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21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去甲基化酶对猪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收集的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置于不同浓度(0(对照组)、100、200和400μmol/L)Bobcat339抑制剂的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42 h,测量卵丘扩展直径,统计成熟率,确定最小有效浓度。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培养27 h后,利用免疫荧光(IF)检测5-甲基胞嘧啶(5mC)与5-羟甲基胞嘧啶(5hmC)信号强度以及纺锤体组装情况;利用DCFH-DA染料检测卵母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利用JC-1染色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MMP);利用ATP检测试剂检测卵母细胞ATP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2 h时COCs卵丘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和27 h时卵母细胞抗氧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200和400μmol/L组卵丘细胞扩展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100、200和400μmol/L组成熟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确定最小有效浓度为100μmol/L,后续试验均用该浓度。IF检测...  相似文献   
112.
海南岛地热带北缘,光温水条件优越,一年四季适合农作物生长,是我国唯一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点的宝地,海南有宜农地101.6万公顷,宜热作地84.7万公顷,是发展甘蔗生产的最适地区,小面积产创全国之冠,每公顷产量高达426吨(三亚市崖城,品种海蔗4号,1976年)糖蔗的含糖份也名列全国前茅,有些年份蔗糖份平均达14%以上,有的品种高达19.1%,(崖城红皮,3月份)。“八五”以来,每年种植甘蔗面积10万  相似文献   
113.
王文静  吕思佳  何凡  汪庆昊  吴月燕 《核农学报》2021,35(12):2724-2732
芳樟醇合酶(LIS)是植物香气化合物中芳樟醇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为探究杜鹃花(Rhododendron spp.) LIS基因的功能及表达特性,解析芳樟醇的合成机理,本试验以云锦杜鹃(Rh. fortunei)为试材,利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LIS基因全长cDNA序列,并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云锦杜鹃不同花期的花瓣及其他组织中LIS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芳樟醇含量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从云锦杜鹃花苞cDNA中克隆得到RhLIS基因,含有完整的cDNA开放阅读框(ORF)序列长1 887 bp,编码628个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LIS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具有40%~50%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花期的花瓣中,云锦杜鹃RhLIS表达水平先升高后降低,在盛开期的表达量最高,雄蕊中的表达量远高于雌蕊,幼叶高于老叶,花瓣高于花蕊和叶片。检测分析花香成分中芳樟醇的释放量,结果显示在云锦杜鹃不同花期的花瓣中,芳樟醇含量变化趋势与LIS基因的表达水平相一致,在半开期达到最大值,花蕊中芳樟醇含量均远低于花瓣;云锦杜鹃LIS基因的表达量与芳樟醇含量呈高度正相关。本研究结果为杜鹃花芳香品种的培育和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4.
笔者对海南番木瓜疫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及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鉴定和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进一步明确海南番木瓜疫病病原菌为棕榈疫霉(Phytophthora palmivora)。  相似文献   
115.
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管流在壤中流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孔隙中运动的水流称为管流,管流是优先流的一种形式。在花岗岩地区,管流是一种普遍现象。为研究管流在壤中流中的作用,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 ,选择了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研究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管流过程和土壤渗流过程。结果表明:管流的出现较渗流出现时间迟 ,但其结束的时间较渗流早。管流与渗流峰值出现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在所研究的2场降雨中,管流达到峰值的时间比渗流提前约1~2h以上。同渗流一样 ,管流流量及其过程,主要受由降雨引起的下渗水分影响和制约,管流流量的大小变化,与渗流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与渗流流量的变化趋势一致 ,即在管流产流时段,渗流流量增大时,管流流量也随之增大。管流水分通量远大于渗流的水分通量,它对于提高壤中流流量和水分通量,具有促进作用。在不同降雨过程中,管流对壤中流的作用也存在差异,即降雨量越多,降雨强度越大,管流的特性表现得越明显,对壤中流的贡献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6.
三峡库区花岗岩林地坡面优先流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长江三峡曲溪小流域花岗岩林地坡面开挖土壤剖面 ,采用自记雨量计和翻斗式流量计对优先流、土壤渗流及降雨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 ,在同场降雨中 ,优先流流速最大可达土壤剖面渗流流速的 2 16 6倍 ,所测优先流总量在土壤剖面渗流总量中占 5 5 %~ 7 2 % .在其他影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 ,降雨强度越大 ,优先流产生的时间越早 .在一次降雨过程中 ,降雨历时延长 11h时 ,优先流总量可增加 96 94 0cm3.优先流峰值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峰值呈正相关关系 .同时 ,降雨量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优先流在土壤剖面渗流中所占的比重 .同场降雨中不同优先流的波形比较相似 ,即上升阶段的历时较短 ,表现为较大的正斜率 ;而降雨停止后 ,波形呈缓慢的下降趋势 ,表现为较平缓的负斜率 .  相似文献   
117.
为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1B(BMPR1B)遗传变异对大白母猪生长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利用DNA混池测序,确定BMPR1B基因的SNPs,采用GenoPlexs?基因分型技术对316头大白母猪群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其体重达100 kg时的生长性能(日增重、背膘厚、体重日龄、眼肌面积和眼肌厚)、母系指数、父系指数、出生乳头数和妊娠期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共筛查到5个SNPs,分别为g.124593852G>A、g.124561254G>C、g.124561098C>T、g.124546851A>G和g.124542062T>C,其中g.124561254G>C与g.124561098C>T发生同义突变后改变了BMPR1B基因mRNA二级结构;g.124561254G>C与g.124561098C>T为强连锁遗传;BMPR1B基因g.124593852G>A与大白母猪父系指数和出生乳头数显著相关;g.124561254G>C与出生乳头数和校正100 kg背膘厚显著相关,与校正100 kg体重日...  相似文献   
118.
对目前海南从国内外引进栽培的无籽西瓜品种及国内部分省市主栽品种中表现较优的9个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通过田间农艺性状、物候期及产量比较及果实品质鉴定等,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嘉新、农友新1号、崖研1号等3个品种,同时初步摸索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并在全省扩大示范推广种植130多公顷,新增产值141.8万元,新增利润121.2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9.
自近几年从台湾引进珍珠番石榴品种后,海南番石榴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全省种植面积3.5万亩,总产3.8万吨。目前已经成为果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回报。但海南种植番石榴科技含量低,果实品质、果实外观参差不齐,制约了番石榴产业更进一层发展。  相似文献   
120.
香蕉是海南省5个大宗水果之一,也是琼海市塔洋镇农业支柱产业。现琼海市全市种植面积约3万亩,其中塔洋镇种植约1.2万亩。目前,全省种植香蕉传统的方法在坡地上种植。而琼海市从90年代末开始就进行香蕉下水田种植试验。近几年来,由琼海市科技局、塔洋镇农技站和省农科院果树所组成的琼海市香蕉下水田种植试验“军团”大力推广香蕉组培苗下水田种植,加快香蕉的标准化栽培示范推广,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合理施肥技术、催花疏果保果技术等,使香蕉的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保鲜期不断延长,产品档次明显提升,琼海香蕉产业历经多年发展,已步人良性产业升级阶段。经试验证明,香蕉下水田同样可获得高产优质,且有效地抑止根线虫的发生,经济效益比传统种植水稻增加8—10倍。为了使琼海市香蕉产业能迅速、健康发展,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香蕉下水田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