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5篇
林业   3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8篇
  9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蚕蛾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品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主要论述了蚕蛾的激素类物质和营养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其保健品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52.
本试验旨在探索稻鸭共作条件下绍兴鸭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情况。306只同批18 d龄绍兴公鸭随机分为3个平行试验组,按照每667 m2 12只的放鸭密度开展为期42 d的稻鸭共作。结果显示:绍兴鸭经过42 d的稻鸭共作后,平均日增重为22.70 g,60 d龄时体重达到1.379 kg,屠宰率为87.07%,胸肌率和腿肌率分别为5.94%和13.65%。胸肌和腿肌的肌间脂肪含量分别为1.31%和1.80%,肌苷酸含量分别为0.95和1.16 mg·kg-1,共检测到7种不饱和脂肪酸和3种必需脂肪酸。本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作条件下,绍兴鸭生长和屠宰性能较优,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必需脂肪酸含量相对丰富,可作为稻鸭共作模式的优良鸭品种。  相似文献   
253.
钱华  于波 《水产科技情报》2000,27(4):154-155
黄鳝营养丰富 ,肉味鲜美 ,有滋补保健作用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养黄鳝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 ,是一项很好的农村副业。利用现有的养鱼池及河沟进行网箱养鳝 ,既不影响常规养殖产量 ,又能将小规格的黄鳝培育成大规格的商品鳝 ,不占土地 ,节约建池费用 ,增加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我市于1999年利用宁界乡 3.2 hm2 养鱼池塘和河沟进行网箱养鳝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池塘、河沟情况  池塘面积 2 hm2 ,河沟面积 1.2 hm2 ,养殖季节平均水深在 1.8m以上。池塘、河沟均照常放养鱼种…  相似文献   
254.
本文简要阐述了吉林省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如何加强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55.
【目的】基于 SSR 分子标记对 12 份非洲菊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及部分种质杂交 F1 后代真假杂种鉴定,以期为非洲菊种质资源鉴评及创新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 12 个非洲菊种质资源,提取其基因组 DNA 后,利用 50 对 SSR 引物进行 PCR 扩增,通过检测相关多态性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以及部分品种杂交 F1 后代鉴定。【结果】18 对引物在 12 份非洲菊材料中共扩增出 74 个多态性等位变异片段,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等位变异片段 4.1 个。利用 74 个等位位点,构建了 12 份非洲菊种质资源的系统进化树,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系数为 0.75 时,可将受测的 12 份种质分为 5 组,Ⅰ组为‘云南红’‘大088’‘情人’,Ⅱ组为‘粉佳人’‘粉球’‘真爱’和‘福娃’,Ⅲ组为‘绣色’‘淑女’和‘黄球’, Ⅳ组和Ⅴ组均只包含 1 个品种,分别是‘紫水晶’和‘深圳 5 号’。筛选出 GHSSR-1、GHSSR-18、GHSSR-20和 GHSSR-21 等 4 对引物,可完全区分 12 份种质;其中,后 3 对引物鉴定出兼具双亲特异位点的单株分别是Gh-5、Gh-4 和 Gh-1,单独 1 对引物的鉴定率为 33%。且受检的 3 个单株均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 100%。【结论】成功构建 12 份非洲菊品种的指纹图谱,综合 3 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鉴定出 3 株非洲菊杂交 F1 后代实生苗为真杂种,为非洲菊资源鉴评和创新利用提供可靠的 SSR 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256.
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hupe hensis)幼苗为试材,结合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连续两年研究了砂培条件下低锌、适量和高锌水平(0.5、4和16μmol·L-1 Zn2+)5种供给方式[持续低锌30 d、低锌变高锌(前15 d低锌,后15 d高锌)、适量稳定供锌(30 d适量供锌)、高锌变低锌(前15 d高锌,后15 d低锌)和持续高锌(30 d高锌)]对幼苗生长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稳定供锌处理的幼苗总生物量、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最大,根系活力最高;持续低锌处理最低。整个处理期间,适量稳定供锌处理的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5N示踪结果表明,处理30 d时,各处理15N吸收量、15N利用率表现为适量稳定供锌处理最高;持续高锌、低锌变高锌处理次之;持续低锌处理最低。以上结果说明:供锌不足与过量以及供锌不稳定均抑制了平邑甜茶幼苗根系生长以及氮素的同化,限制了对氮素的吸收,不利于生长发育;而适量稳定供锌优化了根系形...  相似文献   
257.
以“寒富”/“GM256”/“山定子”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处理对植株根际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土壤质量评价以及采用生物学指标预警土壤Cu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Cu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际土壤有效Cu含量随之增加,土壤pH呈现降低趋势。低浓度(30~200 mg·kg-1)的外源Cu处理对土壤有机质(SOM)及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影响不大,但高浓度(350、500 mg·kg-1)的Cu处理使SOM及DOC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呈现与二者类似的变化趋势。土壤脲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外源Cu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土壤有效Cu含量与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高浓度的Cu胁迫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均一性,使微生物群落代谢结构产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