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在(26±1)℃,相对湿度50%~55%,光周期L14∶D10的条件下,以米蛾、大蜡螟和玉米螟幼虫为寄主,研究了寄主对麦蛾茧蜂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寄主对麦蛾茧蜂的雌雄比没有影响。但麦蛾茧蜂在3种寄主上的产卵数量、发育历期、雌蜂寿命、卵的成活率均存在显著差异。麦蛾茧蜂在米蛾和大蜡螟上可以大量繁殖,而在玉米螟上产卵数最少(185粒),雌蜂寿命最短(11 d),卵的成活率最低(12%),不适合麦蛾茧蜂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2.
在7℃恒温条件下,对用柞蚕卵繁殖的产雌孤雌松毛虫赤眼蜂卵期、幼虫初期、幼虫末期、预蛹期4个虫态进行了30 d及60 d的贮存试验.结果表明,低温贮存后对羽化出蜂数以及寄生、羽化能力均有影响.除卵期贮存未发育外,其他各贮存虫态产雌孤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羽化出蜂数、单头产卵量及羽化率随着贮存时期的延长而下降.贮存30 d,预蛹期的羽化出蜂教最高,为89.00头,幼虫初期的单头产卵量及羽化率最高,分别为85.27粒和84.85%.贮存60 d,各贮存虫态羽化出蜂数、单头产卵量及羽化率差异均不显著.低温贮藏未影响松毛虫赤眼蜂的产雌孤雌的生殖方式.后代没有雄蜂出现.  相似文献   
113.
利用绿僵菌与锐劲特制备的油悬浮剂和饵剂在内蒙古草原进行了防治蝗虫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样筐调查和扫网调查发现在施用绿僵菌油悬浮剂和饵剂后第三天蝗虫开始感病死亡,第15天死亡率显著增加,第50天死亡率超过80%,绿僵菌油悬浮剂具有比绿僵菌饵剂更好的防治效果;锐劲特油悬浮剂的杀虫速率显著高于绿僵菌,但持效性显著低于绿僵菌;锐劲特饵剂的杀虫速率和持效性居中。绿僵菌油悬浮剂可以作为防治草原蝗虫的首选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14.
2009~ 2011年对辽宁省受旱灾影响的北票市和受洪涝影响的铁岭市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干旱和洪涝灾害对亚洲玉米螟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2009年6~9月持续干旱影响,受灾当年亚洲玉米螟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第2年亚洲玉米螟心叶期危害较轻,但穗期危害较重,第3年种群数量恢复至较高水平;2010年7月下旬洪涝灾害发生条件下,亚洲玉米螟发生危害维持在较高水平,受灾年份越冬种群数量较大,但不能直接影响第2年亚洲玉米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5.
于不同温度与不同相对湿度组合条件下,比较了两性生殖品系及人工转染含沃尔巴克氏体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率、寿命、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以及高温和滞育贮藏对其生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与RH45%、78%、92%,以及25℃与RH45%、92%的组合下两性生殖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羽化率高于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在20℃与RH45%及30℃与RH92%的组合下两性生殖品系松毛虫赤眼蜂的寿命高于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其余温湿度组合下羽化率、寿命和繁殖力二者均无显著差异.高温和滞育贮藏均会使已获及沃尔巴克氏体的孤雌产雌品系松毛虫赤眼蜂在第二代中出现少量雄性个体,但继续培养仍会恢复为完全孤雌产雌生殖.  相似文献   
116.
实验室内研究了10种常用有机溶剂对烟蚜Myzus persicae、棉蚜Aphis gossypii、大豆蚜Aphis glycines定居行为的影响及蚜虫的行为反应。结果显示,3种蚜虫对供试有机溶剂具有相似的行为反应。在1~10 μL剂量范围下,乙醇、乙二醇、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对3种蚜虫的定居行为有轻度的影响,但苯、二甲苯、己烷、石油醚和乙醚对蚜虫的定居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在适宜剂量下,3种蚜虫对苯和二甲苯的移动率皆超过30%,并伴随剧烈的行为反应。此外,棉蚜、烟蚜对己烷与石油醚反应的移动率分别达到44.27%、46.45%和49.90%、52.58%。  相似文献   
117.
在简单重复序列PCR的基础上建立了烟粉虱和白粉虱两个物种DNA特异性片段的SCAR标记。验证表明,新建立的烟粉虱SCAR标记能特异性扩增不同地理种群的烟粉虱而不能扩增温室白粉虱;相反新建立的温室白粉虱SCAR标记则能特异性地扩增不同地理种群的温室白粉虱而不能扩增烟粉虱种群。两种SCAR标记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  相似文献   
118.
119.
连续4年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越冬幼虫越冬后存活及发育情况研究表明,亚洲玉米螟幼虫越冬死亡率在45%~65%之间;白僵菌Beauvaria bassiana、寄蝇和茧蜂是导致亚洲玉米螟幼虫越冬死亡的主要病原菌和天敌种类,3类生物致死因子的综合控制力为22.50%~34.11%;3种生物致死因子年度间组成比例变异较大,存在互补和竞争效应,越冬后发生时期不同,白僵菌主要发生于发蛾高峰期前,茧蜂羽化期在发蛾高峰期后,寄蝇羽化期晚于白僵菌而早于茧蜂,白僵菌有越冬后再次侵染越冬代幼虫的条件;亚洲玉米螟室温下羽化期为18 d左右,雄蛾羽化和结束时间早于雌蛾,雌雄性比年度间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0.
以高感玉米茎腐病自交系掖478为材料,用带禾谷镰孢菌牙签接种4叶期的玉米幼苗,7 d后调查接种植株,发现植株有枯萎症状和正常生长2种类型。通过特异引物对不同症状表现的植株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只有表现枯萎症状的植株体内能够检测到禾谷镰孢菌,苗期接种后仍正常生长的植株茎秆内无禾谷镰孢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