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21.
荔枝从着果到果实采收要经历3~4个落果高峰,其中前2~3个高峰主要是由生理因素引起的,而最后一个采前落果高峰是由荔枝病虫害引起的。为此,我们研制出防止荔枝生理落果的保果剂,经生产上多年使用表明,能明显降低荔枝幼果期和中果期的生理落果,显著提高着果率。本试验旨在探明该保果剂使用后,对荔枝叶片光合性能的影响与着果率的关系,为保果剂在生产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选自广州市郊沙河镇龙洞村肥水管理一致的荔枝园,供试品种为怀枝,树龄10年。选3个小区作重复,每小区选8株树,要求生长势…  相似文献   
1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探索省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支撑县域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对破解广东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与东源县"院县合作"为例,在院县共建现代农业促进中心地方工作平台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入手,以规划引领,以全产业链服务为手段,推动科技资源和人才"进企入村",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技支撑"的政产研科技合作模式。在院地企科技合作的推动下,东源县农业产业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品牌竞争力得到提高,农村科技特派员作用更加凸显以及政产研科技合作模式取得初步成效,开创了科技支撑整县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局面。针对当前"院县合作"仍存在院县各方力量尚未充分调动、农技推广力量尚未形成优势互补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然滞后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平台作用、提升基层农技推广能力,深化政产研合作、培强培优龙头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源集聚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3.
机动喷雾器在使用中,由于机器技术状态不同,各部件调整不准确,会产生汽油消耗差别很大的情况。我们曾对2台技术状态不同的东方红-18型机动喷雾器,用同样比例的混合油,在5000r/min的情况下,空负荷测试耗油率。测试结果表明,技术状态好的那台比技术状态差的那台节油约19%。  相似文献   
124.
从三螺旋理论入手,以金颖农科孵化器作为实证研究案例,采用个案研究法分析科研院校、企业、政府3个主体相互作用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行机理,探索金颖农科孵化器在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核心的农业类科研院校、农业科技企业以及政府部门间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是科研院校、企业、政府3个螺旋体相互影响下突变的...  相似文献   
125.
细菌性软腐病是金线莲栽培中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通常为软腐欧文氏菌黑茎病变种Eruinia carotovora var. atroseptica。本研究从浙江金华金线莲软腐病样品中分离到菌株J-4,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侵染引起的金线莲软腐病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相同。利用细菌通用引物27F和1492R进行的PCR扩增实验发现,J-4的16S rDNA序列与已报道的Dickeya fangzhongdai JS5T(NR_151914)的相应序列相似性高达99%以上;该序列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显示,J-4与已报道的D. fangzhongdai菌株聚焦。以上结果表明,D. fangzhongdai J-4是引起金华地区金线莲软腐病的病原菌。该菌株具备在39 ℃以及含有7% NaCl培养基中生长的能力,能液化明胶,不能降解淀粉;可以利用蔗糖、D-葡萄糖、D-甘露糖,不能利用D-麦芽糖、古老糖、D-海藻糖、α-葡萄糖等。金线莲软腐病病原的鉴定及研究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6.
以多级好氧折流沟串联沉降装置为基础,最大限度地保留沼液中氮素养分的同时,去除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根据材料静态条件下等温吸附及解吸率结果,筛选氨氮低吸附填料,接着在动态条件下考察好氧折流沟内填料深度及运行时间对沼液中悬浮物去除效果与氨氮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人工沸石、河砂、石英砂和沙漠砂四种材料中,河砂的吸附强度、吸附指标及解吸值最低。选取河砂作为动态好氧折流沟填料,在水力负荷0.75 L/h、滞留时间24 h条件下,无填充、低填充、中填充及高填充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最大去除量分别为4.8 g/L、5.1 g/L、8.1g/L和8.4g/L,最大去除率分别为38.0%、51.2%、86.1%和88.7%,而中、高两种填料深度对沼液废水中悬浮物去除量及去除率在第三、四取水口处无明显差异性(P>0.05)。介于应用中材料选取、用量及去除效果比较,河砂填料对沼液废水中氨氮浓度影响最小,建议采用河砂中填料深度的好氧折流沟处理沼液中悬浮物。  相似文献   
12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约占油料作物播种面积的33%左右,发展花生产业对保障我国食用油战略安全意义重大。种植密度和充足的水肥供应是花生高产的基本条件,但花生高产田生育中期植株容易旺长,造成田间郁蔽通风透光能力差,遇连阴雨天气会导致植株徒长倒伏,容易使生育后期脱肥早衰,出现植株徒长倒伏、叶斑病加重等现象,显著影响荚果的充实饱满,限制了花生产量的提高甚至造成严重减产。为此,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依托项目进行了试验示范,总结出菏泽市花生高产田关键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8.
茎腐病是金线莲人工栽培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生产上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控,但防治效果不理想,且易造成农药残留。本研究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获得了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菌株。为了获得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拮抗菌,本文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研究了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放线菌等3种生防菌对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哈茨木霉、绿色木霉和放线菌等3种生防菌对金线莲茎腐病致病菌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哈茨木霉抑菌作用最强,菌丝生长抑制率在第5天到达66.7%,具有较好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