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农学 | 6篇 |
综合类 | 14篇 |
农作物 | 98篇 |
畜牧兽医 | 1篇 |
出版年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2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首先概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茶园无性系良种化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茶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其次,针对当前在无性系良种化进程中出现的某些似是而非的观点进行了讨论。最后,针对浙江茶产业发展现状,就如何更好地推进茶园无性系良种化提出了几点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外植体性质对茶腋芽组培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研究针对组培中外植体遗传特性与生理状况,进行初步的研究.试验表明,生理因素对茶腋芽成苗和成苗后生长有重要作用,其中外值体的性质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试验发现,外植体取材株类型、部位、季节、时间、叶位、是否留叶等因素的良好组合,将使外植体有优良的萌发潜力和生长表现。试验中实生苗材料,春季新梢.合适的外植体大小并留部分叶均对萌发有良好的促进。试管苗作外植体时,萌发生长较好。但成梢率低,生长较慢、是腋芽快繁研究中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培养液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对水培茶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培过程中营养液中的NH_4-N浓度下降伴随NO_3-N浓度提高,培养过程中溶液活性Al含量下降,pH值降低并非活性Al浓度提高所致,培养液加Al对pH下降有缓冲作用。茶树根系分泌物中有咖啡因和儿茶素类物质,利用培养过茶树的营养液再次培养茶苗,即使通过添加速效N、P、K保持其营养水平,茶树生长仍然受到抑制。据此推断,茶树根系分泌物中的咖啡因和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异株克生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HPLC法分析了苦丁茶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其含量,并与茶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苦丁茶鲜叶检出16种游离氨基酸,苦丁绿细茶和苦丁红细茶分别检出14种游离氨基酸,其中以组氨酸为主,它在鲜叶中占氨基酸总量的55.92%,在苦丁绿细茶和苦丁红细茶中分别占85.4%和71.0%;其次为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和谷氨酸,而茶叶最主要的游离氨基酸为茶氨酸;其次为谷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苦丁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约为茶叶的1/5~1/50,两种植物分别属于不同的氮代谢类型。 相似文献
15.
茶树芽叶的榨汁浓度是芽叶细胞液浓度的反映,在生产实践中,通常以芽叶的榨汁浓度作为判断茶树生长状况、灌溉和抗寒性的生理指标加以应用,国內外均有报导。十几年来,我们在选育茶树新品种的同时,对芽叶榨汁浓度的变化也作了一系列的观测,现归纳报导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国三十六年来,我省茶叶生产与销售均有很大发展。茶园面积由解放初的70万亩发展到270万亩,增长约2.9倍;年产量由13.2万担发展到200余万担,增长约14倍;单位面积产量由亩产干茶35斤提高到100斤左右,增长约1.9倍;年外销量由7.5万担发展到80余万担,增长约10倍。现在,我省茶 相似文献
17.
当新年刚刚来临的时候,从首都北京传来了陈宗懋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特大喜讯!我们茶学界的老茶人们感到格外的激动和高兴!因为,这既是陈宗懋教授的光荣,也是全国茶学界的光荣,更是中国茶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性突破。请允许我代表浙江茶学界的老茶人并以浙江大学茶学系一位老教师 相似文献
18.
茶树抗寒生理的研究——酶和细胞膜透性与茶树抗寒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10个抗寒性不同的茶树品种有关酶和茶树叶片细胞膜透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茶树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增加。抗寒性强的品种过氧化氢酶活性峰值出现较早,严寒期活性较高并且有较多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茶树叶片细胞膜在低温作用下透性变化的程度依越冬时期,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以及不同品种而异。抗寒性不同的品种在-6℃下膜透性变化差异明显。茶树叶片对 TTC 的还原能力随低温损伤而下降,它和细胞膜透性变化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浙江苦丁茶资源调查和植物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调查了浙江省杭州、金华、衢州和湖州等地区的苦丁茶分布及其数量情况,收集了不同标本32份。经植物鉴定,苦丁茶为冬青科的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mb).按叶片形态不同,把苦丁茶分为长椭圆叶、椭圆叶和圆叶3种类型。本文并报告了苦丁茶叶片的解剖特征及苦丁茶的适生条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