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内蒙古阴山北麓区藜麦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藜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适应性,但目前尚未有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区藜麦种植的报道。针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干旱半干旱区年降水量小、马铃薯连作导致病虫害频发等问题,为调整种植结构,进行了藜麦引种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藜麦从播种至收获全生育期为127~135d,2015年5月3日播种处理开花至成熟时间较长,达65d,有利于子粒的物质积累;藜麦株高较高,平均为172.5cm,各处理间有效分枝数和单株干物质量均呈极显著差异,5月3日播期处理单株干物质量表现最高;不同处理间产量呈极显著差异,以5月3日播期处理产量最高,实测产量为5 106.3kg/hm 2。因此,藜麦适宜在阴山北麓区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其最适播期为5月初。当地发展藜麦生产需要解决抗旱播种和后期倒伏问题。  相似文献   
42.
针对旱作区气候条件恶劣、抗旱减灾能力差和粮食低产不稳等突出问题,在阴山北麓典型旗县武川县以播种面积逐年扩大的向日葵为研究材料,通过3年试验监测对全覆膜双垄沟种植方式(FPM)的降水蓄集效应及增产作用进行了研究,并与垄作半覆膜(HPM)和平作不覆膜(NPM)两种种植方式比较,总结分析了垄膜种植技术的水分蓄积效应和增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FPM在株间和行间的年均土壤含水率分别较HPM和NPM提高了1.69、3.06和1.70、2.89个百分点;在不同强度的降雨条件下,FPM的土壤贮水量始终高于HPM和NPM,且在小雨条件下,蓄水保水能力效果最佳;在小雨、中雨和大雨时FPM与HPM、NPM比较分别能增加0.1-2.3倍和0.21-1.21倍的产流效果;FPM、HPM和NPM年均产量分别为3862.2、3326.9和2976.1Kg/hm2,FPM较HPM和NPM增产16.09和29.77%,不同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FPM>HPM>NPM的规律,而耗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趋势相反,呈现NPM>HPM>FPM的规律。  相似文献   
43.
感光过敏是由某些感光过敏物质 (光能剂 )随饲料进入动物体 ,经血液循环到达无色素的皮肤部 ,在日光照射下 ,发生的一种特殊反应。 1 999年 8月 2 9日 ,巴音淖乡小湖村一牧户呼某的畜群中约有 1 2 0只山羊突然发生疾病。该畜群共有 32 0只羊 ,其中山羊 2 70只 ,绵羊 5 0只。从中午 1 1时许开始发现有部分羊嚎叫 ,狂奔 ,用前蹄或后蹄猛刨头部 ,不食 ,耳朵及眼睛肿胀 ,且绝大多数为右侧 ,部分重症者耳朵肿胀厚度达 1 cm,眼睛不能睁开 ,反刍停止 ,口吐白沫 ,流涎。到下午 5时许发病羊达 1 2 0只 ,患畜全部为白色山羊。与此同时向畜主了解草场和…  相似文献   
44.
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亦称油莎草,属一年生莎草科莎草属植物。油莎豆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高的油、粮、饲、药多用新型经济作物。该文从阐述了油莎豆发展历史与现状,总结了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油莎豆产业发展建议,为油莎豆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5.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水碳氮耦合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究全覆膜双垄沟播栽培下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水、碳、氮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氮肥合理施用和节氮、高效秸秆还田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土壤碳氮、酶活性、微生物量及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变化规律及其耦合效应,明确秸秆还田玉米田不同氮肥运筹方式下土壤水碳氮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与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且玉米秸秆还田与全膜垄沟栽培结合后(FNS、HNS、RNS),二者的协同效应较单一地膜覆盖(FN、RN)增强了土壤纳雨增墒能力,为秸秆的正常腐解提供了适宜水热环境;秸秆还田下不同氮肥运筹处理较对照FN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其中以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和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提升效果最显著,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碳、氮明显增加,表现为0~20 cm土层大于20~40 cm土层,秸秆不还田氮肥习惯施用和氮肥后肥前移施用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碳氮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对土壤有机质、蔗糖酶、全氮和过氧化氢酶变化较敏感,对土壤性质变化具有一定指示作用。在产量方面,还田处理FNS、HNS、RNS较对照FN分别提高5.30%、10.93%、11.41%,且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综合土壤因子、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来看,秸秆还田条件下可通过调整氮肥的后肥前移平衡土壤碳氮收支,实现节本增产增效,同时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内蒙古黄土高原地区一种节氮、稳产、增效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