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天优1120(天丰A/盐恢1120)系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适口性好,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熟期适中、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2008年通过江苏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2.
Y4 - 2AB符合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特征,综合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配组优势明显,达到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选育指标要求.其品质符合双低要求,平均含油率45.2%,应用该两型系配组育成的杂交油菜组合YH800已进入国家长江下游片油菜生产试验,希望于2011年秋天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23.
Y4-2AB具有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特征,综合性状优良,配组优势明显,达到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选育指标要求。其品质符合双低要求,平均含油率45.2%,该不育系不育彻底,育性不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利用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盐油杂3号已于2011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20),于2012年1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1203)。对Y4-2AB的特征特性和繁殖制种的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4.
国审油菜新品种"盐油杂3号"为沿海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油菜主栽品种,但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年份之间一些主要性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仅从单一性状上描述又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方法对"盐油杂3号"年份间的多个性状指标进行了联合分析,以期寻找其中的差异性,并研究差异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5.
种植两系杂交稻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选育强优恢复系是两系杂交稻的重要方法。以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盐恢888恢复系及盐582S、盐221S、盐220S和盐161S等4个籼型光温敏两系核不育系以及所配置的两系杂交稻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恢复系的恢复特性、不育系的不育性以及杂交稻组合的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结果显示:盐恢888恢复力强,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的自然结实率为79.30%~84.80%;4个不育系不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是23~24℃,田间稳定不育期45 d以上,套袋自交结实率0。育成的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产量优势明显,区域试验较Ⅱ优084或Ⅱ优838(对照)增产4.22%~7.07%,生产试验较对照增产5.90%~11.30%;稻米品质均达国标3级以上优质米标准,其中盐两优1618达国标2级优质米标准;对稻瘟病、穗颈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的综合抗性明显优于对照。表明盐恢888是一个配合力高、恢复力强、恢复谱广的强优恢复系,其所育成的两系杂交稻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和优良的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26.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广占63S为母本、优质抗稻瘟病中籼稻桂99为父本进行杂交并经多年多代异地选择,2004年育成籼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盐221S,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鉴定。用盐221S与盐恢888配组,2007年育成优质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盐两优2218,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研究发现,盐221S及其新组合盐两优2218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盐油系列油菜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盐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盐油杂1号、盐油2号和盐油杂3号)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盐油系列油菜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在新品种推广应用中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当前油菜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和适宜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28.
江苏省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以及t测验等统计方法,对2008-2009年2年江苏省中间试验7个试验组别所有参试品种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明确: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极显著,但没有发现高抗黑条矮缩病的水稻品种(或类型);不同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杂交中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杂交籼稻>中熟中粳迟播>中晚粳>早熟晚粳;杂交籼(粳)稻和常规粳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感差异不显著;早、中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前抽穗)的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高于晚熟生育类型水稻品种(即8月30日后抽穗);8月20日前抽穗和8月25日左右抽穗的水稻品种是水稻黑条矮缩病高发病的品种类型,是防治重点;中熟中粳稻品种如果推迟其播种期,其黑条矮缩病穴发病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9.
常规甘蓝型油菜盐油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林生  单忠德  孙红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57-9458,9462
[目的]选育适宜江苏省淮河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方法]以油菜常规品系"93-1105"为母本、镇油2号为父本杂交获得杂交F1代,以该杂交组合F1为母本、华杂4号为父本进行复交,对复交后代进行多年系谱选择和品质筛选。[结果]盐油2号(省中间试验名称为盐6055)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22.0 kg/hm2,分别比对照史力佳和红油3号增产14.1%和7.3%,均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全生育期240 d左右,株高161.0 cm,一次分枝9.1个,二次分枝7.0个,单株有效角果425个,每角21.5粒,千粒重4.0 g;芥酸含量0.27%,硫甙含量22.6μmol/g,含油率42.2%;菌核病发病率8.8%,病指4.4,冻害率41.4%,冻指19.3,抗倒性中上。[结论]盐油2号(盐6055)适合江苏省淮河以南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0.
盐油杂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三系不育系盐1A、保持系Y 1B、恢复系TR 598,经"三系"配套育成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杂交新品种,其籽粒含油量47.82%,芥酸含量1.13%、饼粕硫甙总含量18.21μmol/g。在2010—2011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 077.1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8.01%;产油量1 271.2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3.15%;在2011—2012年度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791.05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7.8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产油量为1 257.3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9.27%。在2012—2013年度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733.9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5.23%,产油量1 307.4kg/hm2,比对照沪油21增产4.07%。适宜上海油菜产区及生态相似区域种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种植,现将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制种要点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