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8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12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李文博  王冬艳  余丹  刘蜀涵 《玉米科学》2017,25(1):69-74,81
基于半变异函数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春、秋季玉米田土壤铅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的空间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研究春、秋季土壤铅元素超背景值样点比率分别为100%和93.55%,春季土壤未出现铅元素污染,秋季土壤样点铅元素污染比例为3.23%,秋季土壤铅元素的全量与有效量均值均大于春季土壤,铅元素呈累积活化趋势。半变异函数模拟参数显示,秋季铅元素全量C0/(C0+C)为强空间相关性,主要受随机因素影响;春季铅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秋季铅元素有效量C0/(C0+C)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受到区域性因素影响相对较强。春、秋季土壤铅元素全量之间及相应季节的全量与有效量之间的局部自相关类型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春、秋季铅元素有效量的聚集类型分布较一致。春、秋季土壤铅元素全量及有效量HH聚集区集中在吉林省中部和西南部,长春市与四平市附近玉米田土壤铅元素累积转化相对较明显,四平地区耕地土壤的铅元素输入量明显高于长春地区,铅元素全量的区域性输入变化未引起其有效态转化情况的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2.
卧龙泉河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卧龙泉河流域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卧龙泉河上游和中游地区土壤-植物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卧龙泉河上游土壤污染因子为Cu、Pb,水稻和玉米分别为Pb、Cu、C r、A s和Pb、C r、Hg;王家崴子地区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为A s、Pb、Cd、Zn,水稻和玉米分别为Pb、Cu、Cd、C r、A s和Pb、C r、A s、Hg;氰化厂旱田土和靠山屯林地土为轻污染,污染因子分别为Pb、Zn、Cu、Hg和Hg、Pb;卧龙泉河下游万福旱田土和王家崴子西山坡林地土无污染。王家崴子和万福地区的韭菜Pb、Zn、Hg污染严重。同一地区不同植物的污染因子不同,不同地区水稻或玉米的的污染因子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3.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的影响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东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和土地利用变化模型CLUE-S为研究工具,通过将SWAT与CLUE-S模型耦合,定量评估了东辽河流域未来2种不同情景模式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长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6—2025年情景1的平均径流量为15.41m3/s,2016—2025年情景2的平均径流量为13.8m3/s,2025年情景2的土地利用变化比情景1的土地利用变化更有利于减少径流的流失;通过对比分析2000—2025年不同情景模式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植被覆盖率变化,2000年植被覆盖率由77.51%变化到2025年情景1的77.23%和2025年情景2的78.93%,表明植被覆盖率与径流的流失量呈反比。因此,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应按照国家土地利用规划实行,对东辽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基于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利用RACE技术克隆了桃小食心虫2个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OBPs和3个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s全长基因,分别命名为CsasGOBP1、CsasGOBP2、CsasPBP1、CsasPBP2和CsasPBP3。5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分别为617、811、755、795和561bp,开放阅读框分别为504、492、507、492和498bp;蛋白分子量分别为16.6、16.34、16.5、15.76和16.66kDa,等电点分别为4.85、4.92、5.41、4.91和4.93,并具有的6个典型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5个基因能够与其他鳞翅目昆虫中的GOBPs和PBPs聚在不同的分支。qPCR对其雌雄不同部位表达谱分析发现,5个基因均在雄虫触角中显著表达,在头、胸、腹、足和翅中低量表达。该研究为更好地了解其在桃小食心虫嗅觉识别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5.
以‘鄂莲5号’莲藕为试材,对其越冬期间根状茎在水藏、沙藏及室温贮藏方式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相对含水量、呼吸强度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莲藕的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PO活性则一直上升,且贮藏后期室温贮藏下的PPO活性上升幅度显著高于沙藏和水藏;沙藏和水藏中呼吸强度在短期下降后逐渐上升,而室温下的呼吸强度则在快速上升后于贮藏后期迅速下降;3种处理对莲藕含水量的变化影响不大.沙藏和水藏与室温贮藏相比,可较好延缓莲藕的褐变腐烂.  相似文献   
136.
叶黄素循环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绿色藻类,是保护植物光合机构免受过剩光能破坏的重要机制。作为叶黄素循环关键酶,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DE)可催化双脱氧紫黄质(V)脱环氧化成单环氧玉米黄质(A)进而生成玉米黄质(Z),保护光合器官免受过剩光能破坏。VDE活性受多种因素调节,在非生物胁迫下,植物多种叶绿素荧光等指标均受影响,近期利用过表达、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对比研究进一步揭示VDE基因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文章综述近年来有关VDE在植物抗逆生理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7.
138.
[目的]研究细河流域土壤污染情况与土壤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方法]测定细河流域不同剖面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微生物氮、碳和磷含量,采用稀释平板分析法,对污染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分离纯化,最后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供试土壤样品中,细菌数量最多,其次是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细河上游重金属污染严重,3类微生物数量均最低,中游污染次之,下游污染较轻。供试土壤微生物氮量和磷量与重金属污染程度呈负相关。细河下游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生境条件较好,土壤质量较优。[结论]细河流域土壤污染情况与土壤微生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9.
建设森林城市 提高沈阳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丽娜  孙铁珩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181-183,219
从城市森林与森林城市的概念出发,论述了森林城市的特征和城市森林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沈阳市生态环境的现状、绿地景观存在的问题和建设森林城市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沈阳森林城市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0.
细河流域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细河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分析了地下水样品中15种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POCPs)的含量,运用荷兰公共卫生和环境国家研究院提出的土壤地下水污染现场暴露评价(CSOIL)模型对持久性有机氯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细河流域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CBs含量为0.08~5.89ng/L,∑OCPs含量为0.17~21.2ng/L,均低于各自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的浓度限值。作物食入、饮水等经口摄入途径是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中最主要的暴露途径,各采样点地下水中POCPs由作物食入、饮水、洗澡过程中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4种暴露途径产生的总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为1.63×10-7~6.21×10-6 a-1,其健康风险排序为:翟家〉富官〉双树〉前庙〉土西〉大兀拉〉黄蜡坨〉前余〉大潘,均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基本属于可接受范围,但其健康危害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