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林业   460篇
农学   264篇
基础科学   321篇
  174篇
综合类   2131篇
农作物   197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1208篇
园艺   289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为研究公路对大型哺乳动物造成的影响,分别采集新疆省道110、203、303公路两侧的天山马鹿粪便样本,采用5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个体识别后利用Arlequin3.11进行遗传距离、基因多样性、杂合度等测定分析。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均具有很好的多态性,5地区中松树塘与寒气沟、白石头马鹿的遗传距离最远,松树塘马鹿的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数量均最低;小西沟与白杨沟马鹿之间遗传距离为负值,其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公路对栖息地的分割状态不同,会导致种群的遗传情况改变。当公路仅深入栖息地没有将栖息地割裂时,公路两旁种群无差异;当栖息地被公路完全隔绝,则该栖息地内动物的基因杂合度、基因型数量降低;使用中的公路对临近种群的隔绝效果强于废弃旧公路。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陕西省靖边县羊布鲁菌的感染及分布状况,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陕西省靖边县羔羊、种羊等55 059只的羊血清样品,通过试管凝集反应对布鲁菌病抗体进行检测,分析羊布鲁菌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55 059份羊血清样品共检出阳性样品78份,其中羔羊样品阳性71份。种羊养殖场和养殖户因引进布鲁菌隐性种公羊造成2个养殖场出现77只病羊,4个养殖户出现117只病羊。羔羊布鲁菌抗体阳性率呈增高趋势,由2010年的0.04%上升到2012年的0.29%;由于引种造成的布鲁菌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3.
中药乳膏剂对乳房炎奶牛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bovine mashtitis)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临床病理表现为乳汁中体细胞数量增多,乳腺组织发生物理变化.乳房炎的传统治疗措施为抗菌消炎、改善环境、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常使用各种化学制剂通过乳房局部和全身给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94.
衣原体病是一种由衣原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多种动物和人均易感,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对衣原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菌采取因水肿病死亡病猪的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实验室分离病原,获得了多株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血清学分型证明分离到大肠杆菌为O2、O8、O138、O139、O141五个血清型。  相似文献   
996.
猪瘟(Hog cholera,HC),又称古典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HCV)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此病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1类动物疫病,是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给养猪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该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疫苗免疫是唯一有效预防该病的手段,但只有选择最佳疫苗和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才能发挥疫苗对猪群的最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为探究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在不同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的变化规律,旨在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牛乳体细胞数和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以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期间选择2126头初产奶牛13168条DHI测定记录,以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两者的互作作为研究因子,分析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初产奶牛牛乳体细胞数(SCC)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泌乳阶段和产奶季节及其互作对体细胞数评分(SCS)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01)。初产奶牛于泌乳早期牛乳SCC较高(294.16×10^3个/mL),随着泌乳月龄的增加,SCC逐渐降低,泌乳中期(192.71×10^3个/mL)和泌乳晚期(185.51×10^3个/mL)牛乳SCC基本保持稳定;初产奶牛泌乳早期牛乳SCS比泌乳中期和泌乳晚期极显著升高(P〈0.01);初产奶牛牛乳SCC冬季最高(312.72×10^3个/mL),春季次之(236.48×10^3个/mL),秋季最低(168.59×10^3个/mL);初产奶牛冬春季牛乳SCS比夏秋季极显著升高(P〈0.01)。奶牛乳中体细胞数受胎次、泌乳月龄、产奶季节等因素的影响。产奶季节对SCC的影响主要反映了温度和湿度因素对奶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犬、猫的绦虫病是由各种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猫的小肠而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由于中绦期的幼虫对人和家畜危害严重,因而该病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主要对犬、猫绦虫病的病原、病原的生活史、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一)发病情况2011年7月23日,养鸡户韩某饲养的1500只、38日龄蛋雏鸡出现精神不振、缩颈、双翅下垂、排黄白色稀粪的病情,7月25日病鸡迅速增多,并且开始死亡。由于病情严重,遂约笔者出诊。  相似文献   
1000.
2007年8月15日,淮阳县养鸡户田某饲养的3000羽麻鸡,突然发生大规模死亡.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用药记录、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诊断为药物中毒,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