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乌头碱结构中磺酰基的引入及其杀虫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方法向中乌头碱结构中引入磺酰基,对产物进行杀虫活性的测定.发现甲磺酰化与苯磺酰化中乌头碱对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的杀虫活性72 h之内达到50%,较中乌头碱杀虫活性提高了20%.  相似文献   
52.
植物激素对附子中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目的:研究植物激素对附子中乌头类总生物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在苗期和子根膨大期喷施不同的激素,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RP-HPLC测定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6-BA和IAA两处理对乌头类总生物碱的含量有抑制作用,GA、KT、NAA作用不大;NAA提高了附子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的含量,降低了次乌头碱的含量;其它激素对三种生物碱的含量都有抑制作用。结论:激素对附子中生物碱的含量有影响。该试验结果为植物激素在附子栽培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为揭示附子高温无水炮制的机理,研究不同炮制工艺有效成分转化的差异,以去皮炒附片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厂家合作的方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取样,测定采用HPLC法,以乙腈-四氢呋喃和乙酸铵冰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去皮炒附片6种酯型乌头碱在炮制过程中动态变化规律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乌头碱和新乌头碱均在炒制2 min时内消失,次乌头碱则下降为原来的18.1%。3种单酯型乌头碱中,炒制2 min时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上升至最大值的48.5%,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上升至62.2%,苯甲酰乌头原碱上升至70.3%。炒制4 min时,三者分别上升至最大值的100%、96.1%和74.4%。总双酯型乌头碱在炒制2 min后仅剩12.2%,总单酯型乌头碱在2 min时上升至最大值的59.1%,4 min时上升至98.6%。总酯型乌头碱在2 min时下降为原来的54.8%,4 min时回升至79.1%,之后基本维持在79.1%~80.5%,10 min时再次下降为原来的78.0%。从测定结果可以看出,双酯型乌头碱到单酯型乌头碱的转化区间集中在炒制4 min内。存在单酯型乌头碱下降区间与双酯型乌头碱上升区间不一致现象,且总酯型乌头碱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推测可能由于双酯型乌头碱向单酯型乌头碱转化过程中存在中间体。  相似文献   
54.
【目的】为明确附子传统栽培模式连作障碍的原因,探究附子/水稻新模式的土壤生态及产量效益。【方法】通过典型地块调查,测定比较附子/水稻与传统的附子/旱地作物两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性状、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附子产量。【结果】相较于附子/旱地作物模式,附子/水稻模式显著提高了土壤p H值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有效钾的含量(P0.05);附子/水稻模式下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总量以及细菌、原生动物、放线菌、革兰氏阳性菌(G+)、革兰氏阴性菌(G-)的PLFA含量均显著高于附子/旱地作物模式(P0.05);附子/水稻模式下细菌PLFA与真菌PLFA的比值显著高于附子/旱地作物模式(P0.05);附子/水稻模式显著提高了附子产量(P0.05)。【结论】附子/水稻模式对土壤酸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对增加附子的产量、缓解附子连作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究川红柴1号侧根发育过程及生长调节物质对侧根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体视显微镜和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侧根原基发育动态图,利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柴胡幼根并测定根系参数。【结果】川红柴1号侧根原基起始于中柱鞘细胞。0.01μmol/L IAA和1μmol/L Ca~(2+)促进柴胡根系发育,浓度超过10μmol/L时抑制根系发育。0.1μmol/L TIBA显著促进根系发育,浓度超过1μmol/L抑制根系发育。EDTA主要抑制根系发育。【结论】0.01μmol/L IAA,1μmol/L Ca~(2+)及0.1μmol/L TIBA处理可应用于多支根型柴胡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