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7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20篇 |
3篇 | |
综合类 | 68篇 |
农作物 | 35篇 |
畜牧兽医 | 15篇 |
园艺 | 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豆抗旱抗病毒病新品种"晋豆23"号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晋豆23号”大豆新品种,母本为“晋大28号”,父本为“诱变30号”。产量水平每667m^2160kg左右,平均比对照品种“晋豆11号”增产15.57-17.7%。适宜黄土高原地区春播种植,生育期128-133天,株高100cm左右,分枝4-5个;圆叶,棕色茸毛,白花,无限结荚习性;圆粒,黄种皮,黑脐,百粒重21-23.5g。经鉴定抗旱系数为0.6502,达到一级抗旱性(0.6500)的标准;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通过隔离网人工接种鉴定,对病毒病株系S2表现高抗,同时认定至少兼抗其它三个大豆花叶病毒株系。 相似文献
52.
5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作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旱作大豆研究进展刘学义(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旱作大豆集中区域,气候干旱,土壤瘠薄。大豆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是抗旱高产品种贫乏,大豆单产一直低而不稳,成为我国大豆低产区。以选育抗旱高产大豆新品种为突破口的研究...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刘学义 《新农村(黑龙江)》2014,(12):216-216
近年来,由于蛋鸡的养殖规模日益扩大,鸡的疾病种类也有所增加,且较为复杂,进而导致相关的疫苗及药品的费用越来越高。为提高蛋鸡的经济效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8.
急性斑蝥中毒 1971年5月,灵武县史豪六队杨义的一匹6岁骝毛种马,因性欲减退,曾灌服补肾壮阳药一剂,方中加用斑蝥三钱,药后不久,患马起卧不安,尿血。在当地未治愈,就诊于我院兽医院。 (一)检查患马体格较小,营养中等,频频起卧,卧地后左右滚转,前肢抱胸,头颈屈曲,痛苦异常,站立时狂暴不安,向前冲撞,不易控制,全身颤栗,以肘、股部最甚,饮食欲废绝,体温39.6℃,心率113次/分,呼吸迫促,口内流涎,口腔 相似文献
59.
<正>据《本草纲目》载"黄精补胃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滑。"《神农本草经》也说,黄精有"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和"补五劳七伤、耐寒暑、润心肺、久服延年不饥"等功效。现代药理实验研究发现,黄精具有降血压、抑制高血压以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药理作用。苗族民间流传有"富者吃人参,穷者吃黄精(养生)"的说法。蜂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滋补食品,含有与人 相似文献
60.
对22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2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SSR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结构特点,为拓宽我国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基础及亲本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24个SSR位点共发现231个等位变异,其中15.8%(36个等位变异)为创新种质所特有,特别是在与大豆胞囊线虫紧密连锁的Satt309位点上验证了一个我国独有的等位变异。结合UPGMA和Model-based聚类结果,将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分为4组,第Ⅰ组由13份来自东北和山西的创新种质组成;第Ⅱ组由8份来自东北的育成品种组成;第Ⅲ组由8份来自黄淮海和南方的大豆种质组成,其中创新种质和育成品种各为4份;第Ⅳ组由4份育成品种组成,分别来自吉林、黑龙江、河南和山西。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国外种质和野生大豆创造的创新种质丰富了东北地区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应加强利用国外种质、我国栽培大豆地方品种和野生大豆等优异资源,在创造优异大豆新种质的同时,拓宽我国大豆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