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篇
  59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氨氮分析仪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监测污水中的氨氮指标含量,其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污水水质监测当中。介绍了氨氮分析仪的特点和性能,对其测定实际水样的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测试期间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仪器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我国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现状,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以期为冬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在我国长江流域14个省(市)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采集油菜收获后耕层土壤样品430个,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以及中微量元素(有效钙、镁、硫、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油菜种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硼的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油菜和旱地油菜)和产量水平(<2 000 kg·hm-2、2 000—3 000 kg·hm-2和>3 000 kg·hm-2)下油菜种植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25.9 g·kg-1、1.47 g·kg  相似文献   
63.
<正> 安徽省的丘陵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中可供放牧利用的草山草坡2100万亩,灌丛草地280万亩,疏林草地370万亩,加上农区的零星草地、沼泽草地和水草基地,合计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左右.如果因地制宜地分别采取农牧、林牧、渔牧、副牧相结合,充分利用这些草地资源,从事多种经营,大有利于本省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 一、草地资源评价(一) 多样的草地类型.由于本省的地形、土壤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草地类型.这里既有亚热带草地,也有暖温带草地,二者都包括山地(丘陵) 草地和平原草地.山地草地又分疏林草甸草地、灌丛草甸草地、草甸草地、沼泽草甸草地和沼泽草  相似文献   
64.
专用肥不同施用量对直播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10月在武汉市开展了直播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油菜养分、生物量及产量构成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可以显著促进养分吸收,提高油菜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增加有效株数和单株角果数,提高油菜子产量,比不施肥对照增产4.6~11.7倍;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直播油菜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积累量先增加,在施肥量达750 kg/hm~2后保持稳定;净利润和产投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在施肥量为900 kg/hm~2时达到最高。对于迟直播冬油菜,适当增加施肥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增加有效株数和单株角果数来达到增产的目的本试验条件下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适宜用量为885 kg/hm~2。  相似文献   
65.
浅层施肥对水稻苗期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水稻生长前期不同施肥深度对水稻根系生长及分布的影响,揭示浅层施肥对水稻苗期生长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水稻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本试验于华中农业大学盆栽场进行,采用盆栽土柱培养试验方式,设置不施肥和施肥深度1、5、10、15 cm 共5个处理,分别于播种后10、20、30和40 d取样4次,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对水稻苗期根系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总吸收面积及活跃吸收面积、根系分布及地上部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播种后10 d,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播种后20 d,施肥深度1 cm处理水稻根系生物量、形态指标参数、根系吸收面积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其它处理,具体表现为施肥深度1 cm>5 cm、10 cm、15 cm>不施肥处理(CK);地上部生物量也表现出相同趋势。播种后30 d,施肥深度1 cm处理的优势更加明显,与施肥深度5 cm相比,根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63.8%、121.5%。播种后40 d,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为1 cm>5 cm>10 cm、15 cm>CK,施肥深度5 cm处理分别比10 cm、15 cm处理增加37.6%和34.6%。播种后40 d,根系分布结果显示,各处理均有60%以上根系分布于0-10 cm土层;施肥处理根系在各土层的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其中施肥深度1 cm处理的10-15 cm、15-20 cm根系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施肥深度5 cm相比,增幅达26.1%和84.0%。【结论】不同施肥深度对水稻苗期根系生长及分布产生明显的影响。整个试验期间,施肥深度1 cm处理根系生物量、各形态指标参数及根系吸收面积都表现出明显优势,根系活力及下层根系比重均有所提高,有利于良好根系构型的建成。适宜的浅层施肥可以明显促进水稻生长前期根系生长发育,同时地上部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优势,这也是对根系生长及分布状况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66.
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PCR-RFLP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flic基因可变区两端的保守序列设计1对引物,PCR扩增出约866 bp的产物,用Hinpl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经RFLP分析区分鸡白痢沙门菌和鸡伤寒沙门菌.利用该技术对1株鸡白痢沙门菌标准株及2株鸡伤寒沙门菌标准株进行分子鉴别,结果与预计的RFLP模式相符,证明该方法可行.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67.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采摘菜薹对油菜籽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采摘油菜薹4200kg/hm^2时,油菜籽产量没有显著下降,经济收益增加12452元/hm^2;摘薹后追施油菜专用肥150kg/hm^2,油菜籽产量比不摘薹、摘薹不追肥分别增加8.1%、9.2%,收益分别增加12884、432元/hm^2。摘薹明显推迟油菜花期和延长生育期,摘薹不追肥和追肥比不摘薹的成熟期分别延长7、9d,但不影响油稻轮作制中水稻的正常生产。研究结果说明,油菜适当摘薹不会对油菜籽产量产生负面影响,是增加油菜种植效益的有效途径;摘薹后追施一定量的肥料具有提高油菜籽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H6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线性抗原表位,并对所获表位的免疫原性进行初步鉴定,为流感病毒表位疫苗研制和H6亚型特异性ELIS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依据近年流感病毒流行趋势,从GenBank下载具有代表性的H6、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DNA Star软件进行H6同亚型间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再将H6与H5、H7、H9不同亚型之间氨基酸同源性进行比较,然后借助在线服务器ExPASy和IEDB对序列进行抗原性、亲水性、柔韧性、二级结构和表面可及性预测。最后去除H6与H5、H7、H9亚型氨基酸同源区域,选择H6亚型氨基酸相对保守区域并且抗原表位综合预测结果较优的几个片段,所选择表位长度为15个氨基酸。合成所获得的优势线性表位,并用间接ELISA方法对所获表位的免疫原性进行鉴定。预测后获得4个线性抗原表位,经鉴定免疫原性最好的为表位A,最差的为表位B。  相似文献   
6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中国地方流行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海南省和广西省的几个发生呼吸罗音、鸡群全群发病、死亡率不高的疑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IB)的鸡群,进行了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分离到了4株IBV分离株(HaN-1/95、HaN-2/95、GX-1/98、GX-2/98),并对分离病毒进行了病毒的致病性、病理组织切片、鸡胚矮小化、对NDV的干扰、电镜特征等生物特性鉴定及IBV基因组特异性3′末端非编码区的一段保守序列的RT-PCR和巢氏PCR鉴定。结果表明4株IBV分离株,均能产生呼吸困难、罗音等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切片,气管、肾脏等组织表现为上皮细胞受损、固有层充血、出血和淋巴细胞的浸润及组织坏死;对NDV-B1株有明显的干扰作用;其各自的传代物都有明显的致鸡胚矮小化作用;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粒子,多数近似为圆形,直径75-200nm,有囊膜,表面有一圈杆状纤突排列成花冠状,符合IBV的典型特征;基因组3′末端UTR的RT-PCR和巢氏PCR鉴定,4个分离株分别都扩增到293bp和172bp的特异目的片段,通过测序比较毒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与GeneBank中IBV H52等标准株的3′末端UTR的核苷酸序列高度同源。以上结果表明4株分离病毒都是IBV,为下一步的IBV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0.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农村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是世界上流行范围最广、对全球养禽业造成最严重经济损失的家禽传染病之一。目前,疫苗免疫仍是控制此病重要的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禽业生产中。随着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新城疫疫苗的研制与创新也在不断进步。本文将从新城疫疫苗研究现状和主要新城疫疫苗及其优缺点作简要阐述,为新城疫疫苗的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