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25篇
  22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7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摸索无透明带猪体外成熟卵母细胞(ZFOs)电激活的条件和无透明带孤雌激活胚胎(ZFEs)的体外培养方式,为手工克隆法生产广西巴马小型猪体细胞核移植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场强、脉冲时程和脉冲次数激活ZIOs、ZFOs,用不同培养方式(微滴法和微穴法)培养ZIEs和ZFEs,检查第7天的囊胚率及囊胚的总细胞数。[结果]有带猪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电激活最佳场强和脉冲时程为125 V/(mm.80μs),微滴法培养的囊胚发育率为(30.54±11.06)%;无带猪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电激活最佳场强和脉冲时程为85V/(mm.80μs),微穴法培养,其囊胚发育率为(12.77±6.98)%;单次脉冲的激活效果好于多次脉冲。[结论]对有无透明带胚胎的培养方式,微穴法培养无透明带胚胎,微滴法培养有带胚胎较合适,一次脉冲可以有效激活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22.
进行受精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β-ME、BSA和咖啡因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及其早期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受精液中添加β-ME(2、10、50μmol/L)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早期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当添加浓度过高(250μmol/L)时对早期胚胎发育反而不利;在受精液中添加咖啡因(1、2、4mmol/L)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早期发育无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受精液中添加BSA(0.1%、0.2%、0.4%、0.8%)对猪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早期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以添加0.4%BSA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3.
流式细胞仪在猪性别控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首次报道使用流式细胞仪对猪进行性别控制研究。猪精液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X、Y精子分离,分离精子经过数小时保存后,用于陆川母猪输卵管授精,最后产出健康仔猪。试验结果表明:①第1次(2005-10-14)精子分离的纯度为:X88%、Y83%;活力为X35%、Y21%。第2次(2006-01-13)纯度为:X70%,Y68%;活力为:X52%,Y36%。②该试验中母猪受孕率为25%,未受孕者仍然可在生产条件下继续繁殖。③受孕母猪(1头)产出健康仔猪5头,出生成活率100%,大小均匀,活力良好,哺乳期(28 d断奶)平均日增重与生产群极为接近(151.43 g1、48.93 g),但产活仔数低(生产群为8.4头/窝)。④仔猪雌性率为60%。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该实验室现有条件下,使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的X、Y精子,母猪通过输卵管受精可以产出健康仔猪;精子分离对仔猪哺乳期生长无明显影响;对性别比例有一定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数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方法】以沈阳农业大学棕壤长期定位试验站为平台,设计大田小区试验,采用玉米秸秆半量和全量还田、直接和腐熟还田处理,研究了春玉米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和惰性指数的动态变化状况。【结果】①在春玉米生长期内,秸秆还田处理均能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且腐熟还田比直接还田的增加量更多,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累积和培肥地力;在不施化肥条件下,无论秸秆直接还田还是腐熟还田,半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比全量还田处理增加的要多,而在配施化肥后,全量秸秆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加量大于半量秸秆还田处理。②秸秆还田处理均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秸秆单独还田处理能提高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但只有在成熟期效果明显;而秸秆与化肥配施后,直接还田处理以及半量还田处理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指数的提高最明显。③单施化肥处理会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惰性指数降低,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结论】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秸秆腐熟还田配施化肥处理更有利于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碳积累;而单施化肥不利于土壤有机碳的保持和提高;秸秆直接还田和单独还田提高了土壤活性有机碳指数。  相似文献   
25.
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采自老白山和长白山不同海拔的牛皮杜鹃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产地不同(长白山和老白山)的牛皮杜鹃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距离较大;而产地相同(长白山不同海拔)的牛皮杜鹃种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具有较小的遗传距离,即遗传背景相对相似;长白山不同海拔的4个牛皮杜鹃种群还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26.
研究黑龙江省奶牛主要肠外致病(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类群。用PCR扩增具有种系分类群标记的chuA、yjaA基因和TSPE4.C2 DNA片段的方法,对黑龙江省84株来源于奶牛乳房炎和41株来源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种系进化群分类。奶牛乳房炎所检测菌株中A进化种系群占11.90%。B1种系进化群占88.10%。奶牛子宫内膜炎所检测菌株中A种系进化群占14.63%,B1种系进化亚群占85.37%。未检测到属于B2和D群的肠外强毒力株。大肠杆菌分离株接种小鼠剖检可见明显病变。通过遗传进化分析,引起黑龙江奶牛肠外致病大肠埃希菌主要属于B1种系进化群,为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进入8月份以来,我站陆续接到农民投诉电话,反映今年玉米空杆较多,粮食减产严重,怀疑买到假种子.针对农民反映的问题,我站高度重视,自8月10日起,组织专门人员,先后到赛马、弟兄山、通远堡、宝山、边门、石城、青城子等十多个镇区进行调查,并查阅相关资料,对玉米空杆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是实行农机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农机安全生产的主要措施。在新的形势下,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应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要选准开展工作的时机落实工作,团结农机监理人员,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发挥农机监理人员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农机安全生产。下面就如何开展好农机安全监理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9.
针对基础会计教学中的记账方法、记账凭证及日记账的设置等内容陈旧、落后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删减、统一及规范会计的记账方法、记账凭证及日记账的设置,使会计核算内容更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30.
<正> 在多年的林业生产实践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林内杂草,特别是多年生的茅草、香附草(地藜)等很难防除,它对林木、果树、苗木威胁较大,直接影响幼树能否成林,果树能否正常生长与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过去我场曾采用人工或机械灭草,但效果不佳,为了找出一条经济有效的灭草新途径,从1980年开始,我们连续三年在林区果园中,用草甘膦进行灭草试验,取得了很好效果,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