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2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林业   269篇
农学   256篇
基础科学   140篇
  158篇
综合类   1591篇
农作物   188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801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11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11.
112.
【目的】由大斑突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的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旨在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有性生殖研究提供技术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玉米大斑病菌(登录号MAT1-1:GU997138和MAT1-2:GU997137)和小斑病菌(登录号MAT1-1:X68399和MAT1-2:X68398)交配型基因序列,利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2种病原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特异性引物,采用单因素法对引物的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程序中延伸时间和循环数等重要参数进行优化,建立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2种病原菌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检验。同时,对田间采集的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单孢菌株的交配型进行多重PCR检测,以明确建立的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适用性。【结果】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和设计的交配型特异引物StMAT01-2F/R、StMAT02-3F/R、ChMAT01-3F/R和ChMAT02-2F/R可分别扩增出MAT1-1、MAT1-2型菌株大小为816、132 bp(大病斑菌)与490、136 bp(小病斑菌)的特异性目的条带。25 μL多重PCR扩增体系:2×Multiplex PCR Mix 12.5 μL,引物各10 pmol,DNA模板100 ng,退火温度为57.2℃(大病斑菌)和55.0℃(小斑病菌),35个循环。该多重PCR对玉米大斑病菌MAT1-1、MAT1-2型单孢菌株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0.1、0.01 ng基因组DNA,而对玉米小斑病菌MAT1-1、MAT1-2交配型的检测灵敏度均为0.1 ng基因组DNA。该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对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特异性很强,能够很好地区分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相应的近缘种和14株其他真菌菌株。不同地理来源的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能够准确地检出129株玉米大斑病菌和194株玉米小斑病菌的交配型,且检测结果与随机抽取的菌株杂交验证结果完全吻合。【结论】构建的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交配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操作简便,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为玉米大斑病菌和小斑病菌的交配型田间分布和监测及有性生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3.
施氮量对粮饲兼用玉米子粒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2018年以主推粮饲兼用玉米陕科9号品种为材料,设0、90、180、270和360 kg/hm2 5个氮肥水平进行大田试验,测定不同氮肥处理下叶面积指数、产量和饲用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等性状指标,分析施氮量对玉米子粒产量、饲用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生物量增加;子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此时最佳施氮量为268 kg/hm2,产量增加64.4%。随着氮肥增加,氮肥农学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氮肥偏生产力降低。饲用品质分析显示,子粒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在氮肥270 kg/hm2处理下分别较不施氮处理增加2.4%、13.7%和22.5%;秸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减少20.4%和18.1%,秸秆粗蛋白和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分别增加22.5%和17.6%。适当增施氮肥改善玉米群体质量,增加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提高饲用价值。陕北灌区粮饲兼用玉米生产实践中,推荐适宜施氮量为268 kg/hm2。  相似文献   
114.
本试验采用5个不同的乌龙茶品种,包括铁观音、黄金桂、金观音、本山、毛蟹,比较不同乌龙茶茶树品种加工东方美人茶的品质差异.以台湾制作东方美人茶的传统品种青心大冇为对照组;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为标准加工成东方美人茶,采用密码感官审评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其品质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椭圆形、叶色偏绿,小绿叶蝉受害指数为...  相似文献   
115.
10种中药材和大蒜提取液对菊果胶杆菌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菊果胶杆菌是魔芋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用10种中药材和大蒜提取液对菊果胶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连、大蒜、黄芩、乌梅和柴胡提取液抑菌效果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其中黄连和大蒜对菊果胶杆菌抑菌效果最优,平均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7、2.19 cm,黄芩次之,平均抑菌圈直径为1.68 cm。选取抑菌效果较好的黄连、黄芩和大蒜提取液用二倍稀释法稀释后,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黄连2倍稀释液与黄芩2倍、4倍稀释液均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而大蒜提取液稀释后抑菌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6.
微量元素硼在荔枝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龄荔枝(15~20年生)“花而不实”,落花落果及产量低而不稳,是福建荔枝主产区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缺硼会影响荔枝授粉受精及单位面积产量。不同浓度硼砂(B)处理的结果表明:喷洒B0.2%~0.4%、B0.2%+KH_2PO_40.2%和土施B4~5两/株,能提高荔枝叶片中硼、氮、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荔枝(强壮树)单株产量。硼在60ppm范围内能促进荔枝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利于受精及提高座果率,超过80ppm浓度却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7.
林麝化脓性疾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麝化脓性疾病是圈养林麝的主要病害之一。从多年流行情况来看,患与化脓相关疾病的林麝在所有病麝中占50%以上;而在因病死亡的林麝中,与化脓有关的占总数的50%以上。由此可见,化脓性疾病对养麝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18.
2004年4、8、10月及2005年1月调查结果显示,乌梁素海共有浮游植物7门58属,其中绿藻门最多,共有22属;硅藻门次之,为14属;蓝藻门也较多,达到了13属;裸藻门、隐藻门及金藻门数量很少,分别为4属、2属和2属;甲藻门最少,仅有1属.全年以绿藻、蓝藻及硅藻为优势种属.浮游植物全年平均密度为33.01×106 ind·L-1,平均生物量为26.33 mg·L-1.随着季节的变化,各藻类密度及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春夏高,秋冬低.另外,根据PCQ评价模型计算结果可知,乌梁素海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9.
根据阳台农业特殊环境条件的需求,选择不同种类、不同品种的叶菜,分析了出芽率、叶片色、叶柄色、叶片性状、叶片数、株高、10株重、单株重等指标,筛选适宜阳台种植的叶菜品种。结果显示,四季玻璃生菜等3个生菜品种最适宜,最佳收获期为53 d;聚萍绿冠青帮小白菜等5个小白菜品种最佳,收获期为25~30 d;寒绿油菜等4个油菜品种最佳,收获期为30 d;广东抗热红油麦菜等2个油麦菜品种,最佳收获期为60 d。  相似文献   
120.
直接施用禾本科秸秆对烤烟产量、产值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3年在4种植烟红壤(酸性、微酸性、微碱性和碱性)上,烤烟移栽前适量单施化肥、大量单施化肥、适量化肥增施小麦秆、玉米秆和有机土壤改良剂、菜籽饼配施化肥,研究施用有机物对烤烟产量、产值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移栽前增施小麦秸秆(田烟:7500kg/hm^2,地烟:6000kg/hm^2),极显著地增加烟叶产值;评吸综合得分最高;对烤烟产量和烟叶化学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