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4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试验概况 1、试验地点:试验设在种子站801条田进行,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油菜,试验品种为我团主栽品种宁春17号.于4月21日采用包衣种子,人工开沟条播,播量26kg/667m2.  相似文献   
22.
包钢尾矿重金属溶解浸出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包钢尾矿中重金属(pb、Cd、Zn)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浸出特性,研究表明混合搅拌3h可使体系达到溶解平衡;浸出液的重金属离子浓度随液固比(L/S)的减少而逐渐增加;重金属的溶解浸出率随浸取液pH值的降低而增加,pH在2-6时浸出率变化不大,当pH为1时,尾矿中重金属的浸出率显著增加;浸取剂中H+对各元素浸出的影响程度分别为Pb>Cd>>Zn;浸出率也随浸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23.
将膜下滴灌、平衡施肥、群体控制、水肥耦合、二元覆盖等多种单项技术组合,分析了旱地条件下不同技术组合对棉花根际生态系统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技术相比,技术组合可使棉花苗期根际土壤温度平均提高2.0℃,7月、8月高温胁迫时根际土壤温度降低5.3℃,棉花生长后期根际土壤温度提高3.2℃;减缓棉花根际土壤水分波动幅度,提高土壤保水性能;使0~20cm根际土壤容重降低8.1%,孔隙度提高4.8%,微生物总量提高47.1%;棉花单株根体积增加19.1%,根吸附面积增加4.6%;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5.6%,氮素生产效率提高48.9%;劳动生产率提高18.5%,投入产出比提高37.9%。因此,技术组合可有效提高旱地农业生产效益和资源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24.
6个猕猴桃品种在云南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是猕猴桃属资源最丰富的省,为了筛选品质较优的猕猴桃品种,对本次引种的6个猕猴桃品种,分别测定果实的单果重、横径、纵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及Vc含量,通过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以及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云南栽培的品种。结果表明:6个品种各性状间呈极显著差异;单果重与横径、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酸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极显著正相关,固酸比与酸、可溶性固形物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与糖酸比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6个品种猕猴桃果实品质的综合表现从高到低依次为:金艳、G3、G9、861、金桃、脐红。  相似文献   
25.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120个陆地棉品系产量构成的三个因素进行分段研究表明,(1)构成皮棉产量的三因素间存在动态平衡,不同组合模式,其产量表现不同。(2)单株铃数、衣分、铃重都存在最佳选择范围,在此范围内容易形成高产皮棉的优化组合。(3)三因素中某一因素的过高选择,会降低另外两个因素的选择动态,不易形成最佳产量组合。  相似文献   
26.
为减少猕猴桃组培过程中变异苗带来的损失,对‘Hort 16A’猕猴桃组培继代苗进行AFLP动态监测。通过试验建立了猕猴桃基因组DNA多态性的AFLP分析体系,并对R7 R11五代75个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AFLP分析体系DNA最适用量为300 ng,内切酶最适用量为1 U,酶切最适时间为4 h,T4 DNA ligase最适用量为1 U,adpter最适用量为15 μL,ATP最适用量为2 μL,预扩增引物(100 μmol·L-1)最适用量为08 μL,选择性扩增Taq酶最适用量为025 μL (5 000 U·mL-1),筛选出条带数最多的引物有8对。在遗传多样性分性中,共得到49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10条,多态性比例为627%。猕猴桃组培苗继代到第9代还能较好地保持基因遗传稳定性,从第10代开始,变异率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7.
壁蜂与蜜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传粉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适用于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的蜂种,2013―2014年以蜜蜂为对照,在网室内进行壁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试验,观察壁蜂和蜜蜂在棉花花朵上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田间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壁蜂的适应性较好,受天气影响较小,但温度超过35℃后访花活动明显减少;壁蜂在不育系和保持系上的单花停留时间极显著大于蜜蜂。壁蜂授粉与蜜蜂授粉,在单株结铃数、单铃籽粒数和衣分上差异极显著,单株果枝数、铃重差异显著。蜜蜂授粉较壁蜂授粉平均制种产量高,但壁蜂制种成本低。改进田间管理措施以及采用多次适时释放壁蜂的方式,壁蜂授粉将会在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8.
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14  
 采用8×8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法,对棉花产量因素、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将遗传相关分解为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结果表明,在棉花产量因素中,皮棉产量和单株结铃数的遗传分别以加性效应、显性效应为主,而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对铃重和衣分的控制同等重要。其中,衣分受环境变异的影响最小。所以,在F2~F3代进行选择的效果较好;在品质性状中,纤维长度、比强度及麦克隆值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受环境变异影响均较大。棉花产量因素与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普遍表现为遗传相关大于表型相关,各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遗传相关及加性相关类似,而显性相关则不同。遗传相关特别是加性相关可以指导选择育种,而显性相关对杂种优势的利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9.
小麦转录因子基因W16的功能标记作图和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开发小麦DREB转录因子基因W16的功能标记,进行遗传作图,并结合表型性状关联分析,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小麦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六倍体普通小麦及其野生近缘种的二倍体和四倍体为材料,克隆W16的DNA序列;根据序列多态性设计分子标记;利用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对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用DH群体(旱选10号×鲁麦14)进行精细定位并作图;以154份六倍体普通小麦材料构成的自然群体分析表型性状与基因单倍型的关联特性。【结果】利用中国春缺四体材料先将W16定位在1A染色体上。后利用DH群体将W16定位于染色体1A的CWM517和WMC20标记之间,距左、右标记的遗传距离分别为7.8 cM和19.4 cM。在小麦自然群体中共检测到W16的3种单倍型,分别与单株穗数、穗粒数、每穗小穗数和籽粒饱满度关联。【结论】确定了W16所在的染色体位置,鉴定出HapⅡ为增加单株穗数和籽粒饱满度的优良单倍型,HapⅢ为提高穗粒数的优良单倍型,该基因的功能标记和关联分析结果为小麦分子育种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通过参考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Trizol法、SDS法以及"快速从含有高含量淀粉的种子胚乳中分离高质量RNA"方法,以‘Hort-16A’的幼叶、花和幼果进行总RNA提取,并对上述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在综合上述方法进行改进后,筛选出了快速、稳定、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猕猴桃总RNA提取方法。与所参考的几种方法比较,该新方法提取RNA完整清晰。将提取RNA反转录c DNA为模板,以AP2基因和AG基因设计两对特异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条带明亮单一,完整,经测序为所需目的条带。该新方法提取的RNA可为下一步进行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实验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