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农学 | 11篇 |
基础科学 | 5篇 |
3篇 | |
综合类 | 31篇 |
农作物 | 31篇 |
畜牧兽医 | 35篇 |
园艺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水稻根系泌氧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根系泌氧特性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综述了水稻根系泌氧原理、水稻根系泌氧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影响水稻根系泌氧能力的因素。介绍了水稻根系通气组织与水稻根系泌氧能力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稻根系泌氧研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有机肥化肥配施的双季晚稻群体冠层光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施肥模式为基础,分析了晚稻群体冠层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和归一化光谱特征,并对叶片氮含量、氮积累量、产量、叶面积指数和叶干物质积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构建了以高光谱特征参数为自变量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结果表明,叶片氮素含量与665 nm处冠层光谱反射率呈极显著相关性(p0.001),与554 nm和672 nm处的一阶微分光谱也呈极显著相关性(p0.001);以λr构建的指数函数y=684.91e0.028x,决定系数(R2)为0.90、(SDr-SDb)/(SDr+SDb)构建的指数函数y=0.66e0.11x,决定系数(R2)为0.88,均能很好地诊断在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模式下的水稻氮素营养。 相似文献
84.
为探明稻虾共作模式对土壤耕作层养分的影响,选择湖南省南县稻虾共作模式实施1年、2年、3年及以上的稻田,以一季中稻单作为对照,分析其纵向变化趋势和横向变化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中稻单作,稻虾共作模式1年、2年、3年及以上的土壤pH提高了8.95%~11.42%;全氮、全磷分别提高了18.33%~35.05%、3.13%~25.71%;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提高了3.32%~22.22%、29.94%~34.12%、8.74%~15.02%;稻虾共作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先降后升趋势,较中稻单作模式第1年降低12.28%,第2年、3年及以上分别提高了29.39%、38.87%.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土壤耕作层养分含量,促进了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固定和转化吸收,改善了中稻单作模式养分流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85.
稻田生态种养对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由过去单一模式向多样化、综合性模式演变,目前已形成了稻鸭、稻鱼、稻虾、稻蟹以及稻鱼鸭、稻鱼鸡、稻虾蟹等模式.综述了稻田生态种养模式演变过程,分析稻田系统生物的组成成分,总结了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对农田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6.
目的开展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32KD抗原基因研究,探讨其作为诊断抗原的潜力。方法应用PCR方法克隆Sj32KD抗原基因,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进行表达,利用H is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融合蛋白,并应用重组的Sj32KD抗原检测羊日本血吸虫病。结果克隆了ORF为1 272bP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32KD抗原基因,成功构建表达质粒Sj32-pET28 a,并在BL21(DE3)菌株中获得了分子量为47KD的特异性表达产物。应用Sj32KD重组抗原应用于检测羊日本血吸虫病,结果阴性血清的特异性为85.71%,阳性血清的敏感性为95.45%。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日本血吸虫Sj32KD抗原,原核表达融合蛋白有一定的诊断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7.
水氮组合模式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双季稻栽培提供最优水肥组合模式,通过大田小区试验设置了淹水灌溉和间歇灌溉2种灌溉方式,结合4种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生长及其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大于淹水灌溉;不同水肥组合下水稻干物质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表现从大到小为籽粒、茎、叶和根;水稻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茎基伤流量以施中氮最高,相同施氮条件下间歇灌溉高于淹水灌溉;早稻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略高于淹水灌溉,水分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晚稻不同处理的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同施氮水平下间歇灌溉高于淹水灌溉,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早稻产量以淹水灌溉施高氮最高,比间歇灌溉不施氮高出46.0%,差异显著,但比其他施氮处理增幅仅为0.3%~7.1%,差异不显著;晚稻产量处理间差异显著,间歇灌溉高于淹水灌溉,以间歇灌溉施中氮最高,比间歇灌溉不施氮高出49.3%,比其他施氮处理增幅为1.7%~8.6%,差异显著。因此,早稻在雨水充足的前提下淹水灌溉施高氮可获得高产,晚稻以间歇灌溉施中氮为宜。 相似文献
88.
水稻CH4和N2O的排放及其与植株特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不同水稻品种间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差异,采用圆柱体静止箱取样、气相色谱分析,测定了不同早、晚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期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通量,考察其与水稻植株特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早稻甲烷、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分别在抽穗期、孕穗期出现峰值;晚稻甲烷、氧化亚氮排放通最分别在拔节期、乳熟期出现峰值.不同水稻品种间甲烷和氧化亚... 相似文献
89.
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湘南双季稻区节水灌溉栽培模式提供依据,设置了不同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在水稻生长、干物质积累、生理特性以及产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4种灌溉方式下水稻生长与产量表现以浅水灌溉最优,受旱灌溉最差,与受旱灌溉比,浅水灌溉株高、分蘖数、光合速率均有提高,结实率提高了41.5%,千粒重增加了1.6 g,产量增加了15.8 g/盆;浅水灌溉下水稻产量、灌溉用水利用率分别比深水灌溉高出7.6 g/盆和0.69 kg/m3。间歇灌溉产量与深水灌溉差异很小,但间歇灌溉水分利用率高出深水灌溉0.44 kg/m3。因此,在湘南双季稻区,针对季节性干旱的特点,采用浅水灌溉方式有利于晚稻高产稳产,间歇灌溉有利于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克隆和表达日本血吸虫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SjPRMT1)编码基因cDNA,分析其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的表达情况,评估该重组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导的抗血吸虫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从实验室构建的7d童虫消减cDNA文库中,获得一个EST序列,经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命名为SjPRMT1,以SjcDNA为模板,获得其全长cDNA。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童虫和成虫的表达情况。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蛋白的抗原性与免疫原性,利用重组抗原免疫小鼠评估其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获得了SjPRMT1编码基因的全长cDNA,开放阅读框为660bp,编码219个氨基酸。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18d童虫高表达,13和23d次之。获得了SjPRMT1重组蛋白,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在小鼠免疫试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免疫组小鼠获得35.07%的减虫率和48.66%的肝脏减卵率。【结论】获得了日本血吸虫童虫期高表达的SjPRMT1基因的全长cDNA,成功构建了pET28a(+)-SjPRMT1重组质粒,该重组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了部分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