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非编码小RNA(sncRNA)主要通过抑制性调控靶基因发挥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sncRNA在哺乳动物附睾的各个部位均有表达,并且在调控附睾不同节段的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附睾上皮细胞中sncRNA的多样性及其表达水平的时空差异会影响很多潜在的靶基因,从而调节附睾的生理功能,另外,这些sncRNA还可以通过附睾小体传递给精子,对精子产生一系列的调控作用。综述了附睾中sncRNA表达、sncRNA对附睾和附睾中精子功能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探究sncRNA对雄性生殖细胞调控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83.
84.
<正> 优质高产油菜可比普通油菜增产50%~100%或更多,但栽培中其与普通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作物易串粉,导致产量、质量下降。因此,优质高产油菜保纯保优栽培对农民增产、增收非常重要。 1 优良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要不断更新品种,多选双低杂交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杜蒙羊的肉用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方法] 选取60只杜蒙羊,公母各半,于5月龄时利用超声波背膘检测仪对羊只进行活体肉用性能检测,于6月龄时对羊只进行屠宰,测定主要屠宰性能指标以及肉品质和安全性评价指标;对杜蒙羊公羊和母羊的活体肉用性能指标、主要屠宰性能指标、肉品质和安全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杜蒙羊活体肉用性能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公羊的腰肌厚度和眼肌面积显著(P <0.05)大于母羊,背膘厚度与母羊差异不显著(P >0.05);屠宰后肉用性能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公羊的背脂厚和眼肌面积显著(P <0.05)大于母羊。屠宰性能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杜蒙羊公羊的胴体重、净肉重、宰前活重均显著(P <0.05)高于母羊,公羊的屠宰率、胴体净肉率高于母羊,但无显著(P >0.05)差异;母羊的大腿骨重、小腿骨重、大腿骨长、小腿骨长均显著(P <0.05)低于公羊,公羊和母羊的4个骨指标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大腿骨重和小腿骨重更接近线性相关。肉品质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杜蒙羊公羊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P <0.05)低于母羊;公羊的胴体肌肉水分含量与母羊差异不显著(P >0.05);公羊和母羊肌肉中的铅、铬、汞、砷元素含量均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GB 18406.3—2001),母羊肌肉中的铬含量和汞含量显著(P <0.05)低于公羊。[结论] 杜蒙羊公羊的活体肉用性能和屠宰性能优于母羊,母羊的肉品质优于公羊。 相似文献
86.
BMPR-IB基因是发现最早且对绵羊排卵率影响机理已经阐明的多胎主效基因,主要在与繁殖有关的组织和器官中表达,并且对绵羊排卵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Q-PCR)技术的相对定量方法对BMPR-IB基因在不同生理时期蒙古羊的卵巢和子宫组织进行了差异表达的研究。定量结果得到-βActin基因的扩增曲线回归方程为y=-3.358x+35.708,回归系数R2=0.990,BMPR-IB基因的扩增曲线回归方程为y=-2.119x+31.424,回归系数R2=0.992。以非发情期蒙古羊的卵巢组织定量结果为对照计算得到BMPR-IB基因在发情期蒙古羊的卵巢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在发情期的子宫组织中表达量最低,在发情期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是非发情期的2.65倍。 相似文献
87.
为了揭示绵羊尾型性状的早期生长发育规律,选用呼伦贝尔短尾羊×戈壁羊♀杂交一代羔羊作为研究对象,对绵羊尾型性状早期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羔羊尾长略大于尾宽,且相同日龄公母羊尾型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计算,60~160日龄杂交一代羔羊尾长平均日增长0.305 mm,尾宽平均日增长0.192 mm,平均日增重139.30 g;分析发现,随着体重的增加,杂交一代羔羊的尾长和尾宽均随之增长,且尾巴的生长发育主要发生在羔羊从出生至体重达25.00 kg之前。通过对戈壁羊及杂交一代羊尾型与体重的关联分析,羔羊从出生至体重15.00 kg时,杂交一代羔羊尾巴的生长发育速度快于戈壁羊;当体重大于16.00 kg时,杂交羊的尾巴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缓,并且尾型显著小于当地戈壁羊。说明用呼伦贝尔短尾羊公羊杂交改良当地大尾型的戈壁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