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74篇
农学   156篇
基础科学   104篇
  92篇
综合类   1100篇
农作物   218篇
水产渔业   210篇
畜牧兽医   604篇
园艺   230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普洱市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是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的重要途径。为了探讨不同退耕还林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规律,以云南普洱市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对6种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改善,土壤团聚体含量、孔隙度、持水量、有机质含量、氮素含量、磷素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均表现为退耕地〉坡耕地,钾含量表现为坡耕地〉退耕地;不同模式退耕林地土壤质量的恢复具有明显差异,按改良土壤的效果排序为: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核桃〉桉树〉茶;以思茅松+西南桦、西南桦、思茅松或核桃为主要树种的乔灌草模式是当地退耕还林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72.
河北省近35年(1965—1999年)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15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分析河北省参考作物蒸散的时空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为农作物水分管理提供指导.根据FAO推荐的彭曼-蒙蒂斯方程,利用河北省1965-1999年85个地面气象站资料,计算并分析了河北省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分布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春、夏、秋、冬四季和年的参考蒸散量序列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并达到显著水平(α=0.01).其中,春季下降最快,夏季次之,秋季较慢,冬季下降最慢;年参考蒸散量减少速率达43.58mm/10a.在空间上,全省参考作物蒸散量在不同地区减少幅度不同.其中,廊坊及以南地区下降较为突出,减少速率一般均在40mm/10a以上,而北部地区减少较为缓慢,一般均在35mm/10a以下,秦皇岛虽然有所减少,但未达到显著水平(α>0.05).通过参考作物蒸散与气候要素相关分析表明:影响河北省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风速和日照时数(即太阳辐射).根据能量平衡原理,风速减小和日照时数减少是河北省参考作物蒸散下降的主要原因,而气温升高对其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73.
再生稻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根据已报到的研究材料,综述了中国南方稻区再生稻的研究进展。所有的水稻品种均可获得一定的再生稻产量,常规品种的再生稻产量明显低于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而三系杂交水稻的再生稻产量又较两系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低;留桩高度各地因组合不同和生态条件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为10~40 cm;各节间腋芽在温度、光照和水分适宜的条件下均能较好的萌发,施用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均能有效促进腋芽的萌发,并能提高再生芽的成活率;再生稻腋芽萌发及成活的最适温度为24.5~27.0℃,相对湿度为81%~85%,‘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21℃;头季稻齐穗期剑叶SPAD值、叶片含氮量和群体单位面积的总颖花量3个因子可以用来预测再生稻高产的促芽肥经济施用量;超级杂交稻也可获得较好的再生稻产量。再生稻的栽培技术还可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化感物质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阿魏酸分别处理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利用单因素方差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化感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阿魏酸显著抑制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的萌发,对2种杜鹃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均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化感效应的最强浓度为1 000 μg/mL.  相似文献   
75.
本文主要以高砷硫铁矿区周边农田中的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的分析了矿区周边不同区域土壤中真菌的群落特征,对硫铁矿区周边土壤真菌群落的适应机制进行了探究分析。结果表明,(1)砷、铁复合污染土壤可促使土壤真菌丰富度降低,而对土壤真菌多样的影响则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2)砷、铁复合污染抑制土壤中Ascomycota(子囊菌门)代谢,促进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代谢,而对Zygomycota(接合菌门)则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对Fusarium(镰刀菌属)、Pseudallescheria(假霉样真菌属)、Cryptococcus(隐球菌属)也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3)砷、铁的复合物污染使土壤中真菌群落结构产生了明显差异,环境因子对土壤环境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效砷、总砷、总铁。  相似文献   
76.
对国内外的西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利用和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国内外西瓜种质资源研究上取得的成就,并对我国西瓜种质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7.
桂粤地区西瓜甜瓜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广西和广东为华南西瓜甜瓜冬春季和秋延后栽培面积较大的省区,年总栽培面积9万hm2,其中广西6.33万hm2,广东2.67万hm2。1生产现状1.1主要产区和种植面积广西主产区分布在南宁、百色、梧州、北海、崇左等5市,年总栽培面积5.334万hm2,其中西瓜面积4.684万hm2,甜瓜0.65万hm2,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南宁产区有武鸣县锣圩、宁武、马头、两江、罗波、里建镇,横县校椅镇和辖区的吴圩、苏圩、延安、那陈、蒲庙、大塘、伶俐、坛洛、双定、石埠、  相似文献   
78.
作为解决含氟苦成水农村地区居民饮水问题的有效手段,小规模反渗透式淡化处理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制约这项技术在国内农村推广的一个原因是成本过高、折损过快,在满足社会效益的同时不能兼顾经济效益.结合引进的以色列泰禾集团的设备在天津地区示范研究的结果,对小规模反渗透设备的运行进行了经济分析,得出了在不连续运行时设备的折旧成本大于能耗,有效长期的连续运行更有经济效益的结论;初步讨论了以充分发挥设备经济效益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9.
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is striata)又名条纹锯艏或黑锯鮨,属于脊索动物门、鲈形目、鮨科、亚斑鱼亚科、锯鮨属、石斑鱼种。主要分布于美国东海岸沿岸100m深的海中。  相似文献   
80.
2007年12月22-23日,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了全国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工作总结会。总站孙喜模副站长、病防处陈爱平处长以及全国28个省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病害测报人员以及基层负责测报工作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总结交流了2007年水产养殖动植物病情测报工作情况,讨论了如何进一步做好测报以及病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