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2篇
  30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影响畜禽肉质、风味、生长及抗病性状重要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实验操作原理和规程,就影响畜禽肉质、风味、生长及抗病性状重要基因进行概括性的论述。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影响家禽肉质、风味、生长及抗病等重要特色功能基因的论述和探讨,以期为家禽转基因研究、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创新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2.
本试验旨在研究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LGG)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及瘤胃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对照组(CON)和LGG处理组(添加105 CFU/g鲜重LGG),于0、24、36、48 d取样,测定其常规营养价值、发酵品质和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GG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在48 d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在36 d后显著降低,淀粉含量在36 d显著升高;不同天数的pH均显著下降;36 d和48 d乳酸含量显著升高,乙酸和丙酸在24 d时显著升高;氨态氮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不显著;LGG组DM慢速降解速率常数c和有效降解率(ED)均显著高于CON组;LGG组CP快速降解参数a、慢速降解速率常数c和ED显著升高,LGG组NDF慢速降解参数b和ED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能显著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提高DM、CP和NDF在瘤胃内的ED。  相似文献   
153.
试验旨在探讨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法生产猪体外受精卵和应用猪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胚胎的可行性。首先对比了猪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受精卵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效率;然后观察了猪ICSI受精卵的双原核形成时间及效率,对精子注射到胞质后6~18h分6个时间段进行地衣红染色,对比精子进入卵胞质后的状态及原核形成;最后对猪IVF受精卵受精后8~10h及ICSI受精卵受精后12~14h进行EGFP-N1质粒(20ng/μL)胞质注射,观察胚胎发育效率及转基因效率。结果表明,ICSI受精卵的胚胎发育率(卵裂率89.4%和67.9%、囊胚率36.5%和16.1%)显著优于IVF组(P0.05),适合用于猪的体外受精卵试验;猪ICSI受精卵双原核在精子注射到卵胞质后12~14h形成,双原核形成率为54.90%,显著高于其余5个试验组(P0.05);ICSI受精卵胞质注射组胚胎卵裂率(86.2%和66.3%)、囊胚率(30.0%和13.6%)及转基因效率(18.5%和0)均显著高于IVF受精卵胞质注射试验组(P0.05)。本试验结果为采用ICSI受精卵进行胞质注射生产转基因猪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4.
玉米、水稻、高粱、花生等粮食作物常被黄曲霉、寄生曲霉污染,从而导致黄曲霉毒素(AFs)的产生,尤其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的黄曲霉毒素B_1(AFB_1)。国内外有大量研究针对饲料中AFB1的脱毒,目前在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在饲料中添加非营养性螯合剂,通过物理结合方式脱毒,但该方法脱毒不彻底、造成饲料营养特性和适口性下降,且引起环境蓄积性污染等缺点日益凸显。生物脱毒因其高效、安全等特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生物脱毒主要包括菌体吸附和生物降解2种方式。乳酸菌中的鼠李糖乳杆菌以及某些酵母菌能够有效地吸附AFs;此外,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及生物酶对AFs有生物降解作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介导AFs脱毒菌株、酶的种类和脱毒效果,以及相关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5.
为了选择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间作对旱地作物产量、品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间作系统各作物的总产量(或收益)高于其任一单作系统;间作能显著改善作物的品质;间作能够使各作物在时空与水肥利用上具有互补性;间作群体在辐射截获和利用总效率上不低于其任一作物的单作群体;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系统;间作的两种作物对养分吸收存在竞争与促进关系,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肥料损失率;间作系统能够集约利用光、温、水等自然资源。针对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间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4条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6.
针对森林健康评价指标过多、过泛、可操作性不强、含义不清的现状,在深入分析西洞庭湖区水源涵养林结构特征的基础上,从系统活力、林分结构、系统恢复力、林地环境和森林经营5个方面筛选30个指标建立林分尺度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系统科学原理,应用改进解析结构模型法系统分析了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系统的结构层次关系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经结构解析的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系统。在此基础上,应用熵修正与AHP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及因子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指标系统是一个5级递阶系统,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平均树高、林分平均胸径、年蓄积生长量等处于第1级系统的指标对水源涵养林健康影响最大,处于第5级系统指标(枯死倒立木株数)对水源涵养林健康影响最小。经过系统结构解析使建立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系统结构层次关系明晰,结构关系良好,根据递阶系统层次关系得到较合理的指标权重,可信度提高,且更符合实际情况,可望为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和健康经营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7.
探明极端降雨条件下流域水文和泥沙连通性的相互关系,对新形势下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流域水沙调控与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在泥沙连通性指数(index of connectivity,IC)的基础上,采用地形位置指数和植被覆盖因子改进的结构连通性指数(structural sediment connectivity,SCst),累计地表径流深因子改进的功能连通性指数(functional hydrological connectivity,HCfn),研究了极端降雨和植被恢复对流域水沙连通性的影响及输沙潜力的表征能力。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流域归一化植被指数均值由2000年的0.29剧增到2020年的0.70,显著影响SCst,其均值由2000年的-6.49下降到2020年的-10.03,Pearson相关系数-0.93;降雨径流显著影响HCfn,年月尺度上HCfn均值与降雨径流深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70。HCfn可动态反映流域径流输沙情况,平水年流域实...  相似文献   
158.
“梨者利木也。”古往今来,梨造福于人类的功利、效益之大,堪称’“百果之宗”,富民之果。中国梨品种之丰富,栽培历史之悠久、分布之广泛,产量、面积居世界之首位。而巴梨以其果肉柔软多汁,细腻,香甜可口,倍受人们欢迎,目前在迁安市发展很快。梨树以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无论山地、丘陵、沙滩及荒芜的盐碱地,不能栽培苹果、桃、李的地区,梨都能生长结果。但是其产品品质、产量受土壤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59.
什么叫鞠躬尽瘁,什么叫一心为民,什么叫千古流芳……屈寿文同志用他58岁的生命做了最好的诠释。2008年农历正月初八,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时,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屈寿文同志却离我们远去了。  相似文献   
160.
近年来,党中央实施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10多项惠农政策,同时,提出了建设农业技术基层推广站。迁安市按照区域划分,建设了八个综合推广站,全市统一模式,都是独立三层办公楼,按照地域的大小,负责2~3个乡镇,形成了农、林、水、畜等农口部门在一起办公的格局。由就近乡镇主抓农业的副职权衡站内工作,首创农林水畜各部门工作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