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2018年6月30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发布最新《植物病虫情报》,确认了近期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都已发现草地螟为害农田现象,累计发生面积超过1500万亩。6月上中旬,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在内蒙古东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苹果贮运中的损伤机理,以"嘎啦"苹果为试材,将其做模拟损伤处理后,装入PE保鲜袋中于20℃下贮藏,研究静压损伤对苹果呼吸强度、贮藏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静压损伤导致苹果果实呼吸强度上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褐变度及MDA含量明显增加,同时导致果实香气中酯类、醇类、醛类、酸类和烯类物质种类增加,并且贮藏前期(0~5 d)酯类、醇类、醛类和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高于未损伤果实,后期(7 d以后)低于对照。由此可见,静压损伤会使果实品质迅速下降,同时降低贮藏后期果实的风味。研究结果为静压损伤对苹果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葡萄冷藏中电学参数与质地特性变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讨采后葡萄电学参数与质地特性的变化规律,以红地球葡萄为材料,利用HIOKI 3532-50型LCR测量仪和自制平行板铜电极,在0.1~3?980 kHz频率范围内选取24个频率点,对采后冷藏果实进行了电学参数的动态测定,并研究了其与果实质地参数硬度、咀嚼性、黏着性和弹性之间的相关性,筛选出了电学参数较佳测试频率,建立了电抗X与质地参数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葡萄果实复阻抗Z、电感Lp、电抗X和电阻Rp随测试频率升高呈指数形式下降;在同一频率下,果实Z、Lp、X和Rp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随着果实的衰老,质地参数硬度和咀嚼性逐渐下降,黏着性绝对值和弹性呈上升趋势。在较佳测试频率0.1 kHz下,电学参数与质地参数呈现较高相关性,其中电抗X与硬度、弹性、黏着性呈现显著相关性(P<0.05),同时与咀嚼性达到较高相关性,并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方程,为实现葡萄无损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田庄乡位于安化中南部,毗邻新化,辖55个村3.2万人,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7.6%,林木蓄积量44.45万立米。因冰雪灾害导致该乡大面积森林受损,林内可燃物载量成倍增加。为此,乡党委、乡政府把森林防火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强化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6.
<正>常德市鼎城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绿色发展为支撑,坚持以农业标准化为基础,以产品检验检测为手段,以市场监管为保证,不断健全组织机构和检测体系,提升农产品全程安全监管能力,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1.认真落实"三个责任"按照属地管理,政府负总责,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要求,成立由  相似文献   
17.
养猪场寄生虫病常发,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主要通过对养猪场寄生虫病发病特点,防控方法进行思考,掌握养猪场寄生虫病防控技术,帮助养猪场养殖增效.  相似文献   
18.
在对广东省主产蔗区甘蔗收获机械化展开调研期间,深入了解了广东省甘蔗生产以及收获现状,对甘蔗收获机械化进程缓慢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指出了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推动广东省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种植方式和越冬保护措施对芦竹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芦竹(Arundo donax Linn.)为禾本科芦竹属多年生高大禾草,是极具应用潜力的生物质能源作物[1,2]和理想的造纸原料[3].芦竹适应范围广,抗涝能力强,还抗瘠薄、耐盐碱和耐干旱[4];对重金属污染水体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因此,可用作改良盐碱地和紫色页岩,防止水土流失[5,6].另外,芦竹株形优美,淡紫色的圆锥花序,碧绿的条形叶片,丰富了北方水体和庭院的景观.芦竹在北方虽有引种历史[7],但由于越冬表现不良,很少产生有活力的种子[8],因而在北方干旱地区少有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抗病亲本材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了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中植棉8号、新植5号等4份高抗/耐枯萎病、抗/耐黄萎病棉花材料,在抗病性、生态适应性、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等方面与当地主推品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江流域棉区这些材料高抗枯、黄萎病,生育进程没有显著差异,产量稍低于对照,纤维品质优于对照;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产量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抗病亲本材料加以利用,通过调整其栽培模式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