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0篇
  16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施氮量对甜菜的产质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用氮肥可显著促进甜菜叶丛生长,施氮量与产量和产糖量之间均呈二次曲线相关,与块根含糖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过量施用氮肥不利于甜菜干物质的合理分配,造成产量降低,产糖量减少。甜菜植株含氮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地上部钾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少,而地下部钾含量随氮量增加显著增加。本试验中甜菜的合理施氮量为120kg/hm^2。  相似文献   
22.
不同滴灌施肥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等养分和等成本施肥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滴灌施肥模式对棉花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设4种滴灌施肥模式,分别为常规基施(CK)、常规追施(DCK)、普通滴灌专用肥(F1)和高磷钾滴灌专用肥(F2)。结果表明,在等养分施用条件下,高磷钾滴灌专用肥和普通滴灌专用肥处理的棉花干物质重、养分吸收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基施处理,但普通滴灌专用肥和常规追施处理差异不大;常规基施处理的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最低,普通滴灌专用肥和常规追施处理的氮肥和磷肥利用率差异不显著,高磷钾滴灌专用肥可显著提高磷肥利用率。在等成本施用条件下,常规追施处理的棉花干物质重、养分吸收量和产量最高,而高磷钾滴灌专用肥、普通滴灌专用肥和常规基施处理无显著差异。因此,滴灌专用肥尤其是高磷钾滴灌专用肥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如何降低肥料成本是滴灌专用肥技术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3.
通过多年实践,提出了运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甜菜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供新疆及干旱地区的甜菜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裸地和覆膜处理与不同播期组合对旱稻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置裸地和覆膜2个处理,每处理3个播期,即4月15日(早播)、5月1日(适播)、5月15日(晚播),旱稻品种选用旱香1号、旱香2号,分析旱稻的干物质重、养分吸收及产量.[结果]覆膜处理旱稻干物质重、养分吸收及产量均显著高于裸...  相似文献   
25.
  【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使用多酚–叶绿素仪对棉花进行快速无损氮素营养诊断适宜的指标。  【方法】  田间试验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设3个施氮处理,分别为施纯N 0、180和240 kg/hm2,分别用N0、N180和N240表示。所有氮肥分5次随滴灌施入,每次施肥后3天,利用多酚–叶绿素仪 (Dualex-4) 和SPAD叶绿素仪分别测定20株棉花叶片的氮平衡指数 (NBI)、Chl值和SPAD值,同步采样测定棉花叶片全氮含量,及0—20 cm、0—40 cm和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  【结果】  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花叶片全氮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与棉花叶片全氮含量关系最密切。增加氮肥施用量,棉花叶片氮素营养诊断指标NBI、Chl值和SPAD值均显著增加。棉花叶片NBI、Chl和SPAD与叶片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 (r) 均达到0.8以上。相关性模型校验结果表明,棉花叶片全氮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 (RE) 分别为–4.0% (NBI)、–3.1% (Chl) 和–5.7% (SAPD)。其中,氮平衡指数 (NBI) 模型对棉花叶片全氮含量的预测精度最高,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43,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MAPE) 为6.91%;标准均方根误差 (nRMSE) 为8.21%。棉花叶片NBI、Chl和SPAD与土壤硝态氮的模型决定系数表现为NBI > Chl > SPAD。模型校验分析表明,NBI模型与0—40 cm土层硝态氮实测含量的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9116,预测值与实测值的MAPE和nRMSE分别为14.11%和17.88%。  【结论】  应用多酚–叶绿素仪监测棉花氮素营养,氮平衡指数 (NBI) 与棉花叶片氮含量和0—4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的相关性最高,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误差仅为6.91%和14.11%,可以满足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氮素营养的快速诊断需求。  相似文献   
26.
生物碳对灰漠土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土壤有机碳是影响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高低的决定性因子。以棉花秸秆为原料,在高温厌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碳,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了生物碳对新疆灰漠土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试验设置3种生物碳:棉花秸秆分别在450℃、600℃和750℃下热解制备(以BC450、BC600和BC750表示);每种生物碳的施用量分别为5 g·kg-1、10 g·kg-1和20 g·kg-1(占土壤重量的比例);同时,以空白土壤为对照(CK)。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碳可促进小麦生长,两茬小麦的地上部干物质重均显著高于对照。施用生物碳可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且生物碳热解温度越高,施用量越大,提高作用越明显。各生物碳处理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生物碳低、中施用量处理(5 g·kg-1、10 g·kg-1)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高施用量处理(20 g·kg-1)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除BC750低施用量处理(5 g·kg1)外,其余各生物碳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对照。生物碳不同热解温度对土壤易氧化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表现为BC450>BC600>BC750;但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生物碳不同施用量对土壤易氧化碳的影响表现为10 g·kg-1≈20 g·kg-1>5 g·kg-1,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为5 g·kg1≈10 g·kg-1>20 g·kg-1。生物碳对土壤微生物商的影响总体表现为:生物碳的热解温度越高,施用量越大,土壤微生物商越低。因此,合理的施用棉花秸秆生物碳可显著增加灰漠土有机碳储量,改变土壤有机碳组分,提高土壤生产力。  相似文献   
27.
缓释尿素对滴灌玉米农田土壤无机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基施比例的缓释尿素与滴灌玉米土壤氮素供应、氮素吸收利用以及农田氮素平衡的相互关系,明确缓释尿素在滴灌玉米上作基肥施用并探讨其施用的适宜基施比例。结果表明,基施缓释尿素对比普通尿素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缓释尿素处理土壤无机氮积累量表现为富集现象,不施氮处理则表现为负积累效应;土壤氮素含量随基施比例的增加而降低。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随缓释尿素基施比例的增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和氮素盈余量随基施比例的增大均先降后增。以缓释尿素50%作基肥的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较高,土壤氮素表观损失量较低。  相似文献   
28.
NaCl胁迫对苜蓿和羊草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干旱土壤中NaCl胁迫对苜蓿和羊草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土壤中,羊草和苜蓿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相对生长率(RGR)和蒸散量随盐度增加显著降低.羊草生长的临界土壤溶液NaCl浓度为253mmol/L,临界土壤含盐量为0.60%;苜蓿生长的临界土壤溶液NaCl浓度为115mmol/L,临界土壤含盐量为0.33%.羊草的蒸散水分利用率(WUEET)、钾钠吸收选择性和运输选择性在NaCl 25~225mmol/L(总盐0.17%~0.53%)时,随盐度增加而提高;而在高盐条件下(NaCl 275~325mmol/L,0 63%~0.73%),则随盐度的增加明显降低.当盐度超过125mmol/L(总盐>0.34%)后,苜蓿的蒸散水分利用率(WUEET)随盐度水平的增加显著降低.苜蓿植株的钾钠吸收选择性和运输选择性在不同盐度处理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29.
腐殖酸尿素对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腐殖酸尿素对滴灌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尿素等施肥量条件下,腐殖酸尿素Ⅰ型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腐殖酸尿素Ⅱ型和普通尿素处理,但腐殖酸尿素Ⅱ型处理与普通尿素无差异。腐殖酸尿素减量条件下,2种类型腐殖酸尿素处理之间土壤硝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与普通尿素等施肥量条件下,施用腐殖酸尿素可以显著增加棉花植株总干物质质量,促进棉花植株对氮、磷和钾的吸收,腐殖酸尿素Ⅰ型处理较普通尿素处理棉花籽棉产量提高了17%,而腐殖酸尿素Ⅱ型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无差异。减量施用腐殖酸尿素较普通尿素处理棉花产量有所下降,但却可以显著提高棉花氮肥利用率。不同类型腐殖酸尿素效果存在差异,总体上腐殖酸尿素Ⅰ型优于腐殖酸尿素Ⅱ型。  相似文献   
30.
通过溶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0、0.1、1.0、5.0和10.0 g/L)氧乐果处理后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保护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氧乐果胁迫下,高浓度的氧乐果(5.0和10.0 g/L)处理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其差异尤为显著;小麦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随着氧乐果浓度和处理天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在0.1 g/L氧乐果处理的第1d时略有上升,然后下降。小麦响应氧乐果胁迫并上调SOD、POD、CAT等保护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叶片光合作用,籍此维持小麦免受低浓度氧乐果的胁迫以维持小麦的正常生长;但高浓度氧乐果处理对小麦根系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致使5.0 g/L氧乐果胁迫的小麦根系SOD、POD、CAT活性显著下降。APX和GR可能在低浓度氧乐果处理初期起主要保护作用,而在高浓度氧乐果胁迫下则受到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