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DNA分子标记在植物真菌病害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我国主要发生在黄淮海流域的冬小麦产区,造成巨大的产量损失。国内外均有报道小麦品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但关于抗性筛选的研究较少。作者于1993~1995年通过室内接菌试验、田间接菌试验和自然病地调查,对102个常见的小麦品种(系)和育种材料进行了鉴定,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2.
以PHA刺激的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抽提的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B7-H1基因。按常规方法克隆进pEF6V5His A载体,重组质粒经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转染CHO细胞,48h后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72h后用Blasticidin进行筛选,挑选出能稳定表达B7-H1的细胞株。结果表明:成功地克隆小鼠B7-H1基因并构建了用于表达B7-H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基因在CHO细胞中得到表达。经Western-blot检测表明筛选出的转基因细胞稳定表达了B7-H1基因。  相似文献   
73.
小麦穗部性状与产量密切相关,挖掘穗部性状基因及其关联分子标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周8425B?小偃81衍生的RIL群体(F8)为材料,利用90k芯片标记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对3个环境下的穗长、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19条染色体上的71个QTL,变异解释率(PVE)范围为2.10%~45.25%,其中37个位点为主效QTL(PVE10%)。QSl.nafu-6A.2(穗长)、QSl.nafu-7A(穗长)、QSsn.nafu-2A.1(不育小穗数)、QSsn.nafu-2D(不育小穗数)和QGns.nafu-2B(穗粒数)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且LOD10,PVE20%。位于同一个基因簇中的QSl.nafu-6A.2(穗长)、QGns.nafu-6A(穗粒数)和QTgw.nafu-6A(千粒重)在多个环境中被检测到,且与已报道的相关位点位置相同或相近,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为了提高马铃薯对细菌性病害的抗性,以来源于膜翅目昆虫的新多肽抗生素Apidaecin为目的基因,以多肽抗生素Shiva-Ⅰ为对照,对多肽抗生素在马铃薯抗青枯病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用含有Apidaecin Shiva-Ⅰ双价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PRSIHbI对马铃薯栽培品种米拉、中-5-1、Favorata和尼勒克进行了遗传转化试验,共获得卡那抗性再生植株31个,获得了最佳的植株再生分化体系和遗传转化条件。PCR检测及RT-PCR分析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上并在转基因马铃薯中进行了转录。  相似文献   
75.
为探明干旱区栽培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叶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J)对施氮的响应,进一步完善施氮对光合特性的影响机理,本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氮(尿素,N,46%)量处理(0、0.05、0.10、0.15和0.20kg·株-1),测定各处理下黑果枸杞在不同光照强度(PAR)和CO2浓度下叶片...  相似文献   
76.
螺杆菌与人和动物多种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各类螺杆菌感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建立一种螺杆菌属通用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螺杆菌属16S rRNA基因序列保守区域设计一组特异性引物,进行条件优化、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5℃反应60 min的条件下建立的螺杆菌属LAMP扩增反应最佳,并呈良好特异性,未检测到其他常见细菌。灵敏度达3 pg·μL~(-1),与PCR结果无差异,但操作上更易于完成。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螺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77.
代谢组学研究的是生物体系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刺激产生的内源性代谢变化。近年来,随着代谢组学在病原真菌致病机理、真菌与植物互作以及新型生物活性物质开发研究领域的应用,真菌代谢组学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同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由于丝状真菌类型和研究目的的差异,其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本文主要综述近年来国内外丝状真菌代谢组学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从丝状真菌样品制备、代谢物鉴定、数据分析、生物标志物发掘、代谢通路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进一步推进代谢组学在真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灭鼠有方     
印尼西爪哇省南安由县的威拉加南村近年来鼠患猖撅,1984年该村1/3的稻谷、80%的大豆被老鼠糟踏掉。为了消灭鼠害,该村村长1985年7月制定了村规民约:在收获季节,每一户主和将要结婚的新郎,必须交10条老鼠尾巴,拥有打谷机的户主交100条,要离  相似文献   
79.
细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设计精巧的蛋白传输系统,运送与寄主互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与致病有关的毒性因子和效应子。目前已发现在细菌基因组中至少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分泌系统。本文着重介绍新近发现的Ⅵ型分泌系统及其与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0.
土壤N2O吸收和消耗机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N2O排放对全球的气候变化和氮素循环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是N2O最重要的排放源,近年发现土壤在排放N2O的同时存在明显的负排放现象即N2O吸收和消耗现象。通过回顾N2O负排放现象的提出,分析土壤N2O负排放的物理途径、化学途径和生物学途径,认为生物途径是N2O负排放的主导途径,重点讨论了硝化反硝化微生物反应机理和影响反应过程的环境条件,论述了调控生物活性的土壤氧气/水分含量、土壤碳/氮含量、土壤pH值等因子。但由于消耗N2O的生物群落的产生较为复杂,提出了土壤N2O负排放的重点研究方向和方法,为控制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和揭示碳氮循环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