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提高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实用价值及两系杂交粳稻的制种产量,以6个不育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开花习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间开花习性差异明显,其中G 067 S单穗和单株开花期最短,LY 056 S的单穗和单株开花期最长;G 09 S、G 153 S、G 067 S、LY 056 S、LY 201 S花期和花时比较集中,G 178 S花期和花时都较为分散;G 153 S开闭颖时间最长,G 067 S最短;G 09 S开颖角度最大,G 178 S最小;G 067 S柱头外露率最高,LY 056 S柱头外露率最低;LY 056 S不包颈,其余不育系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包颈。相关分析表明,不育系包颈与开闭颖时间和柱头外露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颖花开颖角度与其他性状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2.
利用1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正常施氮和低施氮水平下,稻米的品质表现,以确定降低施氮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用量降低,稻米的外观品质和加工品质降低,而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却有所增加。不同品种的品质性状在氮肥用量降低条件下,其变化方向和程度各不相同。氮肥用量降低,日本品种越光和丰锦以及中国品种铁粳4、沈农9017的碾磨品质和蒸煮品质都有所提高,而日本品种福锦和中国品种辽粳454-17的垩白性状明显变劣,米胶变硬,胶稠度降低。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滨海稻区耐盐品种稻米的外观品质、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的测定,研究其外观品质与食味的关系。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和黄粒米率与食味值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垩白粒率与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都呈极显著负相关;碎米率与米粒食味值及蒸煮食味值都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存在线性关系,这说明碎米率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增加稻米食味。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我国滨海稻区水稻品种以及日本水稻品种的米粒食味及蒸煮食味的测定,比较分析中日水稻品种在食味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滨海稻区水稻品种在米粒食味和蒸煮食味上略差于日本品种,主要原因是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因此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着重选育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我国两系杂交粳稻品质现状,分析其各品质性状的相互关系。本研究以60份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最新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为试材,通过对其进行稻米各品质性状分析表明:大多数两系杂交粳稻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米2~3级水平,只有少数组合达到1级。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是正相关,和与食味品质呈负相关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外观品质中的长宽比与加工品质的极显著负相关,却与食味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骨干亲本盐丰47相比,除加工品质外,两系杂交粳稻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和蒸煮品质均较差。总体来说,两系杂交粳稻的稻米品质各项指标一般,稻米品质改良仍需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26.
海南省是北方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冬季繁殖的理想基地。海南省的自然地理情况复杂,要选择适合的繁殖地点。光温敏核不育系繁殖对温光条件有特殊需求,应通过合理安排,使不育系在育性转换敏感期处于适宜的温光条件下。种子纯度是南繁工作的重点,在繁殖过程中要耐心细致,严格除杂保纯。在确保纯度的同时,通过强化田间栽培管理措施,保证繁种产量。  相似文献   
27.
选用4个光温敏核不育系与4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通过对杂交组合各农艺性状与双亲关系的研究发现,在株高和穗节伸出长度这两个性状上,所有杂交组合均超过中亲值;16个杂交组合在一次枝梗粒数、二次枝梗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这3个性状上与恢复系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纯氮0、90、150、210、270 kg/hm2)和种植密度(30 cm×18 cm、30 cm×14 cm、30 cm×10cm)互作对优质食味水稻盐粳939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盐粳939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低密高氮依然是产量显著提高的手段;在兼顾产量的前提下:在密度30 cm×18 cm、施氮量10 kg/667 m2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品质;在密度30 cm×10 cm、施氮量10 kg/667 m2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食味品质。低氮条件下水稻的氮素利用率等指标会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9.
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品质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以辽粳9号为对照,对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品质中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都低于对照,互相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外观品质中新品系的粒长、长宽比、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都高于对照;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中新品系的碱消值和胶稠度低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对照,直链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0.
为解决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格局不合理的问题,研究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通过建立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自相关模型,以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相关性为依据,分布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格局。分析水稻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得出结论为: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农业劳动力比重、非农收入比重、耕地细碎化程度为不利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收入和耕地质量为有利影响因素;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其影响不大;耕地经营规模以及地形地貌的影响结果需要具体分析。以此为依据,能够解决水稻生产技术效率空间格局不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