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29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抗旱剂一号”是河南生物所研制的一种新型抗旱药剂,在农作物上推广使用可增产8—20%,但在果树上尚无应用的报道。鉴于山区果树灌水条件较差,并常有春旱之灾,特于1989年在盆栽苹果上进行了本项试验。试材与方法试材为四年生盆栽乙女苹果,树势健壮,每盆年施磷酸二铵300克,分春、夏、秋三次施入。试验设三个处理,每处理设四次重复。每盆为1 小区,共12盆。处理Ⅰ为药剂处理,于5月3日(花后)喷布0.16%的“抗旱剂一号”;处理Ⅱ为干旱对照,于喷药同时喷布等量的清水,以消除处理Ⅰ中溶剂水的影响;处理Ⅲ为非干旱对照,始终正常浇水,不使受干旱胁迫。处理Ⅰ、Ⅱ喷布抗旱剂及清水后,即不再浇水,至出现严重干旱时(盆土开始干  相似文献   
32.
一个与桃成熟期QTL连锁的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久保桃自交后代为研究材料,对果实成熟期QTL进行了SSR标记。通过集群分离分析法(BSA)对分布于桃基因组上的165对SSR引物进行筛选,确认第4连锁群上的‘BPPCT015’标记与果实成熟期QTL有连锁关系。该标记在果实发育期 < 75 d和果实发育期 > 120 d的单株中所扩增出的带型与其表现型的符合度分别达到90%和92%,在88个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资源中的符合度分别为82%和84%。在桃育种实践中‘BPPCT015’标记可用于对成熟期的预先选择。  相似文献   
33.
利用作物苗期毒性指标表征土壤Ni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在褐土土壤中Ni胁迫条件下,利用小麦幼苗茎叶中Ni含量、生物减产量和POD活性突变点所对应的土壤含Ni量表征土壤Ni污染。结果表明,土壤中全Ni量与土壤有效态Ni和幼苗中Ni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幼苗含Ni量与叶绿素含量及幼苗POD活性变化呈显著负相关,而与Fe元素含量变化无相关性;土壤中有效态Ni含量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幼苗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均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据以上3个毒性指标表征土壤Ni污染,其减产临界值为:土壤中有效态Ni的质量分数为5mg·kg-1(CaCl2提取);小麦茎叶中Ni的质量分数为25mg·kg-1;POD活性转折临界值为40mg·kg-1。  相似文献   
34.
【目的】揭示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干物质和水分的分配规律及相互关系,为研究欧李果实矿质元素吸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野生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阶段(幼果膨大期、硬核期、成熟增长期)结果基生枝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及其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织器官中Cu、Zn、Fe、Mn、Mg元素分配总体表现为:新梢〉果实〉韧皮部〉木质部;K分配与水分分配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果实〉新梢〉韧皮部〉木质部;而Ca元素在新梢中分配居多,其次为韧皮部。各组织器官中矿质元素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规律各异,其中K元素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欧李各组织器官干物质积累和水分代谢影响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K元素代谢对果实钙素吸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5.
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中不同形态钙和不同溶解性果胶的含量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欧李果实钙素吸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欧李果肉中果胶酸钙、磷酸钙、草酸钙和剩余钙形态含量变化均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且均以花后45 d含量最高,水溶性钙形态含量呈先下降后增长趋势,花后90 d含量迅速增长,花后...  相似文献   
36.
河北省农田土壤中的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建军  朱京涛  刘玉艳  于凤鸣  杜彬 《土壤》2008,40(5):802-805
分析测定了河北省农田主要类型耕层土壤中的Ni含量及土壤中Ni含量的剖面变化,结果表明,河北省农田土壤中Ni的平均含量为26.48mg/kg,含量范围为8.62~94.77mg/kg,土壤中Ni含量水平在20~30mg/kg范围内分布频率最高。土壤中Ni的含量总体变化趋势是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呈逐渐增加趋势。主要类型土壤中Ni的平均含量水平高低为棕壤土>潮土>褐土>栗钙土;4种类型土壤中Ni含量的剖面变化表现为下层略高于表层,但含量差异不显著。农田土壤中Ni含量的变化与土壤pH值、全盐量及有机质的含量变化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不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盆栽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花莛抽出,用氮、磷、钾不同配比的营养液浇施小苍兰,观测株高、花期、花朵数、球重等指标,研究其对盆栽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的适宜比例可促进植株的高生长,增加总花朵数,提高盆栽小苍兰的观赏性.氮、磷、钾浓度分别为100、100、100mg·L-1时,可促进植株的生长,有利于花枝的伸长;氮、磷、钾浓度分别为100、200、100 mg·L-1时,有利于总花朵数的增加;氮、磷、钾浓度分别为200、50、100 mg·L-1时,有利于新球球重的增加;氮、磷、钾浓度分别为100、50、100 mg·L-1时,有利于新球球径的增加.  相似文献   
38.
盐胁迫对红花鼠尾草和蓝花鼠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花鼠尾草(Salvia coccinea)和蓝花鼠尾草(Salvia farinacea)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0.4%、0.8%、1.2%、1.6%的NaCl、KCl和0.4%、0.8%、1.2%、1.6%、2.0%Na_2SO_4盐溶液进行胁迫,调查三种盐对两种鼠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盐分对红花鼠尾草、蓝花鼠尾草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同;较低浓度的0.4%Na_2SO_4促进了两种种子的萌发,高于该浓度的Na_2SO_4处理和所有浓度的NaCl、KCl处理均抑制了两种鼠尾草种子的萌发,使种子发芽迟缓,发芽进程延长,并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0.4%KCl对红花鼠尾草和蓝花鼠尾草的胚根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其他处理则明显抑制胚根生长。红花鼠尾草的耐盐适宜范围是Na_2SO_41.30%、NaCl 0.88%、KCl 0.55%;半致死浓度是Na_2SO_41.96%、NaCl 1.20%、KCl1.53%;极限浓度分别为Na_2SO_43.30%、NaCl 1.72%、KCl 3.11%。蓝花鼠尾草的耐盐适宜范围是Na_2SO_40.80%、NaCl 0.53%、KCl 0.56%;半致死浓度是Na_2SO_41.15%、NaCl 0.88%、KCl 1.19%;极限浓度分别为Na_2SO_41.71%、NaCl 1.45%、KCl 1.95%。在萌发阶段,蓝花鼠尾草对盐分的敏感程度大于红花鼠尾草。三种盐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从强到弱的顺序为NaClKClNa_2SO_4。  相似文献   
39.
1选育经过 1995年8月上句选择一个大久保桃园采集自然杂交种子。由于园内为同一品种,且附近100米无其他品种,故被确定为自交结实。1996年春播种,1997年春季按株行距1.5米×2.0米定植实生苗117株.1999年起全部结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揭示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干物质和水分的分配规律及相互关系,为研究欧李果实矿质元素吸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野生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阶段(幼果膨大期、硬核期、成熟增长期)结果基生枝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及其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织器官中Cu、Zn、Fe、Mn、Mg元素分配总体表现为:新梢>果实>韧皮部>木质部;K分配与水分分配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果实>新梢>韧皮部>木质部;而Ca元素在新梢中分配居多,其次为韧皮部。各组织器官中矿质元素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规律各异,其中K元素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欧李各组织器官干物质积累和水分代谢影响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K元素代谢对果实钙素吸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