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在室内采用浸卵法、浸叶法分别对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并开展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药后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率影响较小,但对卵孵化成活率影响较大,0.022 3 mg·L-1(商品药稀释126万倍)以上用量即可使卵孵化成活率为0,比对照高效氯氟氰菊酯的39.864 7 mg·L-1高1 016倍;田间防效试验发现,在商品推荐剂量下,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比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高4~5倍。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卵期、幼虫期具有极高的活性,低浓度甲维盐即对草地贪夜蛾卵及幼虫具有快速、高效、持续的防治效果,田间喷药最佳时间可以提前到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22.
利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vestalis滞育茧在不同正己烷浓度、不同温度下暴露不同时间后对该蜂滞育解除、以及滞育解除后成虫羽化率和成蜂繁殖力的影响,分别建立了茧.成虫羽化历期、羽化率、单雌产卵量对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温度3因子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正己烷可以有效促进该蜂解除滞育,显著缩短羽化历期,提高羽化整齐度;但正己烷浓度、暴露时间和温度水平的过高或过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滞育解除后成蜂的繁殖力,过高的温度处理还会显著降低成虫的羽化率。基于回归模型的优化组合分析结果,提出将滞育茧置于27-29°C下、1.5mL·L。的正己烷蒸气中暴露10~15min,对该蜂解除滞育后的生物学特性的不良影响将会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3.
24.
试论新形势下农村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进步是决定性因素,教育则是基础。因此,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并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对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客观要求,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强化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SAs(磺胺类抗生素)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抗生素之一,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抑菌药,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等特性,应用广泛.过量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系统总结SAs在水体、土壤及动植物体内的残留现状,分析其污染残留风险,从生物方法(...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讨植物内源激素对单性结实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兼性单性结实能力较强的柑橘品种‘w-默科特’为试材,对其进行授粉和不授粉处理,观测胚珠和果实发育以及生理落果过程,同步以HPLC法测定不同处理的果实各部位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32~39DAF(花后天数)是W-默科特胚珠发育的关键时期,胚珠形态出现明显的差异。25-50DAF正好与柑橘生理落果主要发生期对应,胚珠中ABA含量最高,且未授粉W-默科特显著高于授粉W-默科特,败育胚珠可能是果实中ABA的主要来源部位;同期的促生长类激素,胚珠中ZT含量与果肉比较接近,低于果皮,但GA3、IAA含量明显低于果肉,未授粉W-默科特和授粉W-默科特则高低互现,总体差异较小。均值处理后的激素比值T综合展示了两类激素间的变化关系,在25?50DAF,未授粉W-默科特整果的T值较授粉W-默科特整果更高,这可能是果肉或果皮产生了更高的生长类激素,克服了败育胚珠产生的较高ABA,减少了生理落果,保障了W-默科特单性结实。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柑橘单性结实和前期生理落果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河南省漯河地区小麦田、玉米田黏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寄生性天敌种类及寄生情况,为黏虫的可持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于2015年-2017年在河南省漯河地区采集小麦田一代和玉米田二代黏虫幼虫,带回室内饲养,对饲养期间出现的寄生性天敌进行种类鉴定。共发现黏虫幼虫寄生性天敌5种:黏虫盘绒茧蜂Cotesia kariyai、螟蛉盘绒茧蜂C.ruficrus、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盘背菱室姬蜂Mesochorus discitergus和中华卵索线虫Ovomermis sinensis。麦田一代黏虫寄生天敌主要为中华卵索线虫,夏玉米田二代黏虫主要为寄生蜂类天敌,优势种为黏虫盘绒茧蜂和螟蛉盘绒茧蜂。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农业迁飞性蛾类害虫在我国迁飞过渡带地区的种群动态。2015年—2019年,在河南省漯河市利用高空探照灯对迁飞性蛾类害虫进行监测。结果表明,5年诱集的主要迁飞性蛾类害虫共计7种70 026头,其中夜蛾科主要包括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 (Rottemberg)、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schler)和草地贪夜蛾S. frugiperda (J.E.Smith),螟蛾科主要包括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不同种类间年诱虫量差异较大。从5年的诱虫总量来看,棉铃虫和黏虫为优势种;小地老虎、二点委夜蛾和甜菜夜蛾为丰盛种;稻纵卷叶螟为常见种。混合种群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棉铃虫每年形成4个高峰期,其中8-9月(第3代和第4代)诱蛾量最大,占5年诱虫量的80.11%。黏虫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8月15日灯下首见,和其他6种蛾类当年同期诱虫数量比较,为常见种。  相似文献   
29.
法氏囊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氏囊活性肽(囊素)是法氏囊提取物中的一种化学组成已被确定的活性因子,目前对法氏囊活性肽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对囊素的生物学活性、组织定位、作用机理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职业中学的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掌握的英语词汇量非常有限,对于上英语课毫无兴趣。而且他们的厌学情绪非常强烈,如果老师不了解教育对象,只顾自己在课堂上大讲特讲,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