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篇 |
农学 | 5篇 |
基础科学 | 6篇 |
7篇 | |
综合类 | 64篇 |
农作物 | 40篇 |
水产渔业 | 4篇 |
畜牧兽医 | 32篇 |
园艺 | 5篇 |
植物保护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5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71.
乙草胺在水稻环境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了乙草胺在水稻植株、稻田水样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水稻和水样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土壤用甲醇提取,经液液分配净化, GC-EC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当乙草胺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添加量在0.05~1.0 mg/kg 水平时,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7.2% ~96.8%、94.0% ~99.3%和83.6% ~93.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80% ~7.66%、3.46% ~7.54%和2.70% ~6.41%。乙草胺的最小检出量(LOD)为1.29×10-11 g,在稻米中的最低检测浓度(LOQ)为1.3×10-3 mg/kg。乙草胺在植株、水样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21 ~2.07 d、1.30 ~2.56 d和1.22 ~2.41 d。施药浓度为推荐剂量1次,在收获的稻米中乙草胺的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 相似文献
172.
两种施药器械对水稻中吡蚜酮残留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水稻样品中吡蚜酮的LC-MS/MS检测方法,同时2019年进行了背负式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施用吡蚜酮农药试验,对两种器械施药方式下吡蚜酮在水稻样品中的残留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吡蚜酮在稻谷和植株空白样品添加的平均回收率在72%~10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11%之间,稻谷和植株中的定量限分别为0.01和0.02mg/kg。在同一用量下,在施药后2h和14d,稻谷和植株中吡蚜酮残留量表现为:植保无人机>人工背负式喷雾器。因此在采用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病虫害时,需关注农产品中残留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3.
【目的】系统评价市场上常用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作用特性,为选择对口药剂进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9种新烟碱类药剂和10种其他类型杀虫剂对褐飞虱不同虫态的杀虫活性、速效性和持效性。【结果】1)杀虫活性:不同杀虫剂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烯啶虫胺、噻虫胺、毒死蜱、氟啶虫胺腈、呋虫胺和环氧虫啶活性最好,其次为哒嗪硫磷、乙基多杀菌素、吡蚜酮、异丙威,阿维菌素;其余药剂中噻虫嗪、甲维盐、氟啶虫酰胺对2~3龄若虫有一定活性而对4~5龄虫活性差,噻嗪酮、吡虫啉、噻虫啉、啶虫脒、氯噻啉对两种虫态的活性均较差。2)速效性:毒死蜱、哒嗪硫磷的速效性最好,异丙威、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等次之,吡蚜酮最差。3)持效性:吡蚜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持效期>15d,其中吡蚜酮最好,药后0、5和10 d连续3批接的试虫死亡率无显著差异。4)成虫: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毒死蜱、异丙威、吡蚜酮对雌雄成虫均有效,类似于若虫。5)卵:毒死蜱、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噻虫胺对卵及孵化的若虫均有效;吡蚜酮、环氧虫啶、异丙威等无明显杀卵活性,但吡蚜酮对孵化若虫有较好的杀虫活性。【结论】19种药剂中,适于褐飞虱防治的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胺、环氧虫啶、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哒嗪硫磷、异丙威共9种。其中,吡蚜酮持效性最佳且对卵之外各虫态活性较好,但速效性最差。呋虫胺、烯啶虫胺、噻虫胺和环氧虫啶等的速效性、持效性均较突出,且前三者对各虫态均有效。氟啶虫胺腈杀虫活性和速效性均好,但持效性差于新烟碱类。毒死蜱和哒嗪硫磷可单独或在防治其他害虫时兼防治褐飞虱,其中毒死蜱速效性最好,适合于大虫量时快速压低虫量。异丙威杀虫活性弱于新烟碱类,但速效性强于新烟碱类药剂,适合与吡蚜酮等混用或复配。此外,用于鳞翅目害虫防治的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甲维盐对褐飞虱有一定活性,适合防治其他害虫时兼治褐飞虱。而其余药剂如吡虫啉、噻嗪酮、噻虫嗪等7种药剂不适用于褐飞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4.
本研究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2b-RAD)技术,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黄海2号” 2015~2017年3个连续选育世代(G9~G11)的亲本群体、共649个个体进行了简化基因组测序,并对这3个亲本群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实验在3个选育世代中共获得66985个SNP位点。遗传分析的结果显示,G9~G11平均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1439、0.1587和0.167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1388、0.1515和0.1609,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241、0.1360和0.1430。G9~G11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整体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F检验显示, 3个世代总的Fst值为0.0061,G9~G11相邻世代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弱(G9~G10为0.0029, G10~G11为0.0026),表明相邻世代的遗传距离逐渐减小。3个世代间基因交流充分,基因流为62.91~94.63。本研究表明,人工定向选育工作的推进对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固定的选择压力下(4%~5%),亲本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无降低的趋势,中国明对虾选育群体遗传分化小,遗传结构趋向稳定。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制定中国明对虾选育计划提供基础遗传数据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5.
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种近似种的数量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和2009年,在我国广西、湖南、江西及浙江等4省5地,对测报灯下褐飞虱及其两个近似种(伪褐飞虱和拟褐飞虱)的数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灯下褐飞虱比例相对较高,2008年和2009年的比例分别为58.4%和50.5%;伪褐飞虱稍少,分别为41.5%和46.8%;拟褐飞虱最少,分别为0·1%和2·7%。总体上,前期伪褐飞虱为优势种,后期褐飞虱为优势种。但是,不同地区间褐飞虱及其近似种动态格局有明显差异,广西两地以褐飞虱为主,达60.4%~91.3%,但湖南临湘、浙江富阳以伪褐飞虱为主,达59.3%~80.7%。广西两地褐飞虱4月灯下即有发生,6月就开始处于优势地位,6-7月和10月(或10-11月)出现两个高峰;而江西万安、湖南临湘、浙江富阳5-6月份灯下才开始出现褐飞虱,至9月份才超过50%,仅在9-10月出现1个高峰。正确鉴别灯下褐飞虱种类对于改善稻飞虱预测预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6.
177.
178.
通过PCR方法从pCAMBIA1305载体上克隆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Ⅱ的全编码序列,并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 nptⅡ。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宿主菌,经IPTG诱导,获得了相对分子量为35 kD的表达蛋白,约占全菌总蛋白的45%。表达蛋白以可溶性和包涵体两种形式存在。用5 mmol/L 二硫苏糖醇和1%十二烷基肌氨酸钠变性溶解包涵体,经透析后复性获得了可溶性重组蛋白。将可溶的表达蛋白用Ni2+ 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纯化的NPTⅡ蛋白,电泳谱带扫描分析表明蛋白纯度达95%以上。体外活性检测显示,NPTⅡ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浓度30 μg/mL以上时可使卡拉霉素失去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9.
稻褐飞虱实验种群致害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蜜露排泄量为稻褐飞虱致害性指标对稻褐飞虱实验种群的致害性变异进行了研究。首先测定了褐飞虱3个实验种群(TN1种群、Mudgo种群和ASD7种群)[分别用水稻品种TN1、Mudgo和ASD7强迫饲养82代,其中TN1种群(T)为弱致害力种群,Mudgo种群(M)和ASD7种群(A)为强致害力种群]分别在感虫和抗虫品种上的蜜露排泄量。结果表明,寄主表现感虫还是抗虫,与褐飞虱致害力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将不同致害力的褐飞虱种群接在抗虫品种上,才可能观察到较大的致害性差异,据此比较了杂交F1代与亲本种群个体、自交F2代与杂交F1代种群个体在抗虫品种上的致害性差异,以分析褐飞虱致害性变异规律。杂交F1代(包括T♀×M♂,A♀×T♂两种处理)雌成虫的平均致害力均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其值与强致害力亲本的更为接近;杂交F1代雌成虫致害力的变异程度均显著地大于弱致害亲本,而与强致害性的亲本相比几乎无明显的差异;表明相对于弱致害性,褐飞虱的强致害性可能为一显性性状。与杂交F1代相比,T♀×M♂处理中自交F2代雌成虫的致害力无显著变化,而A♀×T♂处理中自交F2代雌成虫的致害力显著大于杂交F1代;两种处理中,自交F2代的方差或显著小于杂交F1代,或稍大于杂交F1代,表明自交F2代种群个体未增加新的遗传分离。 相似文献
180.
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温度对水稻抗褐飞虱特性的影响,于2007年和2008年应用苗期集团筛选法(SSST)在杭州地区的自然条件下测定了抗性水稻品种IR26和IR36对田间褐飞虱的抗性,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22℃、25℃、28℃、31℃和34℃)下IR26和IR36对褐飞虱的抗性、可溶性糖和草酸含量的变化。自然条件下,IR26已完全失去对杭州种群褐飞虱的抗性,而IR36仍具中等抗性。在25℃到34℃的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IR26对褐飞虱抗性减弱,但22℃条件下抗性比25℃更弱。IR36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对褐飞虱的抗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在31℃和34℃下也已完全失去对褐飞虱的抗性。在22~25℃条件下,IR26和IR36的持抗期均在25℃下最长,分别为9 d和11 d。3个品种稻株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草酸含量则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下降,在25℃时为最大值。不同温度下及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稻株内可溶性糖和草酸的含量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