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667 m~2施基肥量(12 kg、16 kg、20 kg、24 kg)、副处理移栽密度(30 cm×12 cm、30 cm×14 cm、30 cm×16 cm)互作形成12个处理,每穴4株苗,研究不同基肥量与移栽密度对绥粳18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量对绥粳18产量影响极显著,3个密度对绥粳18产量影响不显著。14个处理中,每667 m~2基肥量24 kg、栽培密度30 cm×14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718.9 kg,每667 m~2基肥量20 kg、栽培密度30 cm×14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86.7 kg,667 m~2基肥量16 kg、栽培密度30 cm×12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53.3 kg,每667 m~2基肥量12 kg、栽培密度30 cm×12 cm的667 m~2产量最高为681.1 kg。  相似文献   
2.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玉米研究者就对玉米栽培理论展开了系统的研究,在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相结合,玉米生产更加有序化、定量化、科学化,精准农业技术一定会应用到玉米栽培上。  相似文献   
3.
垦鉴豆43号大豆是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选育而成,经过3年的区试、生试产量鉴定,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适应性。根据品种生育特性不同,其相应的栽培方式也不同,只有良种良法配套作物才能稳产、高产。为此笔者对影响垦鉴豆43号大豆产量的3个主要因素,播期、密度、施肥进行试验研究,为加快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提供相应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群体密度对寒地青贮玉米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青贮玉米群体密度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密度是影响青贮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不同密度处理间青贮玉米的百粒重、产量差异极显著,秃尖长、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密度处理间青贮玉米的株高、穗行数差异不显著。高产密度不宜超过9.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6.
简要地介绍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以及该技术在寒地水稻上的应用,以作为施肥指导技术的一种参考,让水稻生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秋  付东波  李军 《北方水稻》2006,(Z1):79-81
庆丰科研站选用天达2116(壮苗型)、美奇天然海澡肥、地福来、爱丰腐殖酸有机肥进行水稻苗床应用壮苗型叶面喷施剂试验。经过调查对比,不论调不调酸、施不施肥,四种壮苗喷施剂都有很好的壮苗作用,其中天达2116、地福来壮苗作用更好,此项技术可推广。  相似文献   
8.
付东波 《种子科技》2019,(12):111-112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难以避免的种植问题,不仅会导致水稻产量下降,还会造成大米的质量受到影响,而传统防控技术中农药的使用,也会对水稻作物的健康性产生不利影响。现阶段,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已经成为了水稻病虫害治理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方法对2005年和2006年采自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的48个大斑病菌菌株进行生理分化鉴定。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玉米产区鉴定出0、1、12、13、23N、123共6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玉米大斑病菌以0号生理小种为主,所占比例为52.08%;但其他小种有上升为优势小种的趋势,如1、12、13号小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2.92%、10.42%和8.33%。说明黑龙江玉米产区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组成已发生变化,并且出现了克服多个抗性基因的生理小种,小种毒性组成呈复杂化。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田间系统调查,把稻田节肢动物群落按营养和取食关系划分为3个营养层和不同的功能集团.进而在物种、功能集团和营养层3个水平上对黑龙江寒地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稻田中,生态稳定性较好的是施生物药剂稻田,生态稳定性较差的是施化学药剂稻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