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毕粳2A是贵州省自主创新选育的首个粳稻香型不育系,不育性稳定,农艺性状优良,开花习性好,异交率高,配合力强.所配组合毕粳优210(毕粳2 A/NR 210),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产量高,于2015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毕粳优3号(毕粳2 A/毕粳恢3号)于201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毕粳杂103,参加2015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32.
水稻广亲和基因S5 n新功能标记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亲和基因S5n可恢复籼粳杂种育性,是亚种间优势利用的重要资源.S5n已经克隆,分子标记技术成为了鉴定其是否存在的快速有效手段.根据S5n存在136 bp碱基的缺失,设计均可在聚丙烯酰胺凝和琼脂糖凝胶这两种介质上电泳检测的S5n基因功能标记InDel-S5n,其扩增片段大小为224 bp(基因S5n)或360 bp(基因S5i或S5j).通过10个常规水稻品种及1个F2群体230单株对InDel-S5n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标记均能较好地在琼脂糖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检测,且能准确地鉴定供试材料是否包含目的基因及基因类型(纯合或杂合型),可见该标记可以用于S5n基因资源筛选、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33.
毕粳43经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群体整齐、分蘖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等优点,在贵州中高海拔稻区具有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毕粳43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间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毕粳43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结实率,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实现毕粳43高产栽培。建立了毕粳43产量与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Y=-924.227102+7.516080972X1+4.501683231X2+32.36670456X3-4.228622808X4+130.77516139X5,多元相关极显著,可通过该模型预知毕粳43的产量。  相似文献   
34.
2004~2005年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六盘水等地州市累计推广毕粳40、41粳稻新品种35 973.70 hm2,平均单产6 349.20 kg/hm2,比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38.69 kg/hm2,增幅9.27%;2年累计实现总产20 556.36万kg,新增稻谷1 269.53万kg,新增产值2 539.05万元,新增纯收益3 579.02万元,科技投资新增收益率56.69元/元,推广投资新增收益率73.70元/元,新增生产费用收益率22.11元/元。该粳稻新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必将对贵州粳稻生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5.
以2006-2007年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滇杂35和对照品种毕粳37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滇杂35在贵州山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可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应用AMMI模型对2002~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考察的7个性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生育期、有效穗主要受环境影响,株高主要以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为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同时受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影响,但环境效应相对较大,对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基因型>环境。在贵州山区粳稻育种中,需针对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进行产量相关性状选择,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37.
贵州高寒山区特指贵州省贵阳、毕节、安顺、黔西南、黔南等市(州)海拔1400m以上区域,是贵州粳稻主要栽培区,生产以一季中粳为主,由于受地理、气候、土壤、水源等因素的影响,该区域内水稻生产水平相对较低。毕粳44是毕节市农科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优势亲本组配、定向单株选择、混合选择、异地同步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高产稳产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38.
为能够对耐低温基因bZIP73的不同类型进行准确鉴别,根据粳稻bZIP73~(Jap)与籼稻bZIP73~(Ind)在编码区的一个碱基差别,开发了由4条引物组成的分子标记,并应用7份籼稻、7份粳稻及3份籼粳杂交的F_1材料对分子标记进行检测验证。电泳检测图显示,粳稻bZIP73~(Jap)扩增出681 bp和342 bp 2种条带,籼稻bZIP73~(Ind)扩增出681 bp和387 bp 2种条带,而籼粳杂合子F_1则扩增出681 bp、342 bp及387 bp 3种条带,所有材料的扩增条带大小与预测目的片段均一致,说明所开发出的分子标记能对基因bZIP73的不同类型进行准确判断。该方法具有费用低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等优点,可在资源鉴定和育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9.
籽粒型芸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5个芸豆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农艺性状较好的芸豆品种,并揭示供试材料的遗传距离及多样性,为芸豆遗传育种提供优良种质资源及理论参考。本研究以35个芸豆品种为材料,记录并测定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茎分枝、单株荚数、荚长、单荚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小区产量这10个农艺性状,并运用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所得农艺性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0个农艺性状中,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大(37.01%),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4.61%)。小区产量与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荚长、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降维将10个农艺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558%,这四个主成分是生长因子(52.792%)、产量因子(16.603%)、主茎分枝因子(12.964%)、单株粒重因子(6.199%);从农艺性状综合主成分看,中芸5号、BY1602、引2、中芸6号及龙12-2578在综合主成分得分中居前5位,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当聚类距离为5时,把35个品种聚为四类,第Ⅰ、Ⅱ、Ⅲ、Ⅳ类分别包括8个、2个、2个、23个品种。因此,芸豆百粒重受基因型和环境影响最大,生育期受基因型和环境影响最小;中芸5号、BY1602、引2、中芸6号及龙12-2578综合农艺性状良好;各类群之间的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芸豆育种亲本材料的选择需充分考虑主成分的互补及遗传距离的选择。  相似文献   
40.
为加强贵州优质粳稻品种的选育,提升贵州优质粳稻育种水平,对贵州省近10年审定的14个粳稻品种的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粳稻品种垩白度、垩白粒率、透明度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品质育种上要注意对这些性状的选择,只有降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才能对稻米品质有较大改善;所研究的14个品种中稻米品质没有各项指标都达到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米标准,这14个品种无论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营养品质都有待改良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