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25篇
  27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70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增氧地下滴灌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番茄生长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增氧地下滴灌将空气与灌溉水混匀后输送到作物根区,可实现作物提质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而其关键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文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设置灌水量和增氧量2因素2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记为W1和W2(分别为作物-蒸发皿系数的0.6和1.0倍)、A和C(增氧和对照组),系统监测了壤质黏土条件下作物生长生理动态与土壤通气性状况,探究土壤通气性与作物生长之间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增氧地下滴灌对土壤溶解氧浓度、氧气扩散速率、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呼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相比,W2A处理开花坐果期灌水后第2天的土壤溶解氧浓度、氧气扩散速率、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呼吸速率提高了25.71%、52.90%、41.99%和64.70%(P0.05)。土壤氧气扩散速率和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与溶解氧浓度和充气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增氧地下滴灌促进了番茄生物量积累和养分利用,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表现为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与对照相比,W2A处理3个时期的光合速率分别增大14.51%、21.72%和13.76%(P0.05),地上及地下部鲜质量分别增加了68.14%和55.18%(P0.05),根、茎、叶氮素吸收量增加了52.94%、42.03%和24.12%(P0.05),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66.40%、51.77%和20.26%(P0.05)。1.0倍作物-蒸发皿系数灌水时增氧处理在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方面的效果最为明显。作物产量与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及土壤呼吸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作物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与土壤溶解氧浓度、氧气扩散速率和土壤呼吸均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为揭示增氧地下滴灌对土壤通气性的改善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我国是贝类生产大国,2008年贝类产量占海水养殖总量的75.2%,达1008.09万吨。贝类增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贝类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水产品的整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23.
刘欢  宋怿  马兵  李强 《中国水产》2012,(4):30-33
贝类增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9年我国海水贝类养殖面积达到115.4万公顷,贝类产量1053.05万吨,占海水养殖总量的74.9%.然而,双壳贝类属于滤食性生物,在滤食饵料生物的同时,也会将水中的有害物质摄入体内.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直接影响到养殖贝类的食用安全.近年来,食用贝类造成的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贝类出口贸易同样受到制约,1997年起欧盟禁止进口我国的贝类和贝类产品,我国的鲜活双壳贝类对美国出口也一直没有打开,十多年的封关对我国的贝类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4.
为解决现行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能力验证样品制备方式单一,现用能力验证样品实际检测分析难度与真实样品之间存在差距的现实问题,实验采用药浴给药的方式,研究了水温、药浴时间等因素对草鱼肌肉中AOZ残留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水温25℃、鱼体规格900~1 100 g、药浴10 h的条件下,草鱼肌肉中AOZ含量变化相对平稳,确立的药浴初始浓度x(μg/L)与草鱼肌肉中残留的AOZ浓度y(μg/kg)之间简单关式为y=0.22x。在此条件下制备了AOZ残留浓度为10.0μg/kg的能力验证样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样品检测结果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符合能力验证样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5.
重庆梁滩河表层沉积物氮形态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流域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浅水河流表层沉积物氮赋存形态时空格局特征及潜在环境风险,选择重庆主城区的梁滩河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2月和2015年6月采集干、支流主要断面水样及表层沉积物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梁滩河干、支流表层沉积物总氮(TN)含量变化为2.63~8.12 g/kg,离子交换态氮(IEF—N)、弱酸可提取态氮(WAEF—N)、强碱可提取态氮(SAEF—N)和强氧化剂可提取态氮(SOEF—N)含量分别为190~1 764,119~1 139,208~2 039,159~2 829 mg/kg,受流域污染源分布格局影响,沉积物各形态氮含量空间变化幅度均较大;梁滩河沉积物TN、WAEF—N、SAEF—N、SOEF—N含量上游至下游均逐渐降低,而活性最高的IEF—N则在城市河段出现明显峰值,外源污染强度和建设用地面积对不同形态氮的空间变异性具有较高的解释量,表明流域内污染格局及人类活动强度对沉积物氮形态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沉积物中可转化态氮(TF—N)含量占TN比例的52.9%~72.3%,且在城市河段IEF—N占比均显著高于非城市段,呈现较高的氮释放风险,表明城市污染进一步促使沉积物氮的活化;大部分断面总氮及各形态氮冬季略高于夏季,但变化幅度不大;统计分析表明,各形态氮之间具有较强的相互转化的联系,而且与水体pH、DO、DOC等环境参数呈显著相关关系,沉积物中氮形态分布特征受外源有机碳输入及水体污染的影响。综上,受流域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污染源格局的影响,梁滩河表层沉积物氮形态空间变异性大,特别是城市区河段内源污染风险较大,如何调控内源氮释放是未来治理河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6.
贵阳市小关湖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6~12月,对小关湖(黔灵二湖)浮游藻类的种类、数量进行了3次取样调查。结果表明,6月份的浮游藻类有57种,隶属于5个门,其中绿藻门占36.84%,蓝藻门占36.84%。10月份的浮游藻类共有49种,隶属于5门,其中绿藻门占40.8%,蓝藻门32.65%;12月的浮游藻类共有46种,隶属于4个门,其中绿藻门占50%,蓝藻门占15.22%。根据浮游植物优势种的分布和数量,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黔灵二湖的水质情况,表明该湖的营养状况属于贫营养型。  相似文献   
127.
循环曝气压力与活性剂浓度对滴灌带水气传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9,他引:1  
适宜的工作压力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循环曝气效率的提高及地下滴灌水气传输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循环曝气系统,设置工作压力和活性剂浓度2因素3水平共9个曝气组合,每组均进行非曝气对照试验,分析曝气组合条件对掺气比例、氧传质效率、滴灌带水气传输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曝气条件下,不添加活性剂时,压力提高有利于掺气比例增加,添加后,趋势相反;压力一定时,掺气比例随活性剂浓度升高而增加;滴灌带出水均匀性和出气均匀度分别在95%和70%以上;活性剂浓度及压力对氧传质系数分别起到了促进和抑制作用,活性剂的添加大大缩短了曝气时间;掺气比例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反映曝气滴灌系统中水气传输特性。研究结果对循环曝气滴灌系统水气传输效率的提高及运行成本的降低有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花粉超低温保存及再生的方法,以延长其花粉保存时间,为科研、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分别设置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光照、不同采集时间处理,进行花楸花粉离体萌发试验,测定各试验处理的花粉萌发率;设置不同冷冻方式和化冻方式处理,测定两种方式不同处理的花粉萌发率;制备不同含水率的花粉,分别测定其在超低温保存前、后的萌发率。【结果】(1)培养基为100g·L~(-1)蔗糖+100 mg·L~(-1)硼酸的处理,花粉萌发率最高,达72.42%;(2)黑暗处理花粉萌发率为77.24%,比光照处理高8.96个百分点;(3)一天中,10∶00和14∶00采集的花粉,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时间采集的花粉;(4)-20℃预冷冻培养30min后投入液氮保存24h的处理效果最好,花粉萌发率达43.15%;(5)超低温保存后40℃水浴解冻5min处理比其他解冻方式处理的花粉活力高,萌发率为35.70%;(6)花楸花粉超低温保存最适含水率为7.72%,此含水率下花粉超低温保存后萌发率最高,为31.53%。【结论】花楸花粉采用超低温技术保存24h后仍具有活力,黑暗条件、花粉采集时间、花粉萌发培养基、花粉含水率、冷冻与化冻方式均会对花楸花粉超低温保存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9.
凉山州烟草青枯病发生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青枯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烟草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凉山州烟区危害严重,个别年份常常暴发流行,造成毁灭性损失。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和危害范围有向北方烟区扩展的趋势,在山东、河南、陕西及辽宁等省都有发生,局部地区危害较重。目前该病造成的损失已居烟草各类病害的第四位,必须重视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30.
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有不规则的特性,就在这"不规则"中蕴含着无尽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