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3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3篇
园艺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41.
产量表现:1999—2000年河北省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产170.1千克;2000年同组生产经验,平均亩产163.1千克。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人工授粉条件下 6个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纯合度高的陆地棉亲本的异交亲合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差异。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间的异交亲和力差异很大 ,杂交成铃率在41 4%~ 83 8%之间 ,平均杂交种产量 1 2 2 5 5~ 2 2 5 7 5kg/hm2 ;杂交铃与其母本自交铃相比 ,铃重降低幅度 1 61 %~ 2 0 75 % ;衣分降低 7 1 4%~ 1 0 62 % ;籽指提高 2 86%~8 33%。指出棉花杂交种筛选应在确保杂种优势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亲本的异交亲和力及杂交铃主要性状选择 ,最大限度提高杂交制种产量和质量 ,降低制种成本。  相似文献   
43.
陆、海、瑟棉花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混选法构建“目标性状育种基因库”来对陆地棉与海岛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改良,通过多年连续定向选择,目前获得类型丰富的远杂改良材料493份,其中获得高衣分材料18份,抗黄萎病材料4份,优质中长绒材料4份。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稳定品系有望参加品比试验或作为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44.
冀优杂69是利用海岛棉、陆地棉种间杂交转基因后代与常规棉杂交育成,其突出表现抗棉铃虫、高产、抗病、优质。2003-2004年在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较对照品种新棉33B、DP99B分别增产25.4%和33.9%,适宜冀中南棉区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区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45.
46.
自然昆虫传粉转Bt基因棉花核质不育系的主要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昆虫自然传粉条件下转Bt基因棉、常规棉核质不育系及其相应同核异质保持系的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 :不育系的单株成铃、衣分、霜前籽棉和皮棉产量极显著低于保持系 ,子指显著高于保持系 ;转Bt基因不育系的单铃重显著低于保持系 ,霜前种子产量差异不明显 ;转Bt基因不育系霜前种子产量极显著高于常规不育系 ;转Bt基因不育系昆虫自然授粉率比常规不育系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7.
系统研究了棉花高强纤维、长纤维和长强纤维配套材料的年度间及果枝部位间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1)棉株中下部纤维品质比较稳定,上部果枝纤维品质变异较大;(2)长纤维材料较其它两类材料具有较好的纤维品质稳定性;(3)与2001年相比,2002年度优质棉纤维品质明显下降,2003年纤维长度好于2002但低于2001年,比强度继续下降,马克隆值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8.
从1995年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开始受理转基因抗虫棉参试以来,共审定冀中南春播转基因抗虫棉品种35个,杂交种20个,本研究对审定品种的主要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多集中在2006~2008年,常规品种霜前皮棉产量呈上升态势,杂交种产量呈先上升后稳定趋势,2002~2003参试年份之前衣分逐年得到明显提高,以杂交种最为明显,从37.6%上升到41.9%,之后逐步稳定在40%左右,常规种衣分也有明显提高,单铃重则延续了上升态势,变化幅度为4.9~6.5 g,单株成铃变化较小.对比常规品种和杂交种表明,杂交种可以迅速改良产量,但到一定程度后,两者表现逐渐趋同.  相似文献   
49.
2008年河北省审定棉花品种的性状差异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33次品种审定公告审定品种的主要性状为依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2008年河北省审定的15个棉花品种的农艺性状差异,并提出了种植建议。结果表明:多数品种适于在中熟和中早熟2个区域推广应用,纤维品质属Ⅲ型;冀3927、合丰202、创优棉9号和冀创18F,适于在高水肥地种植;创优棉9号和冀创18F。早熟性好;冀棉3536、冀3927、冀创18F1、合丰202、创优棉9号和冀H156抗病性好,适于在黄萎病较重的重茬重病地种植,而快育2号、田丰1658和新科8号抗病性稍差,适于在常与禾本科作物倒茬的轻病地种植。  相似文献   
50.
利用"陆地棉×中棉×瑟伯氏棉"HAT三元远缘杂种后代深厚遗传背景,通过低代混选法,提高棉花远缘杂交后代的遗传改良效果;采用优系内姊妹交,充分利用数量性状基因的加性效应,促进产量、抗性、品质等数量性状微效多基因聚合;现代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高效育种技术相结合,缩短育种进程;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冀1316。该品种遗传基础丰富,具有陆地棉、中棉和野生瑟伯氏棉血统,集高产、稳产、优质、广适、多抗、适于简化管理等优良性状于一体。冀中南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冀1316的23个试验点全部增产,且增幅达到极显著水平,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DP99B增产20.5%和23.8%,均居同期参试品种第1名;高抗棉铃虫,抗盲蝽象;抗旱,耐盐碱;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马克隆值5.0,断裂比强度30.4 c N/tex,为纤维优质Ⅱ型品种;尤其是在稳产性、抗逆、抗盲蝽象、适于机械化轻简化管理方面优势明显,能够满足河北省及其周边棉区生产需求和目前棉花生产对棉花品种机械化轻简化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