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5篇
畜牧兽医   13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试验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 M T T)法研究了 1 日龄 S P F 雏鸡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R E V)后,免疫器官脾脏肿瘤坏死因子( T N F)诱生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雏鸡感染 R E V 后脾脏细胞 T N F诱生活性极明显增高( P< 0.01), T N F诱生活性明 显增高与 R E V 在机体各器官内长期大量繁殖紧密相关,并引起各免疫器官严重的变质性变化,以及由于 T N F高含量的免疫损伤作用而降低机体各免疫器官的机能。  相似文献   
132.
鸡传染性贫血病( Chicken infectious anem ia, C I A)是由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 Chicken infectious aneim ia virus, C I A V)引起的一种以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自1979 年首次在日本发现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有该病发生和流行的报道;我国1992 年也分离到该病原。 C I A V 感染雏鸡后主要侵害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法氏囊、脾脏等淋巴组织,引起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障碍,致使雏鸡容易发生条件性感染如化脓性皮炎、大肠杆菌病、肺曲霉菌病等,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已引起国际养禽业的高度重视,被列为禽病研究的前沿课题。 C I A V 感染对禽病疫苗免疫的影响也有少量报道,有研究发现,实验感染 C I A V 可影响雏鸡对马立克氏病( M D)、禽痘( F P)及传染性喉气管炎( I L T)疫苗接种的免疫保护效应。至于 C I A V 感染对 N D疫苗免疫的影响,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N D仍然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禽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对其防制主要靠疫苗免疫,故进一步研究 C I A V 感染对 N D 疫苗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据此,本试验对1日龄感染 C  相似文献   
133.
接种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的雏鸡,用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攻击,免疫保护指效为73.3%,脾脏和胸腺 T 淋巴细胞 IL-2诱生活性比 vMDV 感染雏鸡显著升高(P<0.01,P<0.01),IL-2R 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接种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的雏鸡,用 vMDV 攻击,免疫保护指数为56.7%,脾脏和胸腺 T 淋巴细胞 IL-2诱生活性比 vMDV 感染雏鸡显著升高(P<0.01,P<0.05).IL-2R 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  相似文献   
134.
胚胎后期鸡胚脾脏中已有一定数量浆细胞、TANAE~ .于临出壳时 TANAE~ 迅速增多,并具有免疫功能;而浆细胞数变化较小,出壳时未测出 B 细胞功能.出壳后,免疫器官中浆细胞、TANAE~ 数随日龄迅速增多,其中中枢免疫器官浆细胞、TANAE~ 数于一周龄时趋于稳定,T、B 细胞均具有免疫功能.据此认为,雏鸡早日龄免疫不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5.
实验用MD三价疫苗和HVT疫苗分别接种1日龄雏鸡,以未接种雏鸡为对照,15日龄用MD强毒攻击,攻毒后5、25、45、75日检测其免疫保护指数,脾脏、T细胞IL-2诱生活性、IL-2R表达及增殖功能、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支气管粘膜淋巴组织中T细胞和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外周血液中T细胞数量及IgG,IgM,IgA含量,泪液、气管液、肠液、胆汁中IgA,IgG,IgM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6.
鸡传染性贫血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7.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1日龄肉用雏鸡,在感染后5、25、45d分别采取血清、泪液、胆汁、气管液和肠液,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这些体液中IgG、IgM和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MDV感染雏鸡血清中IgG、IgM和Ig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胆汁和肠液中的IgA、IgG和IgM明显减少,泪液和气管液中的IgG、IgM和IgA水平也显著下降。由此表明,MDV感染不仅显著降低雏鸡全身体液免疫水平,而且也严重抑制消化道和呼吸道局部体液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38.
感染CIAV雏鸡局部免疫组织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感染CIAV雏鸡局部免疫组织抗体生成细胞的动态变化*郑世民刘忠贵(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哈尔滨150030)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infectiousanemia,CIA)是鸡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该病自1979年首次由日本学者[1]发现以来...  相似文献   
139.
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合体液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1日龄肉用雏鸡,在感染后5、25、45d分别采取血清、泪液、胆汁、气管液和肠液,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这些体液中IgG、IgM和Ig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下:MDV感染雏鸡血肖中IgG,IgM和Ig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胆汁和肠液中的IgA,IgG和IgM明显减少,泪液和气管液中的IgG,IgM和IgA水平也显著下降。由此表明,MDV感染不仅显著降低雏鸡全身  相似文献   
140.
1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后,外周血液T、B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鸡;T细胞功能在感染后短时期内明显降低,B细胞功能降低持续时间较长,这说明,感染鸡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尤其体液免疫功能下降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