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紫外线B辐射增强对大豆生长及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明确UV-B辐射增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物量以及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影响,有助于阐明UV-B辐射对植物影响的生理机制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平方波模型,在大豆植株上方悬挂紫外灯,照射强度为15 μW·cm-2,每天照射8h 研究在剂量下大豆植株在干物质积累、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能转换效率以及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对大豆生长具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播种后20 d、40 d和60 d的UV-B处理的大豆植株株高分别降低4.9%、13.8%和10.6%;鲜重及干重分别减少17.8%、10.7%、25.5%及22.3%、20.9%、25.6%;叶绿索含量分别降低3.2%、13.2%和29.4%;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分别降低3.4%、1.3%和3.2%;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25.3%、45.2%和19.5%;叶面积分别减小15.2%、20.4%、和41.6%;光合速率分别降低10%、25%和16%,作为一种保护性适应,UV-B处理增加了花青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uV-B辐射对生长和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光合速率下降及有效光合面积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2.
提高老化大豆种子的萌发效率,对于提高大豆种质保存质量和农业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使用不同浓度的PEG、CaCl2、Al2 (SO4)3和KCl 4种溶液对冀黄13自然老化种子进行处理,探究不同化学试剂对自然老化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合理的浓度范围内,4种试剂处理均能提高冀黄自然老化种子的萌发水平,其中35% PEG处理和4 mmol/L浓度Al2 (SO4)3处理对自然老化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进一步利用上述2种试剂对冀豆17、冀黄13和冀豆16的自然老化种子进行复合处理,结果表明,复合处理的效果好于单独处理,且处理效果存在着基因型差异.  相似文献   
13.
元宝枫木质部栓塞化与木质部汁液激素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法,对1 a生元宝枫实生苗进行不同的干旱处理,然后应用冲洗法和ELISA法对其枝条的木质部栓塞和木质部汁液中ABA及IAA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元宝枫枝条的木质部栓塞化与木质部汁液中ABA含量呈正相关、与木质部汁液中IAA含量呈负相关、与木质部汁液中ABA/IAA比值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来自国内不同生态区的57份大豆种质和来自国外的10份大豆种质为试材,分春、夏两季进行播种,研究播期对不同大豆种质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16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12份相差5 d之内,39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绥农6号缩短天数最多,达33 d;生育期延长的种质中,盘石豆延长天数最多,达54 d。夏播条件下,与原生育期相比,27份种质的生育期缩短,28份相差5 d之内,12份生育期延长。生育期缩短的种质中,吉育30缩短天数达55 d。与春播相比,夏播时,大豆全生育期缩短,主要是生育前期的缩短,即播种至结荚阶段的缩短。从积温角度来说,夏播大豆比春播大豆全生育期所需积温减少,主要是开花和结荚期减少,而在其他发育阶段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构建由水稻花药特异性启动子Osg6B驱动的植物HSP70反义表达载体,为进一步通过基因工程创制植物雄性不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40个冬小麦品种(系)对UV-B辐射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不同小麦基因型对UV-B辐射响应的差异,以中国黄淮地区140个冬小麦育成品种(系)为材料,在苗期施加4.3kJ·m~(-2)·d~(-1)的UV-B辐射,培养15d后,测定相关的生物量(株高、鲜重、干重)、色素相对含量(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光化学植被指数(PRI)等指标,计算UV-B辐射下的响应指数,并根据冬小麦幼苗干重响应指数对140个品种(系)进行了UV-B耐性分类。结果表明,140个冬小麦幼苗的7个被检测指标对UV-B辐射的响应不尽相同。对7个被测指标响应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反映植物生物量指标的响应指数与色素指标的响应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有39个品种(系)的幼苗对UV-B辐射敏感,其中,9305031-2的干重降低幅度最大(34.8%);抗UV-B辐射的品种(系)有36个,其中,京10531干重增加幅度最大(71.0%);其他65个品种(系)对UV-B辐射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山东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在北方由于蔬菜大棚的大力发展,为根结线虫的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发生日趋严重,为了鉴定危害山东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从山东蔬菜主产区7个地市的蔬菜生产大棚中采集了14种蔬菜根结线虫寄主样本,采用ITS-PCR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表明山东蔬菜主产区的蔬菜根结线虫均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ine incogaka).  相似文献   
18.
大豆“冀黄13”突变体筛选及突变体库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叠氮化钠(sodium azide,NaN3)和N离子束分别诱变处理大豆品种"冀黄13"的种子。经M2选择,M3、M4代验证,共筛选出茎器官突变体15份,叶器官突变体19份,花器官突变体31份,种子器官突变体3份以及成熟期突变体18份,其中有9份突变体属于复合性状的突变,最终获得77份稳定遗传的突变体。通过F2群体的表型分析,确定1份雄性不育突变体和1份黑种皮色突变体的表型均由单隐性基因控制。本研究所获得的突变体和所构建突变体库将为大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宜pH值。[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用人工控制pH值的方法,研究了不同pH值对拟南芥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当pH值为6.5时,拟南芥种子萌发速度最快,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株高最高,分别为53.04spad和24.5 cm;当pH值为5.5时,拟南芥主根相对伸长量最大,为6.2 cm。[结论]拟南芥生长的最适宜pH值为6.5,pH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拟南芥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的耐盐特征及其遗传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核亲本品种鉴26和耐盐品种科遗26为对照,设计3种NaCl浓度(85.56 mmol/L, 171.04 mmol/L, 256.67 mmol/L)处理及无盐对照,研究了异源细胞质小麦D2-鉴26苗期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表明,D2型细胞质对核基因型鉴26存在明显的耐盐性遗传效应,效应值的大小因性状而异,核基因型鉴26与科遗26之间也存在差异;盐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