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1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2篇 |
农学 | 99篇 |
基础科学 | 97篇 |
95篇 | |
综合类 | 564篇 |
农作物 | 71篇 |
水产渔业 | 88篇 |
畜牧兽医 | 251篇 |
园艺 | 115篇 |
植物保护 | 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1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54篇 |
2011年 | 68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43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5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豫北地区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离鉴定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并对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菌株进行毒力验证和药敏试验。采集4个养殖场病鱼标本及水样,每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利用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嗜水气单胞菌的分布状况。结果显示,筛选出52株为嗜水气单胞菌,其中32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20株为非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且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分布在7—9月份,毒力验证试验表明,32株致病性菌株的毒力大小差异明显,筛选出强毒株XDMG(4),为后期试验的疫苗株做准备;药敏试验表明,不同菌株对同一种药物的药敏结果不同,但大部分药物的药敏结果基本一致,70%以上的致病性菌株对头孢哌酮、氟本尼考、菌必治、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表现为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药物表现为高度耐药性,耐药率达100%,对氨基糖苷类(不包括阿米卡星)、磺胺类、四环素等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具有多重耐药性。本试验旨在丰富本地区的鱼类细菌性败血病的病原资料,并为该菌引起的人类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2.
83.
沙棘籽油的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沙棘籽油灌胃对小、大白鼠的LD_(50)分别>60ml/kg、20ml/kg;小白鼠皮下注射的LD_(50)>20ml/kg。沙棘籽油按2ml/kg、5ml/kg及10ml/kg分组给大白鼠每天灌胃.连续3个月。除大剂量(10ml/kg)组有部分大鼠粪便变软,后期大鼠毛发稍变黄、食欲稍降低外,给油组鼠的行为活动、体重、血液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其分类)及肝功(SGPT)、肾功(血清尿素氮含量)等,与对照组比较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学检查,给油组鼠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子宫卵巢等器官的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组织形态检查,均未发现明显损害性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皆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4.
胡萝卜叶片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胡萝卜叶片为材料,通过高盐差速离心和蔗糖沉淀差速离心两种方法提取线粒体DNA。通过改变分离和沉淀线粒体离心力大小、使用DNaseⅠ处理得到了无核DNA污染的线粒体。用SDS和蛋白酶K 裂解线粒体,经酚/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并用RNase A 消化从而得到单纯线粒体DNA。本实验还特别设计了叶绿体特异性引物检测线粒体DNA纯度。结果表明:利用优化后的蔗糖沉淀差速离心法提取胡萝卜线粒体DNA,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所得线粒体DNA纯度高、产量高,每克叶片能够得到34.46 μg 线粒体DNA。 相似文献
85.
86.
苦参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规范中药材种子市场,保证种子的质量,制定苦参种子检验规程。参照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和要求,对苦参种子的扦样、净度分析、真实性鉴定、千粒重测定、水分测定、发芽试验和生活力测定7项指标的检验方法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苦参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即最少扦样量为120 g;真实性检验采用形态观察和种子大小测量;百粒法测定千粒重;高温烘干法(131±2)℃烘干时间1.5 h测定水分;0.5%四唑溶液中35℃避光染色3 h测定生活力;种子置纸床上20℃培养,5~15天进行发芽试验。 相似文献
87.
4种杀虫剂对枸杞红瘿蚊幼虫的药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对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化学防治效果,选用5%的啶虫脒(EC)、20%的噻虫嗪(WG)、10%的吡虫啉(WP)和1.8%阿维菌素(EC)这4种具有内吸性或渗透性的杀虫剂进行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的啶虫脒2 000倍液、20%的噻虫嗪4 000倍液和10%的吡虫啉2 000倍液对枸杞果内红瘿蚊幼虫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施药后第4天,室内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99.08%、98.43%和99.64%,田间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98.71%、98.58%和98.45%;而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差,施药后第4天,室内和田间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42.27%和38.02%,其与啶虫脒、噻虫嗪和吡虫啉防治效果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现一致,该结果能够为生产上枸杞红瘿蚊幼虫的化学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8.
89.
90.
本文从吉林农业大学图书馆具有研究级水平的10个学科文献中选出有代表性文献54篇,对其引文数量、文献类型、文种和年代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其结果进行了馆藏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