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8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3篇 |
农学 | 33篇 |
基础科学 | 13篇 |
63篇 | |
综合类 | 187篇 |
农作物 | 14篇 |
水产渔业 | 15篇 |
畜牧兽医 | 104篇 |
园艺 | 37篇 |
植物保护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40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9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为了研究福清山羊和戴云山羊发情周期内生殖激素的分泌变化规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2个品种经产母羊整个发情周期内外周血中4种生殖激素(雌二醇、孕酮、促卵泡激素、促黄体激素)的浓度。结果表明,2个品种发情周期内血浆FSH、LH均呈现周期性波动式分泌,福清山羊在发情周期中出现了4次波峰而戴云山羊为5次。2个品种血浆E_2的分泌水平呈现明显的高、低2个分泌时期,2个分泌时期血浆E_2浓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戴云山羊高分泌期的E_2浓度显著高于福清山羊(P0.05)。2个品种血浆P浓度在发情期、发情前后2~3d较低,到发情周期的第6d开始分泌量迅速增加,在发情周期第8~9d达到整个发情周期的最大峰值,极显著高于发情期血浆P浓度(P0.01),随后在较高浓度范围内呈波动分泌至发情周期第16d,之后迅速下降至发情期的低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522.
为探讨糖蜜对不同比例苎麻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计7个苎麻(Boehmeria nivea L.)和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混合比例,按原料鲜重计,各比例分别为100:0(R100),70:30(RP73),60:40(RP64),50:50(RP55),40:60(RP46),30:70(RP37)和0:100(P100)。每个混合比例设计对照组(CK)和糖蜜处理组(M)。结果表明:添加糖蜜显著(P<0.05)降低青贮料的pH值、氨态氮含量、乙酸含量和丁酸含量,显著(P<0.05)提高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和乳酸含量。杂交狼尾草比例的提高,也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青贮的发酵品质。生产中,使用糖蜜时,推荐调制RP73苎麻和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无糖蜜时,推荐调制RP55苎麻和杂交狼尾草混合青贮。 相似文献
523.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各库大小及分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以下蜀黄土为对象,研究了天然林地、新早地和老早地土壤不同土层有机碳各库大小和分解动态,探讨了土地利用变更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蜀黄土上发育的黄棕壤表层、中层和下层土壤总有机碳库大小分别为7818.34~9242.30mg/kg,3093.66~3338.59mg/kg,2337.27~3188.40mg/kg。各碳库占总有机碳比例及平均驻留时间为:活性碳库0.41%~3.81%,平均驻留时间3~40天;缓效性碳库23.23%~79.11%,平均驻留时间5~24年;惰性碳库18.11%~74.80%。土地利用类型从天然林地-新旱地-老早地转变导致各层土壤缓效性碳库减小,中层惰性碳库增大,随着早地耕作时间增长这种趋势越明显。根据呼吸培养结果发现土壤有机碳分解具有前期快速分解和后期稳定分解两个阶段,快速分解期为活性碳平均驻留时间。研究表明,早地土壤较之天然林地具有更大的固碳能力,只要合理管理与耕作,早地将是一个巨大的碳汇。 相似文献
524.
为了给不同品种山核桃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开展5个山核桃品种幼苗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分析来筛选高光效品种,以2年生山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合测定仪(LI-6800)及叶绿素荧光仪(MINI-PAM-Ⅱ)测定5个品种山核桃的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光合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5个山核桃品种Pn、Ci、Gs、Tr、WUE等指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净光合速率与Gs、Tr呈极显著正相关,Ci与Gs、YII呈显著性正相关,与qP呈显著性负相关。隶属函数分析表明,供试品种的光合能力依次为:宁国山核桃2号>宁国山核桃4号>宁国山核桃3号>宁国山核桃5号>宁国山核桃1号。可见5个山核桃品种光合特性存在差异。宁国山核桃2号和3号光合能力较强,蒸腾速率较高,水分利用率低,生产中宜选择水肥条件较好的造林地;宁国山核桃4号耗散过剩光能热量的能力最强,具有较高的光保护能力,其他山核桃品种幼林期建议间作高杆玉米等适度遮阴。 相似文献
525.
在江苏射阳7块棉田观察调查的结果表明,小枕异绒螨的幼螨是棉蚜的重要天敌。幼螨发生量随田块和调查时期而不同。一般5月中下旬为发生高峰。5,6月间4次调查,平均每100头蚜虫有幼螨8.8头,最多61.6头,棉蚜平均被寄生率为6.5%,最高34.8%。影响幼螨发生量和棉蚜被寄生率的主要因素有:(1)旱改后连续旱作的年份,(2)茬口,(3)棉田用药治虫。旱作年份长,纯作棉和棉田用药少均对幼螨发生有利,棉蚜 相似文献
526.
527.
2010~2013年在马关都龙曼家寨锌铟矿山采用墨西哥柏、旱冬瓜、川滇桤木、小叶榕、滇朴、湿地松、黄杨、小叶女桢、木豆、类芦、苇状羊茅、黑麦草12个树(草)种进行10种配置模式试验,对其3年生各树(草)种生长量及不同模式土壤养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充分考虑试区生态环境现状、特点及植被恢复的目标,筛选出了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高、生长旺盛的川滇桤木、木豆、旱冬瓜、类芦4个树(草)种作为矿区初期、终期植被恢复的造林物种,采用川滇桤木+类芦和木豆+类芦2种乔草、灌草配置的模式进行植被恢复,可加快植被正向演替的进程,并能形成良好的乔木、灌木、草本层次错落具异林复层的林分结构,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保存率达87%以上。3年生川滇桤木平均树高为4.79 m、平均胸径为4.5 cm;木豆平均株高为2.16 m、平均地径为2.8 cm;类芦平均株高达2.18 m以上。在植被恢复的初期,适宜的造林物种进行合理的配置,不仅能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群落层次结构,且对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28.
层积催芽对美国黑核桃种子发芽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低温贮藏 1a的美国黑核桃种子为试材 ,对层积处理与种子含水率、内源激素、种子萌发及其后苗木生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黑核桃种子对层积时间要求较高。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种子缓慢吸水 ,当达到饱和含水率时 ,开始萌动。层积前种子含水率愈高 ,达到饱和含水率所需的层积时间愈短。休眠的黑核桃种子GA3含量较低 ,ABA含量最高 ;随层积时间延长 ,GA3明显上升 ,ABA含量急剧下降到零 ;GA3/ABA比值 ,可能是控制黑核桃种子休眠和萌发的内部因子。层积催芽前最好的预处理方法是浸种 5~ 6d ,然后在 2~ 5℃层积催芽 12 0~ 15 0d ,田间发芽率可达 75 %。层积催芽前用吸湿法预处理虽然延缓了水分吸收 ,但并未起到提高发芽率的作用。低温层积催芽可促进黑核桃当年生苗木生长 ,层积时间愈长 ,苗木的平均长势愈强。 相似文献
529.
【目的】为山核桃良种育苗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5个山核桃品种(系)嫁接苗为研究对象,2021年12月采集山核桃穗条,于2022年4月嫁接,同年7月使用光合测定分析仪测定嫁接苗的光合参数,使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不同品种(系)间叶片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指标,并进行了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5个山核桃品种(系)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EW)、光化学猝灭系数(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最大光合效率(Fv/Fm)、成活率、苗高及叶片数量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n与Tr、实际光合效率(YⅡ)极显著正相关,与Ci、气孔导度(Gs)、Fv/Fm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