赖进口的珍贵木材价格以每年30%的速率增长,因此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前景看好.红豆树(Ormosia hosiei)别名鄂西红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材质坚重,花纹别致,目前市场单价在10 000元·m-3以上;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天然林生长较慢,但人工栽培时生长较快,材质坚硬,刀斧难入,是上等的珍贵用材;浙江楠(Phoebe chekiangensis)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主干 挺直高大,木材坚韧,结构致密,具光泽和香气,是楠木类中材质最好的一种.这3个树种皆属我国东南省区优先发展的高档珍贵用材树种之列,但在苗木培育过程中,繁育技术难、移植成活率低等是影响其规模发展和经营的主要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禽流感发生的特点,提出了防治禽流感的措施。  相似文献   
23.
马尾松3代杂交子代幼林松脂化学组分的GCA/SC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效应,促进优质脂用马尾松的遗传改良。[方法]利用设置在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的5年生6×6半双列遗传交配设计的马尾松3代种质幼林,通过调查各单株生长性状以及测定松脂化学组分,揭示马尾松松脂化学组分的遗传变异规律及遗传控制方式和它们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共检测出23种松脂组分,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组分含量分别占松脂含量的7.29%、1.50%和91.17%。13种平均含量高于松脂总量0.1%且杂交组合间差异显著的马尾松松脂主要组分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GCA效应,而SCA效应较不显著。除去氢枞酸主要受显性基因效应控制,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8,12-枞二烯酸加/显性效应相当外,其余主要组分均是以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各松脂主要组分家系遗传力为0.655 0.949,受中度或高度的遗传控制。研究还发现,马尾松松脂单萜主要组分中α-蒎烯、莰烯、β-蒎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其中一种组分的选择可能会带来其它单萜组分的同增或同减。而二萜组分中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与单萜、倍半萜、二萜组分呈较普遍负相关,与长叶烯、海松醛、去氢枞酸、8,12-枞二烯酸、枞酸和新枞酸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左旋海松酸/长叶松酸的选择将会对大部分松脂组分产生抑制作用。此外,马尾松多数松脂主要组分与树高、地径相关性并不明显,松脂化学组分与生长似受不同的遗传机制控制,两种性状可能相互独立。[结论]幼龄期马尾松松脂大部分组分具有显著的GCA效应,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受中度或高度遗传控制。树高和地径与松脂各组分含量不相关,但部分松脂组分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该结果为马尾松脂用性状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相关基因,为解析马尾松抗性机理和高抗马尾松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高抗和易感2种马尾松基因型接种松材线虫,在接种后第1、15和30天取样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通过对高抗和易感马尾松差异基因识别以及富集分析,以筛选与抗松材线虫病相关的组成型差异基因。[结果]对高抗和易感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后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在接种后第1、15和30天分别获得2 866、679和1 657个差异基因,且在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时间点间,共有差异基因相对较少。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接种后第1、15和30天,最显著的生物学进程是氧化-还原过程,而GO项刺激反应、转录调节以及香叶基二磷酸代谢过程也显著富集。对这几类GO项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接种后3个时间点GO项刺激反应中共包括26个R基因,除了2个R基因外,其它R基因表达皆为组成型,在接种松材线虫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而GO项转录调节中仅2个差异基因被nr注释为ERF转录因子,其余为未知基因。接种松材线虫后,ERF转录因子在高抗马尾松上的表达量始终高于易感马尾松上的表达量,且在接种松材线虫和对照间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也为组成型基因表达。GO项香叶基二磷酸代谢过程中,GGPPS 3个基因也在高抗马尾松上具有更高表达量,为组成型基因表达。这些基因中TIR-NBS-LRR基因(c65785.graph_c0)、ERF转录因子(c78073.graph_c0)和3个GGPPS基因在高抗马尾松中表达量较高,而在易感马尾松中表达量较低,甚至为0,可作为开发分子标记的候选基因用于鉴定抗性马尾松。[结论]高抗和易感马尾松在接种松材线虫后第1天其表达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的基因最多,其中,LRR基因、ERF转录因子和GGPPS与马尾松的抗性相关,部分TIR-NBS-LRR基因、ERF转录因子和GGPPS有望被开发为鉴定高抗马尾松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无性系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形态的遗传变异规律,为马尾松良种选育和改良提供优质的遗传材料。  方法  从浙江省淳安县姥山林场34年生马尾松无性系试验林中,选出5个不同产地的50个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纤维长宽比。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揭示其遗传变异规律,并采用独立选择标准法对50个无性系进行选优。  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纤维形态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无性系间皆存在显著(P<0.01)或极显著(P<0.001)差异。其中,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长宽比变异主要来源于产地内无性系间,占总变异的19.37%~28.26%;纤维宽度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产地间变异,占总变异的45.57%。木材基本密度与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存在极显著(P<0.001)的表型和遗传负相关,与纤维宽度相关不显著(P>0.05)。纤维形态指标在幼龄—成熟期呈极显著(P<0.001)的遗传正相关,而木材基本密度在幼龄—成熟期的相关不显著(P>0.05)。共选出12个材性优良的马尾松无性系。  结论  马尾松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3个性状在改良过程中应注重产地内优树的选择。而纤维宽度通过产地间选择能达到较好的改良效果。鉴于纤维形态在幼龄—成熟期相关性极显著,可作为材性早期选择指标。表4参25  相似文献   
26.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美洲鲥鱼幼鱼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路循环水系统,在生产规模的养殖条件下,对美洲鲥鱼幼鱼的生长率、死亡率、饲料系数和水质进行了观测。经过120d的饲养,鲥鱼幼鱼的平均体重从44.8g达到226.07g,是最初体重的5.05倍,平均日增重为1.51g,成活率为97.6%。在第30d、第60d和第120d的饲料系数分别为1.66、1.73和1.19,随着幼鱼的生长发育,饲料系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关于美洲鲥鱼幼鱼饲料系数研究的首次报道。在试验后期,氨氮含量升高,高达1.58mg/L,尽管未出现死亡现象,但生长率显著下降。本试验表明,该生产规模的双路循环水养殖系统适合美洲鲥鱼幼鱼生长特点,成活率和生长率均远远高于鲥鱼养殖业的平均值;温度20~23℃时,美洲鲥鱼幼鱼生长迅速;当温度低于18℃时,生长变缓。氨氮含量超过1.00mg/L可能制约美洲鲥鱼幼鱼的生长。该系统的水处理效率和养殖密度的优化管理和研究将进一步推动鲥鱼集约化健康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27.
美洲鲥鱼养殖的瓶颈和对策(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引进近千万粒受精卵,形成了养殖美洲鲥鱼的热潮。尽管养殖面积和数量逐年扩大,但事故频频发生,鲥鱼养殖成功率很低,给养殖广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我们对美洲鲥鱼的养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培育出鲥鱼苗种80多万尾和6万条商品鱼,育苗成活率高达80%以上,养殖成活率为60%左右。本文总结了笔者的养殖实践经验,列举了养殖户失败的教训,对目前鲥鱼养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韦伟  刘青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169-169
本文介绍了几种肉牛常见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9.
美国鲥鱼的生物学特性与集约化养殖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鲥鱼(American shad,Alosa sapidissima)是世界上个体最大、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鲥鱼。由于其形态特征、鱼肉品质和味道等都与长江鲥鱼十分相似,在长江鲥鱼濒临灭绝的情况下进入我国市场,销售价格十分可观。自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从美国引进近千万粒受精卵,形成了养殖美国鲥鱼的热潮。尽管养殖面积和数量逐年扩大,但事故频频发生,鲥鱼养殖成功率很低,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挫伤了养殖积极性。通过分析国内养殖户美国鲥鱼养殖失败的教训,我们发现,很多原因是由于缺乏对鲥鱼的生物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等特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30.
适用于海水鱼类育苗的高密度培养轮虫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渔业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了。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自然鱼类资源的逐渐减少,对水产品养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适合仔鱼开口的饵料,以满足仔鱼的口径,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及变态期间的营养需求,才使得海水鱼类人工育苗成为可能。轮虫,作为一种最适宜的天然开口饵料已变得必不可少。在生产上,轮虫的培养主要是依赖于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