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条斑紫菜TPS基因( PyTPS)对花生种子耐盐性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条斑紫菜PyTPS基因的pCAMBIA2300-PyTPS重组载体导入花生,获得了T0转基因植株。利用PCR对T0植株进行了检测,PCR阳性率为34.7%。将部分转基因植株的T2种子进行耐盐试验,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了PyTPS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情况,并用近红外技术测定了T2种子的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部分转基因花生种子在盐溶液中的发芽率显著提高,PyTPS基因可在有些转基因植株中表达,有的转基因植株的蛋白质、油酸、亚油酸或脂肪含量发生了明显变化。总之,条斑紫菜PyTPS基因导入花生后,既可提高转基因花生种子的耐盐性,又对部分后代种子的品质性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2.
小贯小绿叶蝉试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温度对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5、19、23、27、30℃共5个恒温条件下,研究温度对小贯小绿叶蝉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小贯小绿叶蝉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世代历期分别为5.54~18.09、4.02~6.86、5.54~14.68、15.10~39.63 d。小贯小绿叶蝉的若虫、产卵前期、卵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36.85、7.86、11.06℃,有效积温分别为136.59、74.98、93.54 d·℃,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305.33 d·℃。在不同温度处理下,雌成虫的寿命长于雄虫,分别为6.48~24.10、5.38~19.39 d。19~27℃时内禀增长率(0.14、0.15、0.16)较高,世代存活率(90.00%、89.60%、87.20%)最高,净生殖率最大(18.42、17.46、15.90)。据此得出,19~27℃是最适宜茶小绿叶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93.
单头饲养与群体饲养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亚洲玉米螟的生活习性,更好地在室内进行饲养,采用人工饲料,研究单头饲养与群体饲养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生殖力参数的比较,发现在供试条件下,其更适合于群体饲养。在群体饲养条件下,亚洲玉米螟的平均世代周期(41.98 d±1.76 d)和种群加倍时间(9.95 d±1.74 d)明显短于单头饲养,内禀增长率(0.07 d±0.01 d)也大于后者;而且化蛹率(71%)、羽化率(90%)及成活率(64%)也远大于单头饲养。  相似文献   
94.
为减少信阳地区黄麻种植中病害的发生,达到高产稳产,提高黄麻质量的目的.该实验对本地区当年发生最严重的黄麻立枯病进行跟踪调查,并统计出几个品种的被害率,常规黄麻最高值达63.10%,菜用黄麻达97.40%,严重影响了黄麻的产量与质量.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方法,以期为更好的种植黄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研究探讨了不同解冻方法对0.25 mL奶牛细管冻精解冻后的影响,细管冻精分别在5,15,40,75,90℃下不同时间(1~120 s)进行解冻操作,通过评定精子冻后活率、顶体完整率、尾膜完整率,筛选出最佳的奶牛细管冻精的解冻方法。结果表明:(1)奶牛细管冻精采用75℃解冻3 s,精子的活率最高,解冻效果最好;其次在接近体温40℃解冻20 s,效果也较好;在低温5℃和室温15℃解冻,精子活率低于0.3;在90℃高温解冻条件下不稳定,不适合生产使用;(2)90℃解冻精子的顶体完整率、尾膜完整率明显低于40℃和75℃,差异显著(P<0.05),但是精子畸形率却高于40℃与75℃的处理组(P<0.05),而后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不同解冻温度解冻后精子在37℃时保持有效存活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40℃>75℃>90℃。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对奶牛细管冻精进行解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适合的解冻方法。若解冻后立即输精的,建议采用75℃下3 s解冻;解冻后不能立即输精的,为了使精子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活力,宜采用40℃下20 s解冻。  相似文献   
96.
家畜精液质量的检测对于人工授精技术和体外受精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人类生殖临床和畜牧生产中,评定精液质量的方法大多是几个指标联合检测,使得精液质量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和准确。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家畜精液质量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以便较确切的反映精子的质量与受精能力。  相似文献   
97.
为了探讨亮甲酚蓝(brilliant cresyl blue,BCB)对牛未成熟卵母细胞染色选择后对其体外成熟(IVM)和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前用26 μmol/L BCB染色90 min作为处理组,以未染色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将处理组依照胞质的颜色分为蓝色组(BCB+)和无色组(BCB-),成熟培养后检测卵子的发育能力。结果表明:①经BCB染色卵母细胞在成熟后,BCB+组卵母细胞成熟率(80.92%)较对照组(60.00%)和BCB-组(51.61%)差异显著(P<0.05);②BCB+组的凋亡率(6.50%)较对照组(28.21%)、BCB-组(39.06%)差异显著(P <0.05),随着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升高其凋亡率逐渐降低。由此可见,以亮甲酚蓝染色为基础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的区分可以用来有效的选择更具发育活力的牛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98.
花生β-1,3-葡聚糖酶基因启动子(Arachis hypogaea promoter of β-1,3-glucanase,Ah-Glu-Pro)属于诱导型的启动子.为分析该启动子序列中对外源信号分子响应的重要顺式调控元件,利用交错式热不对称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AIL-PCR)方法扩增得到长度为970 bp的Ah-Glu-Pro序列.PLACE和PlantCARE在线预测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序列中含有对病原菌及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响应的顺式调控元件,如GRWAAW、GTl-motif、W-box、RAV lAAT、INRNTPSADB、AMMORESIVDCRNIA1和BIHD 1OS.根据预测结果,在5’端设计5个正向引物Glu-F、Glu-P4、Glu-P3、Glu-P2和Glu-P1,3’端设计一个反向引物Glu-R,5个引物对扩增得到该启动子序列Ah-Glu-P以及5'端4个缺失片段Ah-Glu-P4~Ah-Glu-P1,长度分别为931、767、650、376和217 bp.将这5个片段分别克隆到pCAMBIA 1301-xylA载体中,构建以木糖异构酶基因(xylose isomerase gene,xylA)作为安全筛选标记、以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β-glucuronidase gene,GUS)作为报告基因的相应5个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xylA-Glu-P~pCAMBIA 1301-xylA-Glu-P1.将这5个表达载体分别转化洋葱(Allium cepa)表皮细胞,进行GUS蛋白组织化学染色及GUS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经SA诱导后,转入Ah-Glu-P~Ah-Glu-P3 3个载体的洋葱表皮细胞中的GUS酶活性分别提高1.45、2.16和1.27倍,转入Ah-Glu-P2~Ah-Glu-P1载体的洋葱表皮细胞在SA诱导前后GUS酶活性无明显差别.结合软件预测结果推测,在启动子Ah-Glu-P、Ah-Glu-P4和Ah-Glu-P3内部存在的RAV1 AAT、MYBCOREATCYCB1和INRNTPSADB为对SA响应的正调控元件;在Ah-Glu-P~Ah-Glu-P4之间存在的GT1-motif和AMMORESIVDCRNIA1为对SA响应的负调控元件.对这些重要顺式调控元件功能的进一步确认将为通过调控实现花生内源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高效表达、提高花生(Arachis hypogaea)的抗病性、以及在花生遗传转化过程中特异诱导表达启动子的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目的】筛选出适合饲养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e)的最佳饲料配方,以期改进亚洲玉米螟的饲养技术,为进一步研究亚洲玉米螟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提供依据。【方法】在周大荣新7号配方人工饲料的基础上,设计了4种不同的人工饲料配方饲养亚洲玉米螟,研究4种人工饲料配方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在试验设计的4种不同饲料配方中,配方2(玉米面86 g/kg,大豆面86 g/kg,Vc 2.9 g/kg,琼脂11.5 g/kg,酵母粉51.6 g/kg,山梨酸2.9 g/kg,葡萄糖43 g/kg,水716.2 g/kg)的饲养效果最好,亚洲玉米螟的化蛹率、羽化率、成活率、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配方,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最短。配方1和配方3的饲养效果次之,配方4的饲养效果较差。【结论】饲料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配方2是适合亚洲玉米螟生长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的抗寒能力,利用过冷却点测定仪测定其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并分析频次分布。结果表明,不同虫态的灰茶尺蠖间过冷却点差异显著,雄成虫的过冷却点最低,为-12.73℃,5龄幼虫的过冷却点最高,为-5.06℃;不同虫态的灰茶尺蠖间结冰点的差异也显著,1龄幼虫的结冰点最低,为-9.85℃,5龄幼虫的结冰点最高,为-0.78℃;雌蛹的过冷却点为-11.93℃,显著低于雄蛹的-10.09℃;雄成虫的过冷却点为-12.73℃,显著低于雌成虫的-11.07℃。同一虫态不同个体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变异均符合正态分布。幼虫从低龄期(1~2龄)发育至高龄期(3~5龄),其过冷却点逐渐升高,抗寒能力逐渐下降。灰茶尺蠖雌蛹的抗寒能力强于雄性,但雌性成虫的抗寒能力弱于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