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探究除草剂——高效氟吡甲禾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毒理效应,采用室内培养法,设置对照(CK)、0.01 mg·kg~(-1)(T1)、0.04 mg·kg~(-1)(T2)、0.08 mg·kg~(-1)(T3)、0.16 mg·kg~(-1)(T4)、0.40 mg·kg~(-1)(T5)6个处理,研究不同浓度高效氟吡甲禾灵对土壤呼吸强度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除T1处理显著促进土壤呼吸外,在培养第7 d和14 d时T2和T3处理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T4处理在第7 d时抑制土壤呼吸,之后转为激活;T5处理在培养前14 d与CK基本持平。高效氟吡甲禾灵显著抑制了土壤蔗糖酶的活性,且抑制程度与浓度呈正比,在培养35 d时T1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已恢复至CK水平,而高浓度处理下的抑制作用则较强。而对于土壤脲酶,高效氟吡甲禾灵反而显著刺激了其活性,除在培养7、21 d和28 d时,T5处理的脲酶活性与CK持平外,随着高效氟吡甲禾灵浓度的增加,土壤脲酶活性逐渐增强。在培养14 d时高效氟吡甲禾灵显著抑制了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培养7 d时浓度达到T3才开始抑制这两种酶的活性,而在培养21 d时浓度达到T4才开始抑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则在浓度达到T3时又恢复到CK水平。研究表明,高浓度高效氟吡甲禾灵条件下,蔗糖酶和脲酶活性被显著抑制和激活,能够表征高效氟吡甲禾灵的污染程度,而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在培养21 d时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72.
为分析马(Equus caballus)和驴(Equus asinus)杂交后两套结构和功能完善的独立基因组在骡基因组中整合后的结构多样性,本研究以马属动物三成员家系的全基因组序列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纯血马基因组和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驴、马和骡的InDel、SNP和CNV;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分析骡的de novo SNP及其突变频率、识别骡特异性CNV,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显示:1)驴、马和骡分别获得100.01、103.78和114.36 Gb 的高质量Illumina基因组测序数据。2)以纯血马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402 533~2 110 786、5 012 403~23 819 055和2 126~3 761;以驴基因组为参考,识别的InDels、SNPs和CNVs分别为527 351~2 279 875、3 212 499~23 549 224和3 572~7 812。3)骡de novo SNPs分别为555和419,其突变频率为1.72×10-7~2.21×10-7。4)获得骡特异性CNVs分别为396和859,总长度分别为2.15和3.77 Mb。5)变异相关基因主要和机体的免疫及癌症过程相关。综上,骡基因组发生了高频率的de novo SNPs和特异性CNVs,这些结构变异可能对马和驴异种杂交不相容以及骡的遗传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展马和驴异种杂交的遗传基础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候选遗传位点。  相似文献   
73.
为探究蒙古马骨骼肌在运动和肉质方面的特点,本研究选取2匹5岁健康未调教的成年公马全身主要骨骼肌52块(2匹×26块)作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石蜡切片、免疫组化、HE染色的方法得到26个部位骨骼肌形态、快慢肌纤维分布情况、肌纤维横截面积。因不同部位骨骼肌存在差异,本研究将肌肉组织分为5组(头颈部、前肢、躯干部、腹壁侧、后肢)分别进行统计。将其中对应的24个部位与前期得到的纯血马骨骼肌快慢肌纤维比例进行分组比对。结果得到蒙古马全身主要骨骼肌的表型谱,其中颈锯肌、冈上肌、臂二头肌、腕桡侧屈肌、腓肠肌、菱形肌、胸腹侧锯肌的慢肌纤维占比较低;腕桡侧伸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臀中肌慢肌纤维占比达70%以上;且慢肌纤维占比与肌纤维横截面积呈负相关。蒙古马骨骼肌慢肌纤维占比基本高于纯血马,前肢、躯干部差异极显著(P<0.01),后肢、腹壁侧差异显著(P<0.05)。其中蒙古马与纯血马在臂三头肌、臀中肌、半膜肌和背最长肌慢肌纤维的差值大于50%。结果表明,蒙古马颈锯肌、冈上肌、臂二头肌、腕桡侧屈肌、腓肠肌、菱形肌、胸腹侧锯肌具有耐力训练的潜力;腕桡侧伸肌、臂三头肌、背最长肌、臀中肌品质好,可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